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當上皇帝自己享福,父親卻“遭了殃”!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簡單解釋出來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如果飛黃騰達了,就連他身邊的阿貓阿狗都沾光。然而這句話用在末代皇帝溥儀身上卻並不適合,就算溥儀最親近的人——他的父親愛新覺羅·載灃,在溥儀當上皇帝之後反而是揹負罵名,時常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還差點丟了性命。

溥儀當上皇帝自己享福,父親卻“遭了殃”!

溥儀的父親載灃

兒子當上皇帝,放在任何家族都是千秋萬代光宗耀祖的事,然而對於溥儀的家族來說,家裡子孫當上皇帝卻是一個噩耗。作為根正苗紅的滿清皇室後代,溥儀的家族要從他的爺爺開始說起。

清王朝的第八位皇帝道光帝,駕崩之後由他的第五子奕詝(zhǔ)——也就是咸豐皇帝即位。然而在咸豐即位之前,道光的第七子——奕譞(xuān)卻是接任道光皇帝的熱門人選,甚至超過了咸豐。這道光的第七子奕譞就是溥儀的爺爺。

溥儀當上皇帝自己享福,父親卻“遭了殃”!

溥儀的爺爺奕譞

此後咸豐皇帝將皇位傳給他的兒子載淳(chún)——也就是後來的同治皇帝。此前,溥儀的爺爺奕譞有兩個兒子——載湉(tián)和載灃(fēng)。我們知道載湉就是後來繼同治皇帝之後的光緒皇帝,同治皇帝19歲因天花不治身亡且沒有子女,慈禧便讓奕譞的大兒子載湉接任同治皇帝的班,光緒皇帝也就是溥儀的大伯。

光緒皇帝因與慈禧不和,後莫名病死於瀛臺,自幼體弱直到駕崩也沒有留下子女。於是繼承皇帝的大業,按照輩分來算,最終落到了溥儀的身上,當然主要的決定權還是取決於慈禧。在溥儀的大伯當上皇帝之後,溥儀爺爺的醇親王的爵位就落在了溥儀的父親載灃頭上。

溥儀當上皇帝自己享福,父親卻“遭了殃”!

載灃出使德國左一,

對於清王朝皇室家族來說,子女當上皇帝確實不算個什麼,因為不是自己當皇帝就是自己的兄弟或者堂兄弟當上皇帝嘛,都是一家人。只不過在清末咸豐帝之後,所有皇帝的命運就變得有些悲慘了。特別對於溥儀家族的人來說,孩子當上皇帝就是一個噩耗:光緒皇帝之前先有同治皇帝早亡,這時皇帝早已沒有了實權任人擺佈,而這家貢獻了光緒之後,又續上了一個孩子溥儀。當溥儀的祖母聽到溥儀將要接任的時候,差點暈死過去。而對於溥儀的父親來說,歷史又一次將他們家推上了風口浪尖,他得出山有所作為了,才能保全一家人平安無事。

溥儀當上皇帝自己享福,父親卻“遭了殃”!

載灃

當溥儀當上皇帝之後,這幕後的“皇帝終結者”慈禧也一命嗚呼,溥儀的皇帝生涯基本能夠保證高枕無憂了。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皇帝一朝坐上龍椅,又豈有不遭暗箭的?好在溥儀登基時年幼,基本不用高坐於朝堂之上,由他的父親載灃為他擋風,後被封為攝政王。

溥儀當上皇帝以及被袁世凱逼宮退位之後的日子基本上都是過得舒服的。皇帝工作上的事情有他的父親為他操勞,溥儀自己則儘自己的想象力,舒舒服服的過自己的皇帝生活。原本溥儀的父親可以舒服的在王府做他的親王,兒子當了皇帝之後,他又得出山,為兒子操碎了心。

溥儀當上皇帝自己享福,父親卻“遭了殃”!

穿西裝的溥儀

在辛亥革命爆發之後,這位煩透處理朝堂事務的王爺回到家一把扔了他的頂戴花翎帽,對妻子說這回我終於可以回家抱孩子看看書了。對於看透了皇權紛爭的親王來說,能夠早點脫離這種水深火熱的生活,真的是一種解脫。在此之前,載灃還遭到汪精衛的暗殺,汪精衛在載灃經過的路上埋下炸彈。溥儀成了無辜者,父親載灃反而差點成了替死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