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煮是什麼?

liujinda22

滷煮就是北京的傳統小吃啊,算得上有些年頭、歷史了,處境也是很奇妙,愛的人覺得其香濃郁、湯味醇厚,吃起來過癮,不愛的人可能聞一下都受不了那個味道。

其實這個小吃也沒多麼複雜,就是炸豆腐、豬頭肉、肺頭、豬腸等豬的下水,然後再加上死麵的火燒一起煮,湯底就各家有各家的手法了。滷煮火燒脫胎於早年間的宮廷菜“蘇造肉”,不過在以前製作“蘇造肉”的優質五花肉可不是一般老百姓享用得起的,於是改用豬頭肉替代,進而還加入了更便宜的豬腸、豬肺頭等等下水,勝在肥膩鮮香又解饞,在當時極受普通百姓歡迎。

也正是由於滷煮的誕生背景所限制,它本身就不是一個什麼珍饈菜餚,所以我覺得不用太過苛刻要求它有多麼美味。小吃這個東西也是很地域文化的東西,不是在這個文化環境成長的人,一般也不容易深切的體會其精髓。

如果是沒吃過的人,平時口味也比較重的話,其實去到北京的話可以找個當地口碑好的店家去嚐嚐。但是如果是口味清淡的人,真犯不上特意去尋這口吃食了,可能會不太合胃口。

希望能幫到吧,記得幫我點個關注和贊哦!


啞巴美食家

大家好,今天很開心體驗了一把滷煮店主,順道也賣出去幾碗自覺色香味美兼具的滷煮美食~

我的【小愛滷煮店】牌子也做好了,下面就現學現賣的來分享下滷煮料理心得。

首先,在滷煮的世界裡,有三個固定元素:菜底、湯、火燒。

一碗標準的菜底通常包含腸、肺、炸豆腐,有的店裡會根據配方需要加上五花肉。

要說一碗滷煮最精華最見功夫的部分,是湯,味道的好壞都在湯裡。這是請教專業滷煮美食家之後,我自己進店感受最真切的部分。被湯的圍繞迅速包圍住,整個人有種安全暖漾的感覺。

其次,好的滷煮應該是湯色清亮,不會很清澈或像是濁湯。

湯底以能直接下口為好,太鹹太油都不合適,漂著太多油花的也說明清洗工作沒到位。

之前聽人提起按老北京習慣,滷煮火燒調料默認有醬豆腐汁、蒜汁、韭菜花、醋等等。但現場有位大哥聲音超響的對我說:“來塊豆腐乳再,要大塊兒的”~~~得嘞,今天滷煮體會先分享到這裡。更多小秘密還請多多關注我7月21日要上映的電影【父子雄兵】吧! 






張天愛

說到滷煮火燒,它是褡褳火燒之外的另一種火燒類的老北京小吃。它絕對是土生土長,更是老北京純粹的東西。這種特有的北京小吃,大約起源於城南的那條南橫街上。更有傳說,最初因為以前的普通老百姓吃不起肉,因而就用廉價的動物下水肉來代替,沒想到竟一炮而紅。

通常,滷煮火燒要切成井字刀,豆腐要切三角,小腸、肺頭則剁成小塊。從鍋裡舀一勺老湯,澆在瓷碗裡,再加上些辣椒油、豆腐乳、蒜泥、韭菜花。等到熱騰騰的一碗滷煮端上來,碗裡的火燒、肺頭、豆腐都吸足了湯汁,火燒透而不黏,肉爛而不糟。不過,要說其中味道最厚重的,還是那小腸,腸子酥軟,味厚醇而不膩,甭擔心,吃不出任何異味。

即使偶爾嚼到一片白肉,滿口脂香,簡直讓人欣狂。正由於是獨特配料的老湯,往往很合適那些重口味的顧客,至於口輕的人,則可以加些開水。不過,很少有人這麼做,這麼一來很容易破壞老湯的原汁原味。


北京晨報

滷煮

[lǔ zhǔ]

今天咱們來聊聊滷煮

滷煮,全稱是滷煮火燒

大多賣的是小腸手藝

搭配火燒無非是為了充飢

就如肯德基裡買可樂

你非說人家是個可樂鋪子

人家可不答應


關於滷煮的舊日曆

話說在清朝年間,乾隆爺愛吃一道御膳,

叫蘇造肉,就是拿滷湯煮的五花肉。

後來清朝倒臺了,這東西就從宮裡流出來了。

可是老百姓又吃不起肉,就拿著心肝腸肺代替,

後來經過了幾代改良,造就了今天的這一碗滷煮。


調料 - 豆豉

真正讓滷煮化腐朽為神奇的,

還是一味重要的調料——豆鼓。

豆鼓是醬的最佳代用品,

厚度剛好又顯著的增加了滷煮的香氣,

凡是一進衚衕就能聞到香氣的滷煮店,

都是豆鼓的功勞。

配料 - 醋蒜、香菜、辣椒

醋蒜、辣椒、香菜也是常見的搭配。

醋蒜有效降低了去滷煮中的的油膩感。

辣椒因人而異,不多說。

香菜據說在改革開放前是不放的,

是滷煮的精工細作。

說完了滷煮的流變和歷史


再說說有哪些好吃的滷煮吧

小腸陳

千朵桃花一樹生,最為滷煮的最典型形態。

小腸陳已經有好幾家龐大的店面了,

這幾家店已放棄一灶數桌的模式,改為正經飯店。

味道較老店有差距,只能說中規中矩,

只能說工業化和口味本就是天生的冤家。


陳記滷煮

傳說這家店的老掌櫃是陳玉田老師傅的學徒,

後自立門戶,口味上陳記對小腸陳的繼承與發展。陳紀做工更細,香料更足,火燒有功力,

是最適合泡湯的做法。

自老掌櫃離店後,口味有所下降,

但仍可雄踞北京,為今日滷煮第一。


祥八福

這家看起來不像是地道的滷煮店。

也賣炒肝包子,簡單菜品。

可是味道不差,柔和乾淨,有點小腸陳的風格。

目前被在北京所有店中口味可進前三。


製作步驟:

將豬小腸和豬肺清洗乾淨,放入冷水鍋中。

大火燒開,煮至19分鐘後撈出。

將面加入清水揉成軟硬適中的麵糰,餳至1小時。

麵糰分鐘小麵糰後按扁。

將麵餅放入煎鍋中。

烙成兩面結痂即可。

豆腐切成大三角。

下入油鍋。

炸至金黃後撈出瀝油。

準備好滷煮所用的材料。

將大蒜剁成蒜蓉加入涼開水調成蒜汁。

香菜洗淨切成段備用。

豬腸 豬肺 五花肉 蔥姜 八角桂皮 肉蔻 花椒 辣椒放入鍋中,加入清水,大火燒開。

再次撇去血沫。

加入豆瓣黃醬 腐乳 醬油 冰糖攪拌均勻後

再加入炸豆腐,煮至30分鐘。

將火燒放入鍋中,繼續小火煮30分鐘,煮至豬腸軟爛。

把煮爛的腸子 切成小段,豬肺切成片,火燒切井字刀, 炸豆腐切成片。

全部切好後放入大碗中。

澆上蒜汁。

再澆上原湯。

放上香菜,喜歡吃辣的淋上辣椒油即可。

最後再說幾家哦:

永定門鐵道橋北新橋滷煮

缸瓦市滷煮

東四滷煮張滷煮呂

這幾家都是京城近幾年較為出名的,

小店眾多就不多談了,大家自行品位就好


吃喝實驗室

滷煮火燒是北京傳統特色小吃,起源於乾隆年間由南方傳來的蘇造肉,原料為精五花肉。平民百姓因為五花肉價格貴,進行改良,主料變為豬腸肺頭,久而久之,形成了滷煮火燒。是平民百姓喜愛的一種吃食,價格便宜,又能吃到葷腥。據說是清朝光緒年間,“小腸陳”的鼻祖陳玉田的祖父陳兆恩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造就了滷煮火燒。

豬肺含有大量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煙酸以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

您說窮人能夠花錢不多而攝入每日勞作需要的寶貴熱量,營養,能不受歡迎嗎

現在北京還有許多買滷煮火燒的地方,哪裡好吃就見仁見智了。

我小時候住南城南橫街粉房琉璃街,陳玉田老爺子就在衚衕南口的國營小吃店工作,門口就是製作滷煮的地方,印象最深的是陳老爺子的手,被熱腸,肺,炸豆腐燙得,看著總是紅彤彤粉嫩嫩的。現在人早過去啦。


大爺的平民

主料是半發麵的火燒,至於由豬肺頭,小腸兒,豬頭肉,炸豆腐煮制的大鍋,吃的時候先切碗底兒,就是肺頭,小腸,炸豆腐,豬頭肉,火燒您自己個兒要,切成菱形塊,加上滷煮湯,點上醋,蒜汁,最後綴上香菜,吃去吧您嘞。再配上二兩二鍋頭,那叫一個美!


老胖有話說

滷煮本來的意思是用香料,調味品,原料(豬牛骨,雞肉等)熬成原湯,再用這湯去煮主料,比如肉,豆腐等等。我覺得滷煮其實就是滷和煮,滷就是滷水。這些事情,這種東西是有高下之分的。一個簡單的滷煮是無法形容的,我是說下的無法形容高的。


手機用戶18177028401

滷煮是北京小吃滷煮火燒 ,本來是挑擔子擺地攤的買賣,現在輝煌坐店了, 老字號自居,人懶的了豆腐都不是自己炸的了,腸子肺頭都是用半成品了,火燒也不是自己烙的!放在所謂老湯裡煮,這就是現在的老北京滷煮:主料都是外加工的半成品,湯就是燉肉湯久用久煮,至於醬豆腐韭菜花就不說了,蒜泥有是自己搗的嗎!滷煮就是一種北京傳統食物,以味美價廉迎人,而今已不在價廉,那味道呢?所謂的美食家,吃主都把它說成源於蘇造肉引經據典,恐怕牽強。外地人裝北京通就說那兒的滷煮好吃,沒幾個知道火燒是發麵,死麵,半發麵的,什麼時候開始放幾片燉肉的,香菜為什麼要自己放!頭條滷煮噴子有點太多了!\n\n


一葉小舟風雨渡

滷煮火燒最早是以折籮的形式出現的,老闆把大飯莊子倒掉的剩菜用笊籬過濾一遍,肉是肉菜是菜的都分開,洗乾淨後再進行熬炒咕嘟燉。這種吃食主要是晚上賣,對象是底層的窮苦人,後來越做越好,就慢慢的講究起來了,主料配料進行二次調配漸漸的形成了今天的滷煮火燒。


中左翼聯盟

滷煮說白了,就是以前老百姓吃不起好肉,就只能用富貴人家不吃的豬頭肉、豬下水,用滷水滷好,搭配火燒來吃,傳說中的“窮人樂”。

現在可貴嘍,窮人可樂不起來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