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的研發投入為什麼那麼高?

金沙浪濤

183億也只是入門!你敢信?

看圖多說話,這是隨便找的2016的研發經費表,注意是歐元!183億還遠遠不夠!為什麼這麼燒錢?

我以近年來崛起的自主品牌,按照15萬輛產能設計,每輛車在生產設備和設施上的投資約1萬元,前期研發一款車型的費用約為3億元至4億元,再加上相關環節,一個乘用車項目上馬,至少需要30億元左右的資金。

  1. 更新換代產品燒錢。並且根本沒有哪家車企敢靠一款車型,縱橫汽車市場,隨著國內各種排放限制、油耗限制、安全係數要求等等沒有雄厚的資金根本支撐不起車型更新換代!

  2. 營銷推廣廣告。這方面大家深有體會,君不見隨便請個明星代言幾百萬,隨便上個地鐵幾百萬,每年動輒都是上千萬甚至是上億的宣傳費用都是毛毛雨。

  3. 技術專利。很多國產的車型在一些核心部件設計上並沒有國外豐富的專利,採用別人那種設計必然要付出專利費用。更是一筆鉅額開支,相對於200億的經費仍然捉襟見肘。

  4. 做實驗。吉利為了擺脫各大專利的束縛除了收購沃爾沃品牌,打破專利壁壘,形成一套自己的專利技術,那麼做大量的實驗,獲取大量的實驗數據,不僅僅靠人才還要靠時間積累,如今一線品牌哪個不是上百年的研發數據積累。

  5. 養住人才。據說光研發人員都有上萬名,研發人員每個人工資以8K計算每個月都需要8千萬!一年就是9.6個億!

最後,燒錢的地方太多了,180個億聽著挺多,其實日子仍然是緊巴巴的並不富裕,而且不論是逆向研發還是正向研發,相關燒錢的地方數不勝數。


花生好車

汽車正向研發是非常耗財耗力的事情,要想走在別人前面必須要更多財力投入到研發中去,吉利近幾年不斷整合資源,不斷加強技術研發,這也是我們有目共睹的,在每項新技術的應用背後都會有數以萬計的科研實驗,研發費也就可想而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