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青U21土倫杯,足協U23的土倫悲?照顧性上場政策惡果完全體現

土倫杯最後一戰,U21國青並不意外地1-3輸給了墨西哥,就實力而言,亞洲都算不得一流的國青,對陣中北美的頂尖球隊墨西哥,輸球是情理之中,無可指責。

國青U21土倫杯,足協U23的土倫悲?照顧性上場政策惡果完全體現

然而,僅僅就進球球員對比,國青就已經輸的體無完膚了,在廣州恆大壓根就上不了主力名單的鄧宇彪打入唯一一粒進球,成了國青的最大尷尬。

廣州恆大自從入主中超以來,從來就不以任用年輕球員而見長,囤積老國腳和外援是常規套路,如此環境下出品的球員還成為國青唯一的進球球員,也間接地表明,中超各傢俱樂部壓根就培養不出新秀。

國青U21土倫杯,足協U23的土倫悲?照顧性上場政策惡果完全體現

因為培養不出新秀,所以足協出臺U23政策,而U23政策的結果是:大多沒能力和老將們競爭的所謂“小將”,像溫室花朵一般受到照顧,事實上,這種照顧也並沒有太多效果,經常性地象徵性上場了事。其帶來的連鎖反應是:沒有競爭力的球員上場浪費時間,也無益於本隊賽事,不僅僅擠佔隊內名額,同時也習慣於殘破不全、上場應付場面。因為,除了極少數財力有限不得不硬著頭皮上馬的,幾乎所有俱樂部都不會重用U23,也沒什麼可重用之處。

對比之下,墨西哥的對手成了最好的教材。

【羅伯特·阿爾瓦羅 1998】

國青U21土倫杯,足協U23的土倫悲?照顧性上場政策惡果完全體現

對於國外各級國家隊,尤其是青年隊資料收集幾乎為零的國內媒體來說,當然不太會關心這位墨西哥歷史上創記錄的登場年輕球員。

國青U21土倫杯,足協U23的土倫悲?照顧性上場政策惡果完全體現

打入扳平一球的阿爾瓦羅生於1998年,早在2013年時就已經在墨西哥二級聯賽登場,2016年貢獻了19場8球,2017年加盟了頂級聯賽的帕丘卡,雖然只有20歲,但已經有了兩年墨西哥頂級聯賽經驗。對比之下,鄧宇彪除了葡萄牙三級聯賽混兩年經驗,在恆大基本就是湊個數。

國青U21土倫杯,足協U23的土倫悲?照顧性上場政策惡果完全體現

而這樣湊數的球員還能夠在國青打進為數不多的球。

【愛德華多 1997】

對陣國青U21時打入2球,使本隊3-1獲勝的愛德華多起步較晚,2017年才進入聯賽一隊,但這位“老將”的青年隊履歷華麗異常。

(下圖邊路傳中的球員即為愛德華多)

國青U21土倫杯,足協U23的土倫悲?照顧性上場政策惡果完全體現

早在2014-15時期,代表墨西哥U17國青隊出場36次,打入24球,之後便直接跳級到U20國家隊。

國青U21土倫杯,足協U23的土倫悲?照顧性上場政策惡果完全體現

這樣的希望之星貨真價實,比中超那些“一戰封神”,“接班XXXX”的泡沫,不知道強到哪裡去。

而國內的聲音要麼是胡吹,要麼是罵街,仔細對比球員履歷,培養環境及所在聯賽、國家隊條件的少之又少。

上半年還在“封神”,“2022有望”,下半年就把上半年胡吹的顛倒一遍騙流量,就不足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