國足前鋒無力,是否跟聯賽外援前鋒為主有關係呢?

天龍男科

中國男足一直難有實質性進步,很大程度上的確跟鋒無力有關,不過一個不能忽略的事實,就是相比男足臨門一腳不行,現在的中國男足恐怕連臨門都難,這說明除了缺少好射手,能夠為射手們輸送炮彈、拉開空間的好前腰好邊鋒同樣匱乏。


至於是不是因為聯賽過多啟用外援射手,導致本土射手空間被無限壓縮,這兩者之間的確有一定聯繫,但要說是外援射手過多,導致本土優秀射手江郎才盡,直至影響到國足的鋒無力,確實有些誇大其詞了。畢竟中超外援登場有人數限制,啟用外援充當單箭頭、雙槍甚至三叉戟,中場和後衛位置上難免會出現漏洞。可如果鋒線上,每個隊都有武磊郜林那樣的本土射手可用,中超球隊肯定會考慮把外援名額更多用在中後場上。所以說中超外援射手過多導致國足鋒無力,有很大的本末倒置嫌隙。與其這麼說,可能還不如說是因為國足常年鋒無力,導致中超諸強不得不把外援這塊好鋼,使在鋒線這個能立竿見影的刀刃上。

再回到國足鋒無力的問題,其實看看這些年來一直鋒無力的日本隊,無論是在甩開中國男足之前還是之後,一直都不是靠著鋒線產出超級射手實現騰飛的,整體技術和理念的進步,就算缺少好射手,也不妨礙球隊的質變。再遠一點,日耳曼戰車德國隊也是鋒線巨星相對匱乏的球隊,可這並不妨礙他們成為歷次世界盃冠軍的大熱門球隊。對於國足來說,與其想像男籃有姚明那樣,靠著在關鍵位置上迎來一位百年不遇的巨星實現騰飛,不如腳踏實地老老實實做好青訓和校園足球人才的培養,從根本上實現中國足球的大踏步式飛躍。


昊體育

絕對有關係!俱樂部球隊登場球員基本被外援霸佔,本土前鋒球員得不到上場時間,由此已經引發連鎖反應:俱樂部中前場多為外援→年輕球員不踢前鋒或改踢後衛→俱樂部找不到前鋒更別說好前鋒→外援繼續霸佔中前場→國足選不出前鋒,如此死循環,最終受傷害的還是國家隊。

由上面箭頭示意圖不難看出,俱樂部和外援就是國足選不出前鋒最大的梗。先說說俱樂部吧,總是把成績、利益放在首位,花巨資引進高價外援,美其名曰增強踢球觀賞性,殊不知如此做法,無形中阻礙了中國足球的發展。這就是中超目前的大環境,如此窘境不改,中國足球很難有盼頭,所以必須下重手整治,就像當初門將位置不能引進外援一樣,前鋒也不允許引進外援,大力培養我們自己的“核彈頭”。

外援到底發揮著什麼樣的作用?在球隊,外援的作用是顛覆性的,比如說恆大,剛剛結束的中韓球隊對抗,轟進5球,但全是外援踢進的;比如富力,扎哈維一人頂一支球隊的進球,好雖好,但是沒有帶動出本土射手,甚至說隊伍中就沒有本土射手,這就尷尬了,沒有人選,沒有上場時間,這樣該讓國家隊如何徵召前鋒呢?我覺得,外援政策必須得收緊,直接規定前鋒必須得有本土前鋒,最好是U23球員,讓他們通過真刀真槍的比賽去積累經驗,這才是個正路數!


狂飆體育

個人認為是有關係的,中超球隊現在普遍的配置都是本土球員留在後防,外援負責組織進攻加進球。外援更多的擔任進攻的終結者,這也跟各中超球隊的引援有關係,各隊的老闆都在引進進攻性的外援。本賽季誰有更強的後防和前場有更大的外援火力誰就是冠軍。在這方面上上港和恆大做的相對比較好。近十年來中超射手榜的金靴全部都是外援,排名前十名的射手基本都是各隊的外援射手,這個成績可以看出本國的前鋒得不到教練的信任,得不到更多的出場機會。在俱樂部都得不到比較好的鍛鍊,到國家隊有時候都不知道怎麼進攻了,因為平時進攻的事都交給了外援,自然相對而言前鋒的水平就比比較低。


黑子哲雜談

國內有些前鋒在中超聯賽進球效率可以,一方面外援前鋒是中超聯賽主流,外援可以喂餅,到了國際賽場沒有這些條件,但大家有沒有考慮到中超聯賽的門將與國際賽場上門將的差距,足協政策也有很大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