殚精竭虑的月入过万 中产焦虑该怎么办?

殚精竭虑的月入过万 中产焦虑该怎么办?

在美国,中产阶级是生活惬意的代名词。在开往郊区的林荫大道上,一辆雪佛兰轿车缓缓的驶离喧嚣的城市,来到一片静谧的社区,在一栋全木的别墅前院缓缓的停下,明媚而灿烂的阳光洒满院落,两三个孩子在草坪上玩耍,一条苏格兰牧羊犬懒懒的躺在旁边。这个时候大门缓缓地打开,优雅的女主人走出房子,与刚下车装着西装革履的男子拥抱亲吻。这是众多影视剧中对美国中产阶级的描绘。

但是这样的生活,在中国的中产阶级看来,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他们虽然也享受着让别人羡慕的生活,但是时时刻刻都在担心。

殚精竭虑的月入过万 中产焦虑该怎么办?

"担心我今天所从事的工作,明天会不会被辞掉?今天身体很健康,明天会不会因为一场大病而致贫?今天的职位明天还有多少上升空间?今天疲于奔命,明天老人谁来赡养?一次大规模裁员,一场可能存在的降薪,股票的波动,税率的调整,甚至是住房公积金的调整,都能让我从睡梦中惊醒。"

总而言之,中产阶级一直在担心着自己会在将来"跌出"自己所属的阶层。他们的收入不少,但是钱总是不够用。这是为什么呢?

殚精竭虑的月入过万 中产焦虑该怎么办?

许多人用收入水平界定"中产家庭",其实中产的核心标准是"资产"而非收入。我们的国家刚刚发展起来,公共社会福利尚未建立,除了最基础的低保以外,大部分的日常支出都是需要家庭来自己承担的。这就造成了我们的收入很可观,但是存不下钱。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刚刚富裕起来的人,往往因为一场大病,或者其他什么意外就会轻易的返贫。

殚精竭虑的月入过万 中产焦虑该怎么办?

因此,中国的中产家庭热衷于持有房产,并不是热衷而是不敢做风险投资。

但是,在财富货币化的时代,一切资产都以货币标示并通过交易确认,不能交易的"资产"事实上并非资产,因为没有流动性,资产就没有交易性、波动性的溢价。比如北京中产家庭:住的是千万豪宅,拿的是万元月薪,过的是紧巴日子。

而要打破这个困局的解决方法就是持有流动性资产。

一个家庭,资本化收入(财产性收入之一)越高,被动现金流越多,焦虑就越少;费用化支出越高,不动产占比越高,焦虑就越多。热衷于投资房产是一种"中产焦虑症",而流动性金融资产占比越高的家庭,尤其是自己主导投资理财的家庭,焦虑必然下降。中产家庭的焦虑与快乐,和资产配置息息相关。而资产配置的原则就在于把家庭资产分为三类:升值资产(投资)、保值资产(理财)、贬值资产(放下)。

殚精竭虑的月入过万 中产焦虑该怎么办?

不要把中产焦虑这个困局仅仅归罪于社会保障的不完善,在国家发展的历程这是不可避免的阶段,在无法改变环境的情况下,我们不妨在自己身上找寻突破口。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无疑为我们解决自身困境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