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你好心安慰受伤人,却倒头来不讨好?

请听题:

以下哪一个安慰模式是正确的?

“你不要这么想。”

“我也有过相似的遭遇……”

“你的感受我能了解。”

“我特别同情你。”

“想开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来给你分析分析这个问题。”

“如果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请尽管说。”

你的选项,会是正确答案吗?

其实,上面的每一个答案,都是错误的。


想想我们的安慰方式,你又中枪了几条?

为什么这些看似正常的安慰方式,却遭当事人嫌弃呢?我们仔细来逐一体会一下当事人的感觉。

不讨好安慰类型①: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没有那么糟糕”“你不要这么想”

说真,作为每次心塞的人,我最讨厌我的朋友给我说这几句话了。

每对我说次我朋友“你不要这么想”,我就觉得她是嫌弃我思想阴暗,“是我太敏感,我不对”。

有什么苦水、难受的情绪就被话生生地堵回去了。

不讨好安慰类型②:

“我比你更惨”;没有同理心的漠视

我们在很多家庭都可以看到这一幕:妻子在家做家务累死累活,照顾不安分的孩子,还要操心工作,在家向老公吐口水的时候。老公呢,一副不体谅,还恶狠狠的说一句:我比你还惨呢!

什么应酬多、工作压力大之类的话就冒出来了。之后,就是各种互怼吵架。。。

其实,作为想要安慰的妻子,就是需要有点同理心,可是自己情绪没有发泄完,发现老公根本不在意她的感受,还说自己惨。

言下之意,就是说自己不懂事。那妻子遭到漠视,肯定满肚子的火没处发,不找你吵架找谁吵呢。

为何你好心安慰受伤人,却倒头来不讨好?

为何你好心安慰受伤人,却倒头来不讨好?

不讨好安慰类型③:

过早说“我完全理解你”、“我懂你”

许多人为了表示自己跟对方站在一条战线上,就匆匆说,“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我懂你”。

可是,就算是十分有经验的咨询师,要做到完全地理解另外一个人,都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你永远只能做到"如同",无法完全变成对方。

柴静说过:只有同样经历过无边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

不讨好安慰类型④:

跟对方讲道理;口头提供帮助

作为过来人,我们都知道,学生时期的我们,最讨厌的就是说教,讲大道理。

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冷冰冰,没有感情共鸣。有时候,我们犯错误,老爹的指责还不如老妈给你倒一杯白水,给你讲个故事,来的温情、有效很多。

其实,道理人人都懂,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给予自己情感上的接纳。

所以,别拿那么多生硬的道理来应对,更别只是口头上说要帮助对方。

明白了这些,是不是就能理解自己为何好心安慰别人,还会遭人嫌弃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