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隨昭君出塞的侍女竟然變成了賀蘭山下的一隻金狐

在賀蘭縣暖泉西有一片墓地,人稱漢墓群。在漢墓群方圓幾里內人們經常會發現一隻金色的狐狸。

當年隨昭君出塞的侍女竟然變成了賀蘭山下的一隻金狐

傳說王昭君和親到了匈奴,和夫君左賢王感情很好。一段時間,邊境無事端,大漢和匈奴來往頻繁。

匈奴單于手下有個牙山王,此人性情奸詐,好戰還好色。自昭君到塞外後,他經常借拜會左賢王之機與王昭君搭訕。一次欲非禮昭君,遭到了昭君的痛斥,從此後便在單于面前說左賢王和昭君的壞話。鼓動單于說:“想我北國,子民以遊牧為生,每缺物資都是到邊境擄掠。今昭君和親,雙方遵守合約,邊境不生事端,好雖好,但不戰不擄不掠,我北國子民如何生計?軍事又如何強大?久而久之兵士厭戰懈怠,國力漸漸衰弱,到時一旦開戰豈不有滅頂之災?依臣之見,邊境不可安寧,兵士不可不戰,只有這樣,國力才能強大,漢朝才會徹底屈服。”單于被牙山王一番話說的心動,幾欲毀約都被左賢王勸止。

當年隨昭君出塞的侍女竟然變成了賀蘭山下的一隻金狐

昭君擔心單于一旦被說動,兩國開戰不可避免,出塞和親就失去了意義。於是和左賢王商量好給大漢天子寫信,告誡他邊境佈防避免開戰,再派使臣出塞,進一步搞好和匈奴的關係。

因為這封信事關重大,王昭君就派貼身侍女燕兒回長安,派了兩名武士護送。出發時昭君把和親時陪嫁的玉佩交給燕兒,一旦皇帝不理信中所寫,就把玉佩交給皇帝。

當年隨昭君出塞的侍女竟然變成了賀蘭山下的一隻金狐

這燕兒自陪昭君和親後入鄉隨俗,天天學騎馬射箭練彎刀棍棒,如今也是騎術高超,箭無虛發。她和兩個武士一起向黃河渡口飛馳而去,牙山王知道了燕兒回長安去報信的事情後,就派二十名殺手尾隨,想要在他們趕到渡口前將三人殺掉。殺手知道這三人肯定要走黃沙古渡,於是提前在古渡等候。燕兒到了黃沙古渡後暗中打探,發現了殺手,就帶那兩名武士繞到紅崖子渡口過河,然後直奔平虜城。

燕兒到平虜城見到了守衛的李將軍說明來意,並出示了昭君的玉佩。李將軍知道事關重大,就立刻帶二十名精兵護送她們回長安。當晚,一行人到了洪廣西,人困馬乏,在廟裡住下。李將軍派士兵打水來燒開給大家喝,誰知大家渴急了,爭搶著就把一桶水喝完了。燕兒也想喝被李將軍制止了:“還是等燒開了再喝吧。”誰知沒過一會,除李將軍和燕兒外,其餘兵士全中毒死了。李將軍知道情況不對。

原來那夥追殺燕兒的殺手見她們繞路過河後,就暗中尾隨。算準了他們晚上只能住在廟裡,就事先在井裡下了毒。現在他們見兵士全死了,就剩下兩人就一齊圍過來。燕兒知道對方是殺手,趕緊張弓搭箭射殺了幾個。就在她又抽箭的工夫這夥人已經圍到了跟前,她只能拔出彎月刀殺了起來。

當年隨昭君出塞的侍女竟然變成了賀蘭山下的一隻金狐

李將軍也不含糊,邊戰邊說:“你快走,我擋住他們!”燕兒要脫身,無奈殺手死纏。對方又人多勢眾,燕兒他們漸漸落了下風。這時一支箭射進李將軍前胸。燕兒眼望著李將軍倒地又不能去救,於是大喝一聲衝上前去與殺手拼命,但還是不敵對手,喪了性命。幾天後,燕兒、李將軍和士兵們被埋在了那裡。

多年以後,這一帶漢墓群裡經常會看見一隻金色的狐狸。這隻金狐不管覓食,還是獵人追殺,總是圍繞在這漢墓周圍。原來這隻金狐是燕兒死後化成的,變成金狐後腰間還戴著那個玉佩。她感念李將軍和那幾十個漢軍弟兄捨身護送,她化作金狐守在這裡就是要讓他們的靈魂得到安息。

當年隨昭君出塞的侍女竟然變成了賀蘭山下的一隻金狐

話說這一帶有兩個獵人,他們發現金狐後終日追殺。白天,見金狐金光閃閃,皮毛非常好看。夜晚,金狐身上就閃著碧綠碧綠的光芒。但不管怎麼追,這金狐總是能躲過他們。

有一天,他們兄弟倆追金狐,看著它從一個高墳堆繞了過去,可到跟前怎麼也找不見。這兄弟倆懷疑金狐鑽進墳堆裡,就拿來鋤頭開始挖。正挖著,突然金狐從他倆身邊跑過,他倆急忙去追。原來,剛剛那個墳是李將軍的墳,金狐怕他們毀了李將軍的墓,故意把他們引開。這次金狐也不快跑,但也讓他倆追不上。

跑著跑著見金狐鑽進一個墳裡,他倆馬上堵住墳洞,飛快地挖起來。挖著挖著,就挖到一個石板上。推開石板,發現裡面是墓室。墓室很簡陋,除了一塊石板上停著一具女屍,旁邊除擺放著弓箭和彎刀外,就是不見金狐的蹤跡。兄弟倆追了半天的金狐,又挖了墓又餓又渴,忽然發現墓室石壁上往下滴流水珠,兄弟倆就上去用嘴接著潤嗓,結果不一會倆人都中毒身亡。

當年隨昭君出塞的侍女竟然變成了賀蘭山下的一隻金狐

多少年過去了,在漢墓群周圍有時還能看見一隻金色的狐狸。有人曾在夜晚經過漢墓群時,看到一束碧綠碧綠的光亮,那其實就是狐腰上戴的和田碧玉佩。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