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廣營那個曾經名滿一時的洪福樓為什麼消失,你知道嗎?

傳說洪廣營曾經有個洪福樓,常常是賓客如雲,遠近的士紳百姓,過往商賈文人都想在洪福樓坐一坐、吃頓飯、沾一沾福氣。洪福樓是怎麼來的呢?流傳著這麼一個故事。

洪廣營那個曾經名滿一時的洪福樓為什麼消失,你知道嗎?

明朝時期,洪廣營有個書生叫孫廣福,他自小就沒爹孃,被營子旁邊的晏道長收留,教他識字斷文。孫廣福好學,十八歲就考中了秀才,二十三歲那年去考舉人,憑他的學識原本十拿九穩,可偏偏就榜上無名。他垂頭喪氣地回到廟裡,天天無精打采、憂鬱寡歡。晏道長見他這樣也不勸他,只是讓他每日挑水做飯,打掃廟院,到廟後樹林裡去撿柴禾。

過了一段日子,晏道長對孫廣福說:“孩子,成績不好並非是你能力不足,而是當今官場黑暗。想你一不送禮,二無貴人提攜,心中有志也無用啊!做人要心胸豁達,我相信憑你的聰明和靈秀,一定能出人頭地幹出一番事業來。”孫廣福聽晏道長這麼一說就回道:“我自小無父母,是道長將我養大,我聽道長安排。”晏道長說:“那好,明天起你去營子後面的沙窩裡往回砍紅柳條子,直到砍完為止。”

洪廣營那個曾經名滿一時的洪福樓為什麼消失,你知道嗎?

孫廣福按道長說的每日早出晚歸,不到一月工夫,沙窩裡的紅柳條子都被他砍回來了。這時,道長又讓他把紅柳條都削成三尺長的柳棍,仍不說明原因。孫廣福也不多問,繼續按道長說的去做。忽有一天,駐守洪廣營的將軍來到廟中,要出五百兩銀子買走這些紅柳條。道長二話沒說就讓孫廣福賣掉。將軍走後,晏道長才道出這裡面的原因。

原來,前段時間,河東一帶的瓦剌人經常騷擾邊境,晏道長算定洪廣營的駐軍遲早要出征。將軍很迷信認定紅柳能辟邪扶正帶來好運,只要士兵每人身插一根紅柳條定能打勝仗。但等他接到命令時,紅柳條早已被砍光,戰事急,無奈之下只好用銀子買。

洪廣營那個曾經名滿一時的洪福樓為什麼消失,你知道嗎?

一個月後,將軍大勝歸來來,朝廷大獎洪廣營駐軍,將軍更加確信此次大勝乃紅柳條之功,又獎給孫廣福紋銀一千兩。三個月後,晏道長對孫廣福說:“你如今手中有一千五百兩銀子,我再給你五百兩,你用這些銀兩到興慶府和周邊見紅布就買,有多少買多少。”有了上次的美事,孫廣福不多問立即照辦。不到十日工夫,買光了周邊所有的紅布。

三個月之後,忽然傳來了新君繼位的消息。原來明英宗親征瓦刺卻被俘虜,明英宗的弟弟在群臣的支持下急忙登基做了皇上。新皇即位,舉國上下要張燈結綵、披紅掛綠地慶祝。一時間紅布成了緊俏的物資,官府、軍隊聽說洪廣營有紅布,錢多錢少已不在乎,道長讓孫廣福十倍的價格出售。孫廣福兩千兩銀子的本錢一下子變成了兩萬兩。

洪廣營那個曾經名滿一時的洪福樓為什麼消失,你知道嗎?

道長又讓他趕緊進興慶城,租一間商鋪,用所有銀子收購城裡的名字名畫。孫廣福立馬照做。一個月以後,孫廣福所租的商鋪忽然熱鬧起來,買字畫的人進出不斷。原來,新皇即位,各省長官都要提拔自己人,寧夏也不例外。寧夏新任長官剛一到位,達官鄉紳就都要送禮去巴結。眾人不敢送銀子,就附庸風雅送些字畫。晏道長讓孫廣福以五倍的價格出售,不幾日就把字畫售完了,這一下他又賺了八萬兩。

這次生意做成後,晏道長對孫廣福說:“機會只有一次,好事不可能天天。你如今手中已有十萬兩紋銀,不如在洪廣營買塊地蓋一座酒樓。這裡過往商客不少,還有駐軍,到時生意一定不會差。宋廣福聽了晏道長的話,在廟旁買了塊地,請知名木工瓦匠蓋起座樓。這座樓飛簷翹鬥、拱頂滾脊、走廊延伸、門臉華麗,成了這一帶乃至寧夏的一座華美建築。建好後因樓址在洪廣營,樓主名字中有個福字,因此取名為洪福樓。酒樓開張後一直是生意興隆,財源廣進,洪福樓壞了修,修了壞,壞了再修。

洪廣營那個曾經名滿一時的洪福樓為什麼消失,你知道嗎?

到了清同治年間,政府鎮壓白蓮教,白蓮教有幾個教徒逃到了這裡,當晚在洪福樓住了一宿,第二天逃向了蒙地。清軍沒抓住人,就以窩藏朝廷欽犯罪把樓主抓走,臨走時一把火把名滿一時的洪福樓化為灰燼。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