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之后世间再无戚家军,似血残阳下是汉家男儿的铮铮铁骨

天启元年3月,自起兵以来无往不利的努尔哈赤将手里的长剑指向了东北重镇沈阳,面对了压境的八旗部队,沈阳主将贺世贤立刻加急文书向辽东经略袁应泰求救。面对来自沈阳的求救信,袁应泰当即命令由石柱白杆兵组成的川军和戚家军为代表的浙兵,合两军近万人(川军七千人,戚家军三千人),在总兵童仲揆、陈策带领下连夜奔赴沈阳救援,同时命令总兵朱万良率领三万辽东军随后救援。

为了能够与沈阳的守军对八旗军形成夹击之势,川浙联军马不停蹄的赶往沈阳。但是他们还是低估了八旗军的战斗力,或者说他们高估了沈阳守军的战斗力。当他们赶到浑河边上,沈阳城已经遥遥在望的时候,沈阳沦陷的消息才传了过来,而这个时候距离努尔哈赤围攻沈阳才仅仅一天。

此战之后世间再无戚家军,似血残阳下是汉家男儿的铮铮铁骨

面对这样的情况陈策已经做好还师的准备了,毕竟自己要救援的对象已经没有了。这个时候游击周敦吉等诸将一致请战,“我辈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何为!”

或许是被诸将士的热血感染,总兵童仲揆、陈策决定在这浑河之边与八旗军来一场对决,虽然这场对决很可能会输。但是对于一直被八旗压着打的辽东诸军来说,实在是需要这样一场振奋人心的战斗,要让满洲八旗知道,大明也是有铁血男儿的。

对于戚家军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清楚,对于这种高机动性的团队作战,戚家军是由自己一套车阵的。虽然这个车阵的威力很强大,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前期的准备工作需要很久。为了能给戚家军布置车阵的时间,以游击周敦吉及秦邦屏为统领,率领着石柱白杆兵在浑河桥北安营扎寨,抵挡来自努尔哈赤的第一波攻击。而总兵童仲揆、陈策及副将戚金(戚继光的侄子)则在桥南布置车阵,迎接来自八旗军最猛烈的冲击。

此战之后世间再无戚家军,似血残阳下是汉家男儿的铮铮铁骨

当川军到达浑河北岸的时候,他们迎来了正白旗的冲击。努尔哈赤这个人是非常谨慎的,面对远道而来的川军,他并没有轻敌,而是一上来就使用了自己的王牌之一的正白旗,准备一鼓作气将川军给消灭掉。

但是努尔哈赤终究是失算了,虽然他已经很谨慎的派出了正白旗,但是面对悍不畏死的白杆兵,正白旗不仅没有取得胜利,反而被白杆兵给打趴下了。没办法看到这样的情况,努尔哈赤只能将自己掌管的最精锐的正黄旗派上去支援。但就算是面对着数倍于己的八旗兵,川军依旧是悍不畏死,根据《全边略记》和《山中闻见录》的记载刚刚攻下沈阳的八旗军"死于枪弩者数千人"。

此战之后世间再无戚家军,似血残阳下是汉家男儿的铮铮铁骨

清朝史料《满文老档》中记载:"明之步兵,皆系精锐兵,骁勇善战,战之不退,我参将一人、游击二人被擒。"而谷应泰的《明史记事本末》中也有相关记载:"诸将奋勇迎 击,败白标兵(即白旗),又败黄标兵(即黄旗),击斩落马者二三千 人,擒后金一参将、二游击”。

虽然川军是如此的顽强,如此的悍勇,但是他们最终还是覆灭了。他们抗下了八旗军的正面冲击,却没抗住曾经同袍们的炮火。当川军正在将八旗军死死拖住的时候,沈阳城内的李永芳以重金利诱原沈阳守军中的炮手,对顽强作战的川军进行炮轰“发炮无不立碎者”。

面对着来自昔日同袍的炮火,白杆兵再也坚持不住了周敦吉、秦邦屏及参将吴文杰、守备雷安民等皆力战而死。只有周世禄从西北逸出,邓起龙、袁见龙夺桥西奔,带领少数军队俱走入浙营,继续坚持作战,自此川军在浑河北岸的作战以失败而告终。

此战之后世间再无戚家军,似血残阳下是汉家男儿的铮铮铁骨

而此时,南岸的戚家军早已将车阵摆好,刀已擦亮,炮已填好,只待与清军决一死战。

面对着这群全副武装的战士,努尔哈赤再三告诫士兵们不能轻敌,当然这些八旗兵也不敢轻敌,因为他们已经深深领会到这这群明人的顽强意志和强悍的战斗力。就这样新的战斗打响了,八旗军对着这群站在战车后面的人发动了冲锋。

面对着快速冲击的八旗军,戚家军首先给他们送了一份大礼包,一份有佛郎机组成的枪林弹雨,狠狠的教训了八旗军一顿。弹药终究是由用尽的时候,在经过几轮的枪林弹雨后,火药没了,接下来就将是惨烈的肉搏战了。

此战之后世间再无戚家军,似血残阳下是汉家男儿的铮铮铁骨

这个时候车阵的威力就体现出来了,它不仅保护了戚家军的后背,同时极大的限制了八旗骑兵们的速度。当八旗军迫于无奈减速的时候,早已在后面准备好的狼铣兵用手中的独门兵器铁狼铣将八旗兵一个个勾下战马,随之而来的就是刀兵的腰刀伺候,仅仅经过两轮的冲锋就斩敌三千。

当川浙两军在殊死战斗的时候,他们的援军终于来了,以朱万良为总兵的三万辽东军到达了白塔铺,而这里离浑河仅有二十里地。如果这个时候的朱万良带兵冲上去的话,我想戚家军和白杆兵应该还是能活下来的,但是他们并没有。

此战之后世间再无戚家军,似血残阳下是汉家男儿的铮铮铁骨

这些辽东军在受到努尔哈赤小部队的侦察兵的阻挠之后就停止不前了,甚至面对皇太极的部队的时候直接不战而逃了,不仅将自己的同袍给扔下不管,就连自己都被皇太极的部队伤亡三千多。

面对着八旗军的围攻,童仲揆不是没想过向袁应泰求救,但是却被袁应泰以敌军势力太猛为由拒绝了。知道求救无缘的童仲揆知道今天这战失败是在所难免了,特别是在年近七旬的老家陈策战死后,他的心开始动摇了,他想到了逃跑。

看到主帅准备逃跑,戚金一把将童仲揆的马给拉住了,并对着童仲揆大声喝道“大丈夫报国就在今日。”或许是被戚金唤醒了童仲揆内心的热血,也可能是知道逃跑无望。童仲揆转身就和戚金一起投身战场,身先士卒。

此战之后世间再无戚家军,似血残阳下是汉家男儿的铮铮铁骨

太阳渐渐开始落山了,这场持续了一天的血战也迎来了最后的时刻。终究是因为寡不敌众,没有增援,面对了三四倍于自己的八旗军,虽然川浙两军顽强的抵抗,但是人毕竟是血肉做的,不是铁做的。在高强度的战斗下,粒米未进的川浙联军一个个战死沙场,赖以支撑的戚家军车阵也已经开始破裂。

当浑河日落到来的时候,仅有数十将士围在一起,在夕阳的余晖之下,为了荣誉进行着最后的抵抗。正如《亮剑》中的骑兵连,虽然战至最后一人,依旧高呼“骑兵连进攻”。夕阳下的戚家军有没有高呼“戚家军进攻”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们战到了最后一刻。

战到了让八旗军胆寒,让这个最擅长近身作战的劲旅只敢远远的包围着这最后的数十人。他们不敢冲锋了,他们知道一旦冲锋迎接他们的将是死亡。面对着这不屈了英雄,八旗军选择了弓箭,万箭齐发,戚家军迎来了自己的黄昏,正如这浑河的黄昏,似血。

此战之后世间再无戚家军,似血残阳下是汉家男儿的铮铮铁骨

浑河之战中仅有极少的官兵活了下来,这些活下来的战士们并没有选择回后方,而是在十天之后的辽阳之战中继续中,用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戚家军最后的军旗。自此一战后下海横扫倭寇、征战蒙古、入韩抗击日军,延续数代未尝一败的戚家军,就此彻底消失在世人眼中。

根据记载,此战中川浙联军面对三万多的八旗军,共计歼敌四千余人,有名有姓的高级将领九人正白旗和正黄旗死伤惨重,此战真正是打出了我汉家男儿的血性,也让清军彻底记住了这么一群人。

值得一说的是,之前见死不救不战而逃的总兵朱万良也在辽阳战役中被清军所杀,不得不说真是报应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