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朝陽市柳城鎮西大杖子村石灰窯溝,令人驚奇的原始山溝美景

簡單瞭解下石灰窯溝

遼寧省朝陽市朝陽縣柳城鎮西大杖子村石灰窯溝,位於柳城鎮南側,距離西大杖子村2.5公里,閻王鼻子水庫4公里,這個村已有300年的歷史。村民世代飲用自山上自流而下的泉水,民居建造採用當地石材,古樸的造型,精湛的技藝,凸顯古代人的聰明才智。當地的石頭適合燒石灰,所以家家戶戶都建窯燒石灰,靠賣石灰維持生活,因此被命名為石灰窯溝。

依然用原始方式生活的山村

據石灰窯溝百歲老人邢王氏介紹,這個村自有人煙起,村民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已有幾百年的光景。大約在300多年前,由於戰亂和饑荒,苗姓、王姓、喬姓、邢姓、宋姓幾戶人家數十口人從山東一路逃荒來到這裡。許是為了躲避官府的追蹤,東躲西藏鑽進一條山青水秀的深溝,苗姓選個地方,王姓選個地方,幾戶人家各分東西在這條溝蓋房搭屋,開荒種地,過起了安居樂業的日子。這條溝的石頭適合燒石灰,為了弄幾個零花錢,家家建窯燒石灰,幾座小窯一年四季冒著青煙,從此這裡便被人們叫作“石灰窯溝”,一直叫到現在。

石灰窯溝地處兩山一溝的地方,村民沿山建房居住,各家之間靠一條條羊腸小路串在一起,一叢遮蔭的綠樹下面便是一戶人家,外人進溝只聞雞鳴狗叫,卻不見農家房舍,村子很偏僻。在解放初期,這個村有35戶356口人。幾十年過去,溝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讀書的打工的都不想回來,溝里人越來越少。現在這個村只有41戶40多口人,村子裡長壽老人很多,基本上都是不願意離開故土的老年人,最大歲數的邢王氏100歲,最小的成年人王寶昌53歲。溝外已是用電腦玩手機走高速的現代化生活,而這裡還在靠毛驢運輸,用牛拉犁種地,村民的生活和勞動處於一種原始方式。村裡僅有的幾臺電視還是黑白的,靠衛星接收信號,人均收入800多元,生活十分困難,幾乎和外界失去聯繫。在這裡流傳著一名順口溜:“石窯溝,石窯溝,步步跳石頭;大姑娘往外跑,小夥子外溜,小媳婦不進溝。”

石灰窯溝村民的日子儘管與外界相比差了一些,但民風古僕,衣食住行仍沿襲過去鄉下生活的方式。村裡的老物件都一件件隨意掛在牆上,放在閒屋裡,擺放在院子裡,碾子、磙子、從井裡打水的轆轆等還都在用。過年前,家家都用毛驢拉碾子碾黃米麵蒸豆包和粘糕,吃的味道和用機器粉碎的面感覺不一樣。溝口有一條小溪順流而下,溪水清澈,逆流而上,有一個用樹枝搭成的吊腳樓佇立在樹林裡。這裡的景色和溝外不同,農家的院牆多以石頭壘成,許多破敗殘舊的房屋被棄置在這裡。

令人驚奇的山溝美景

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儘管石灰窯溝的山上沒有仙,水裡也沒有龍,但這裡的山山水水卻令人稱奇,走進石灰窯溝如步入世外桃園,有一種脫離世俗的超越。

石灰窯溝村頭有一棵面目蒼桑的老柳樹,樹皮發黑起皺,枝枝杈杈衰老。據歲數最大的人介紹,打從記事起看見這棵老柳樹就這麼粗,3個人都樓不過來。百年過去,這棵樹好像沒長一樣。走過老柳樹約百米遠便有一眼翻著拳頭般大水花的泉水。泉子飯鍋般大。這眼泉一年四季無論什麼天氣都照流不止,冬天冒熱氣,池邊掛著白霜,喝到肚子裡透心涼。

這裡有一條“羊奶子溝”生長著一片其它地方沒有的植物。這種植物屬木本科目,春天出葉,秋天落葉,一片片如荊條棵子。葉子像柳樹葉,揪開滲出雪白的汁,如奶狀,吸到嘴裡無味。把葉子摘下來煮熟放在水裡泡幾天後攥幹,燉或抹醬吃感覺很好,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兒。為此,村裡人把這條溝叫“羊奶子溝”。在“羊奶子溝”外面有個“老鷹窩溝”,幾十只山鷹住在山上,終日在天空盤旋。這條溝還有個很大而且形如木櫃的石頭,四角四方能鑽進去人,大家叫這塊石頭“石櫃”。在石灰窯溝的陳家窪附近有座特殊形狀的山,上端像魚,下端有個丘山,形狀像棺材。山上有個飯盒大小的小坑,裡面常年存滿水,往外一滴一滴地流,旱天不幹,冬天不結冰,令人稱奇。

在石灰窯溝的南邊有條溝叫“炕石溝”,因為這條溝裡的山坡上有一塊很大的石頭,形似鄉下的火炕,石面平而光滑,躺在上面有一種昏昏欲睡的感覺。在炕石溝裡的東面有個“牛樣子溝”,溝裡有塊兩房高的石頭,上端形似過去鄉下老牛拉車或拉犁種地時架在脖子上的“樣子”。在炕石溝外面的半山腰上有塊高20多米、寬30多米的條石,被人們稱作“跳石坎”。在跳石坎對面相對的山上有塊高30多米的石頭,長的極像過去鄉下婦女洗衣時用的棒槌,被人們叫作“棒槌石”。在一邊的石垃子山上絕壁有許多燕子窩,上百隻燕子整天飛來飛去,山上山下遍佈燕子屎,白花花一片。此處山高坡徒,外界無法打擾,這裡的燕子一代代活得安然無恙。挨著“跳石坎”有個“石門溝”,因為溝口很窄,像似石門,山石一層層依次疊起,看上去很壯觀。如果晴天站在石灰窯溝邢家窪那個形似炮臺的山頂向北望去,卻能夠遠遠地看見朝陽市區南塔和北塔,此景令人稱奇。

每到春天,石灰窯溝漫山遍野花香飄飛,景色壯觀。有杏花、梨花、桃花、迎春花、丁香花,還有近百種野生藥材;植物有荊條、松樹、臘條、花桔子、螞蚱腿、紫丁香、山黃榆樹等。村民們春夏採藥,秋天採蘑菇,與大自然過著和諧的日子。

古樸的村落,美麗的景色,原始的生態,造就了淳樸善良的村民,他們發誓“即使有一天生活條件好了,也要保留現存面貌”,讓走出去的孩子記住這個村落、記住這片山、記住這片生他養他的故土。

去過的人這麼評價TA

1)走進古老的村落,遠離城市的煩擾,感受原始的生態,古樸的民風,在這裡,我只想靜靜的去欣賞,去品味那別樣的生活。

2) 在這個村子裡轉了一大圈,感覺的這裡的民風特別的淳樸,接觸到的每一個人都非常善良,古樸的村莊裡依然保持著原汁原味的鄉土人情。

遼寧省朝陽市柳城鎮西大杖子村石灰窯溝,令人驚奇的原始山溝美景

遼寧省朝陽市柳城鎮西大杖子村石灰窯溝,令人驚奇的原始山溝美景

遼寧省朝陽市柳城鎮西大杖子村石灰窯溝,令人驚奇的原始山溝美景

遼寧省朝陽市柳城鎮西大杖子村石灰窯溝,令人驚奇的原始山溝美景

遼寧省朝陽市柳城鎮西大杖子村石灰窯溝,令人驚奇的原始山溝美景

遼寧省朝陽市柳城鎮西大杖子村石灰窯溝,令人驚奇的原始山溝美景

遼寧省朝陽市柳城鎮西大杖子村石灰窯溝,令人驚奇的原始山溝美景

遼寧省朝陽市柳城鎮西大杖子村石灰窯溝,令人驚奇的原始山溝美景

遼寧省朝陽市柳城鎮西大杖子村石灰窯溝,令人驚奇的原始山溝美景

交通指南

本文由雲果樹官方(yunguoshu.com)網絡收集整理,如有侵犯還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