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德軍是怎麼分辨哪些是猶太人的?

二戰時德軍對猶太人的屠殺是眾人皆知的殘酷暴行。據統計,德國在這場種族清洗運動中屠殺了近600萬猶太人。德國自一戰戰敗後,國內政治局勢動盪,因戰爭和戰後條款經濟也瀕臨崩潰,而戰敗國的屈辱也深深刻在日耳曼人的心靈上。在這樣的情況下,希特勒領導德國納粹崛起。希特勒大肆宣揚民族團結和民族崛起,認為其他民族都是低一等的,特別是猶太人,認為他們是卑劣的。從1933年開始,規模宏達的反猶行動逐漸發展起來。

首先,德國政府罷免了所有猶太裔公務員的職務,軍隊、警察和司法機關中的猶太人也沒有例外。這些人的相關檔案是很容易就知道猶太人的身份的。

緊接著,德國政府擴大了針對猶太人的範圍。1935年通過的《紐倫堡法案》對“猶太人”作出了定義:“凡有一個猶太裔祖父母以上的德國人都會被視為‘猶太人’”。此法案一出,波及面甚廣。整個社會的居民檔案都被清查,並根據新出臺的法案做出了標記。國家蓋世太保建立起完整縝密的檔案。此外,對於檔案中不清晰的信息,德國納粹通過猶太人特殊的宗教信仰進行了排查、甄別。猶太人信仰猶太教,有自己的教堂。而且猶太教的習俗:男子出生第六天要進行割禮,也非常特別。

二戰時德軍是怎麼分辨哪些是猶太人的?

而當德國於1939年入侵波蘭,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反猶政策更加極端化。猶太人被禁止外出,必須佩戴猶太星章,生活在隔離區。這時候,對猶太人的區分,甚至會根據所謂的“猶太人長相”來鑑別。猶太人多是黑髮、棕發、黑眼珠,鼻子較大,略帶弧度,鼻頭呈下垂狀。而這樣的手段致使大部分猶太人或非猶太人陷於集中營,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

德國對猶太民族的大屠殺是反人類的,是罪惡的。勿忘歷史,避免此類悲劇再次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