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召開,各界精英謀劃“新時代中國”發展趨勢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年會在北京召開

對話全球:各界精英謀劃“新時代中國”發展趨勢

□ 文 牛妞

值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之際,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年會,於3月24~26日在北京舉行。

年會上,與會嘉賓熱議中國改革開放。一致認為,中國以務實和漸進的態度推進改革開放,獲得成功,在諸如數字經濟等領域已站在世界前列。

中國政府高層同全球商界、政界精英以及中外學者圍繞“新時代的中國”這一主題,展開“邁向高質量發展”、“全球視角下的中國財稅體制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金融政策”、“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高質量發展階段的中國製造”等議題進行了探討。

數位世界500強企業和全球行業領先企業的董事長或首席執行官參加了此次年會,涵蓋的行業包括能源礦產、金融保險、航空航天、信息通訊、裝備製造、生物製藥和諮詢服務等。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在內的國際知名學者、中國中央企業和知名民營企業負責人也出席了此次年會。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召開,各界精英謀劃“新時代中國”發展趨勢

中國將繼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新任財政部部長劉昆在講話中指出,過去40年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推動中國經濟實現了高速增長。今後一個時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仍然要靠改革開放。我們將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落實中共十九大關於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部署,以及政府工作報告關於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工作要求,加快改革步伐,完善體制機制,更好發揮財政職能作用。

劉昆表示,將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科學界定各級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形成中央與地方合理的財力格局,在充分考慮地區間支出成本因素的基礎上,將常住人口人均財政支出差異控制在合理區間,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建立全面規範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這與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表述相比,既保持了一定的連續性,又有深化和拓展。將立足於已確立的預算制度主體框架,進一步提升預算的全面性、規範性和透明度,推進預算科學精準編制,增強預算執行剛性約束,提升財政資源配置效率。

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稅體系。將進一步優化稅制結構,加強總體設計和配套實施,加快健全地方稅體系,完善稅收法律制度框架。

劉昆還表示,今年將按照三檔並兩檔的方向,調整增值稅稅率水平,重點降低製造業、交通運輸等行業稅率,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改革個人所得稅制度,根據居民基本生活消費水平變化,合理提高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加快推進單行稅法的立法工作,力爭年內完成契稅法、資源稅法、消費稅法、印花稅法等草案的起草工作。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召開,各界精英謀劃“新時代中國”發展趨勢

人工智能“搶飯碗”為時尚早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突飛猛進,有望成為引領新工業革命的標誌性技術。論壇上,參會嘉賓就此展開深度討論。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烈宏表示,中國正在大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實現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已經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新引擎,“行業+人工智能”正在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新方法、新模式。

對於人工智能的影響,劉烈宏指出,人工智能也帶來了一些關鍵性挑戰。網絡空間的安全對於人工智能和行業的疊加至關重要。數據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之一,如何在數據共享時處理好隱私保護和權益合理分配也值得關注。

波士頓諮詢全球董事長漢斯-保羅·博克納表示,數字化會從根本上改變每個行業、每個公司以及每個人的生活。人工智能是向前邁出的又一步,使得這些變化成為可能。但他也同時指出,人工智能不是“魔法”,也不是“靈丹妙藥”,關鍵在於人類如何使用人工智能這個工具。在人工智能時代,必須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必須要考慮價值鏈各個環節的情況,並且考慮在哪些環節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從現在就要開始試驗。

對於此前人們頗為擔憂的人工智能“搶飯碗”問題,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預測,2050年人工智能不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反而會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李稻葵表示,未來能駕馭這類工作的人越來越少,那時世界上將有兩種人———“有用的人”和“無用的人”。

攜程集團創始人、執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表示,經濟學家們預測目前50%的工作會被取代,生產力也會提高一倍。但他認為,這個變化會在二十甚至三十年內才會完成,因此平均到每年來看,對就業帶來的衝擊並不會很大,只有3%~4%左右。

而對於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帶來的不平等問題,梁建章認為,教育會在其中扮演重要的作用。同時,他建議,政府不僅要提供教育機會,還需要提供更完善的社保網絡,同時在收入分配上發揮重要的作用。

ABB集團首席執行官史畢福在年會上提交了一份題為《人工智能時代的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建議,建議中國利用先進自動化和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製造業升級。

史畢福指出,當前,在全球範圍內,大量資本正湧入人工智能,特別是機器學習領域。漸趨複雜的算法、日益強大的計算機、激增的數據以及提升的數據存儲性能,為該領域在不久的將來實現質的飛躍奠定了基礎。儘管如此,人工智能以及其他顛覆性技術主要還是集中於消費領域,要真正實現以科技創新重塑中國經濟,這些前沿技術在工業領域及企業間的大規模應用則更為關鍵。

革命性的技術創新與製造業的融合充滿挑戰,但潛在的收益無比巨大,能夠幫助企業尋求最優的解決方案,應對積弊,創造價值。史畢福提出,人工智能技術與物理世界日益緊密的聯繫,也會帶來數據安全及倫理道德方面的挑戰。在這個數據賦能的新時代,必須充分關注數據共享在創造便利和優勢的同時所面臨的潛在安全風險。建立健全網絡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道德行為準則,將成為人工智能兼顧發展和風險控制的重要保障。

史畢福表示,未來,人工智能將在重塑中國製造業的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但真正實現轉型還需要創造積極的發展環境,這還需要各方面繼續努力。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召開,各界精英謀劃“新時代中國”發展趨勢

區塊鏈核心在於創建多方信任機制

“區塊鏈的核心,在於用技術創造一個多方的信任機制。它是一個全新的信任機制,解決的是數據、物、資產和人的可信問題。”螞蟻金融服務集團首席執行官井賢棟在年會上就“金融創新與區塊鏈革命”話題討論時表示。

“想象一下,當我們的世界全部數字化以後,如何能夠確保在數字化世界裡參與的各方信任這些數字、物、資產的真實性問題,這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井賢棟說,從這個意義上說,區塊鏈具有非常大的積極意義,是未來數字社會的一個信任的基石。同時,可以促進價值鏈各方的高效協作機制的形成,創造價值。

“區塊鏈技術不是生產一件你想要得到的商品,但它可以加快和提供便捷,使你得到某一件你想要的商品。也就是說,它可以減少中間的交易成本,包括資源和時間成本,這就是區塊鏈真正的要點。“摩根大通國際董事長雅各布·弗蘭克爾表示。

在他看來,區塊鏈的發明極大地促進了金融發展。區塊鏈是一個分佈式的技術,不是中心化的,可以進行數據創造,並且儲存起來,創造出可信任的、不可更改的交易記錄。

馬士基集團首席執行官施索仁表示,區塊鏈確實是新一代的技術,有很大的潛力,也有潛力來徹底改變一些非標準化的行業。比如降低金融方面的成本,建立起透明度和互信機制,可以點對點地進行支付,省去中間銀行認證文件或信用的成本。我們現在還無法設想未來所有的潛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區塊鏈將加快交易速度,提升透明度。井賢棟表示,未來幾年,對於區塊鏈的炒作很可能迎來泡沫破滅,區塊鏈真實的價值逐步浮現,其應用開始進入較大規模的爆發階段。

但同時,區塊鏈真正實現社會大規模商業應用還面臨幾大挑戰,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還包括商業模式。井賢棟分析,第一是安全挑戰。算法安全、系統安全都存在被攻擊的可能性,在去中心化的結構下面,誰為最終責任來兜底?這是非常關鍵的。第二是信息保護。對於商業個體來講,敏感信息和商業信息都有被保護的訴求,而這個鏈條上所有各方形成的共識,是需要信息透明、公開的,如何用技術解決這兩方面的訴求就很關鍵。第三是交易性能。多方共識的交易效率必然會降低,特別是隨著企業數目增加,非常明顯。如果是跨境交易,還會涉及通訊時間滯後的問題,若海外和國內節點數量差異很大,還會產生一些其他問題。第四是激勵機制。在多方協作、價值鏈有多方共同參與的情況下,有一個利益的激勵機制,才能促進價值鏈的高效協作。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召開,各界精英謀劃“新時代中國”發展趨勢

房地產發展需找準新方位

年會上,與會嘉賓還就樓市的平穩健康發展建言獻策。

國務院參事室參事仇保興在發言中指出,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出現了兩個比較顯著的特徵,一方面冰火兩重天。一線城市住房市場火熱,三四線城市冰凍期長。二是一線城市中出現了緊平衡的特殊現象,在某些城市甚至出現了二手房跟新房價格的倒掛,但這種緊平衡狀態其實是不可能持續的。基於此,仇保興提出三點解決思路。一是多渠道供給,不僅要體現在供地上,也要體現在形式上。二是多形式疏導,除了租售並舉之外,歐盟國家提倡的住房合作社也可作為參考。三是多工具聯調。應把傳統的集中調轉換為分散調,從行政手段調轉變為經濟手段調,從中央政府調轉變為地方調。

中國建設銀行行長王祖繼表示,迴歸“房子是用來住的”這一本源,需要引領理念的轉變,調整相應政策,金融銀行業需要更加主動作為。他認為,一方面,要繼續嚴把信貸投放,調整信貸結構,遏制投機炒作,大力支持居住需求。另一方面,房地產金融創新不應圍著傳統信貸轉,要把著力點轉向針對房地產需求失衡提供綜合解決方案。藉助金融力量激活市場要素,引導資源有效供給,解決社會痛點。

綠地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張玉良認為,房地產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重要載體。從經濟結構調整、高質量增長再到民生,都無法離開房地產。房地產對於新型城鎮化、城市群發展來說,也是重要的推動力量。在房地產開發過程當中,確實要尊重社會規律,尊重社會需要。現在很多房地產企業高度重視產業開發和城市功能開發,以形成新的競爭力。

鏈家集團董事長左暉提醒,當前一線城市建立可循環、再生的住房體系變得尤為重要。在北京和上海大約有200萬套城市中心區的老舊住宅,平均房齡40年,這些房子的流通率低,居住效能不足。建議通過更好的住房更新和再生體系,將這類住宅重新投入到市場中,產生更多活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認為,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時代。在此背景下,城市化進程也已進入以大城市群為核心的發展階段。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階段,要實現城市的高質量發展,這就要求房地產市場不僅僅是造房子,還要提供多元化的居住服務選擇、更好的宜居環境、更完善的城市功能。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召開,各界精英謀劃“新時代中國”發展趨勢

穩中求進 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新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年會上表示,當前金融方面的主要工作可以概括為三句話,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推動金融業改革開放;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保持金融業整體穩定。

易剛介紹,下一步,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健中性,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總量上要鬆緊適度,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穩定,保持M2、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在控制好總量的前提下,結構上將更加註重質量的提高,適當地、有針對性地支持經濟中的薄弱環節,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對社會資本參與較少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適度採取“精準滴灌”,加大對扶貧、小微企業、“三農”、“雙創”等普惠金融及綠色金融的支持,尤其向深度貧困地區作一些傾斜,助力打好精準脫貧、汙染防治攻堅戰。

易綱表示,金融業開放有三條規律要遵循,一是金融業作為競爭性服務業,應遵循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原則;二是金融業對外開放須與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和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相互配合,共同推進;三是金融業開放要與防範金融風險並重,金融開放程度要與金融監管能力相匹配。

他強調,如果遵循這些規律,就會不斷將金融業開放推向前進。一是放寬金融業准入限制。二是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三是提升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程度。

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保持金融業的穩定方面,易綱認為,目前中國面臨的一些潛在金融風險主要體現為,宏觀上仍然存在高槓杆風險;部分領域和地區金融“三亂”問題仍然突出;少數野蠻生長的金融控股集團存在風險。對於這些風險,要提高警惕,但同時應當看到,中國有很好的條件做好金融風險防控工作。

易綱表示,下一步,將依法合規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攻堅戰,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穩住宏觀槓桿;深化金融和其他關鍵領域改革;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儘快補齊監管短板;堅決取締非法金融活動。強化金融風險源頭管控,加強金融領域准入管理,清理整頓各類無照經營和超範圍經營金融業務,未經金融管理部門批准,不得從事或變相從事金融業務。

此外,易剛還表示,深入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改革,在有序開放存貸款利率管制的同時,努力培育金融市場基準利率體系的形成,健全市場利率的定價機制,完善中央銀行利率調控和傳導機制,推動我們整個貨幣政策從以數量型調控為主向以價格型調控為主的轉變。

堅定推進匯率市場化的改革,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人民幣匯率的彈性有所增強,市場的供求決定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使得匯率發揮宏觀經濟自動穩定器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