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

小小醫生你我他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我國40歲以上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為8.2%,患者總數約4000萬。其中每年有數百萬慢阻肺患者反覆出現急性發作,因慢阻肺急性發作而死亡的人數每年有100萬以上。慢阻肺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負擔,應該採取哪些有效的預防措施來減少慢阻肺的急性發作呢?

慢阻肺急性發作主要是患者本身的宿主因素和外界的環境因素相互影響的結果。宿主因素有過度疲勞、感冒等,此時人體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減退。此外,合併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也是慢阻肺急性發作的誘因。引起慢阻肺急性發作最常見的環境因素是呼吸道感染,包括病毒和細菌感染。吸菸和空氣汙染也是慢阻肺急性發作的常見誘因。

戒菸、減少職業粉塵和化學物質的吸入、減少室內外空氣汙染是預防慢阻肺急性發作的重要措施。慢阻肺患者在霧天不要進行室外鍛鍊;外出時戴口罩,減少吸入空氣中的粉塵顆粒。

對於經常急性發作的慢阻肺患者,可以採取一些免疫預防措施,如每5年接種一次肺炎球菌疫苗、每年接種一次流感滅活病毒疫苗,接種後可有效避免和減少肺炎球菌性肺炎和流行性感冒的發生。口服免疫調節劑(胸腺肽、匹多莫德、脾氨肽、細菌溶解產物等)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有效減少呼吸道感染。

其他的預防措施還有增加營養、保持理想體重、多進行戶外有氧運動,如做操、散步、登樓、腹式深呼吸等,這些簡單的康復鍛鍊方法都是增強體質、預防慢阻肺急性發作的好方法。


蘇奕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慢性肺部疾病,使呼吸逐漸變得更加困難。COPD與三種疾病相關: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哮喘和肺氣腫。

症狀

COPD通過減少通過肺部的空氣流動使呼吸困難。氣流減少可能是炎症引起的(氣道可能變厚並失去彈性),破壞肺組織,造成粘液阻塞。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症狀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明顯,等到患者年齡在40歲左右開始出現,所以人們在疾病的晚期階段才認識到COPD的症狀。

症狀包括:

胸部緊迫感

呼吸急促

嘴唇或指甲床發藍

氣喘

早晨有咽喉粘液

慢性咳嗽可能會產生粘液

頻繁呼吸道感染

體重下降

腳踝,腳或腿部腫脹

除考慮症狀外,醫生還會做肺功能檢查,胸部X光檢查,肺部CT掃描和動脈血氣分析來診斷COPD。

原因

長期接觸刺激性氣體或顆粒物會導致COPD。在發達國家,最常見的原因是香菸煙霧,約20%至30%的慢性吸菸者可能出現臨床症狀明顯的COPD。在發展中國家,通風不良的家中炊煙和取暖所產生的煙霧是常見原因。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遺傳性疾病也可引起COPD,這種蛋白質的缺乏會損害肺部。

其他導致COPD的病症包括肺氣腫(由香菸煙霧引起的肺泡破壞,刺激性氣體和顆粒物質)以及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管內層炎症)。

預防

完全禁止吸菸,二手菸也是有害的。

倡導清潔的空氣。患有慢性肺病如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應儘量減少接觸質量差的空氣。

有氧運動。運動本身不會使肺部變得更強壯,但運動可以讓肺部更有效地為心臟和肌肉提供所需的氧氣。

適量食用抗氧化劑豐富的食物,如漿果,水果,綠葉蔬菜,紅薯,堅果,石榴汁,甚至紅葡萄酒和咖啡,吃這樣的食物(特別是蔬菜)對肺有好處。

暴露於灰塵,顆粒,油漆煙霧和柴油機廢氣時,戴上防護面罩。

每年注射一次流感疫苗以預防呼吸道感染。


王廣大


醫學界兒科頻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簡稱為“慢阻肺”,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可防可治的呼吸道慢性疾病,隨年齡的增加發病率逐年增加。慢阻肺應以預防為主,對高危人群定期篩查,同時早期發現和干預也有利於預後。慢阻肺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吸菸(是主要的因素)、有害顆粒或空氣汙染、反覆呼吸道感染、免疫紊亂等密切相關。


全科掃地僧

慢阻肺是一種氣道持續性氣流受限為主要特徵的肺部疾病,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喘息、胸悶等症。

調查研究發現,我國40歲以上人群,慢阻肺發病率高達8.2%,慢阻肺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病死率也較高。據估計,到2020年,慢阻肺將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三位。所以控制慢阻肺,預防慢阻肺急性發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何控制慢阻肺,預防慢阻肺急性發作?

引起慢阻肺發生發展的危險因素有環境因素和個體因素,而且兩者是相互影響的。

環境因素

1.吸菸:

吸菸是慢阻肺最重要的環境發病因素,吸菸者的肺功能異常率較高,吸菸者死於慢阻肺人數要遠多於非吸菸者。而且二手菸也可以導致慢阻肺的發生。



預防:所以戒菸或者不抽菸是預防慢阻肺的重要方法,遠離香菸對自己對家人都是有益的。


2.空氣汙染:

空氣中的煙塵或二氧化硫明顯增加時,慢阻肺急性發作顯著增多。其他粉塵也刺激支氣管粘膜,使氣道清除功能受損,為細菌入侵創造條件。空中的PM2.5和PM10與慢阻肺的發生有一定關係。

預防:遠離汙染的空氣,對於空氣嚴重汙染的天氣,出門帶防護性口罩,有條件的家裡可以設置空氣淨化系統,天氣汙染嚴重的時候不宜進行戶外鍛鍊,家中也不宜開窗通風。

3.職業性粉塵以及化學物質:

與職業性粉塵如二氧化硅、煤塵、棉塵、蔗塵等以及化學物質如煙霧、過敏原、工業廢氣長期接觸,可導致慢阻肺的發生。

預防:從事接粉塵以及化學氣體工作的人一定要按照相關防護標準做好防護措施,定期體檢。如若可能,不可長期從事此類工作。

4.生物燃料煙霧:

秸稈、草木等莊稼作物燃燒,可產生有害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多種有機化合物,使用生物燃料烹飪產生大量煙霧是許多家庭婦女得慢阻肺的重要原因。

預防:避免燃燒秸稈、植物等生物燃料。

5.感染:

呼吸道、病毒、細菌感染是誘發慢阻肺的重要原因,研究發現兒童期重度下呼吸道感染與成年時肺功能降低以及呼吸系統症狀有密切關係。

預防:預防感染,比如注射流感疫苗,降低感染流感機會,平時注意鍛鍊、加強營養,增強身體素質,提高免疫力有利於抵抗病原體侵襲。


個體因素:

慢阻肺有遺傳易感因素,已知的遺傳因素為α1-抗胰蛋白酶缺乏,這可能與非吸菸者肺氣腫形成有關。另外氣道高反應性也是慢阻肺的危險因素,這可能與機體某些基因有關。

預防:對於遺傳因素來說,目前還沒有較好的預防方法。但是我們知道,環境和遺傳是相互作用的,如果能從環境因素方面做好預防,那麼遺傳因素也就會降到最低。


如果覺得本文有用,請分享給更多的人。點擊右上角關注,我會與您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識。

無名藥師

非常簡單。

廣東民間中醫


中醫雜談

預防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首先要清楚造成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原因,只有清楚了原因才能去真正的做到預防!

造成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原因:

人體氣道在呼吸的過程中會有自我保護的功能,當吸入有害物進氣道後,氣道會產生粘液來包裹有害物,然後通過氣道纖毛的擺動推送至嗓子,咳嗽排出!

當我們在吸菸、接觸粉塵、霧霾等時,吸入氣道後氣道自我保護會產生比平時更多的粘液來包裹這些有害物,長期積存在下呼吸道比較粘稠,感染氣道,氣道壁變厚,氣道變細,加上這些粘液堵塞細支氣管造成換氣不暢,造成阻塞性肺部疾病,二氧化碳瀦留肺泡排不出來彈性不斷減弱,甚至肺泡破裂,肺功能下降!

清楚原因後可以更好的預防:

1.戒菸、避免粉塵霧霾環境;

2.飲食上清淡為主,刺激性食物、油膩性食物易生痰儘量遠離!可以多吃清肺食物;

3.多進行鍛鍊,運動後身體也會排洩;

4.主動咳嗽排痰;

5.物理排痰,粘液堵塞下呼吸道的細支氣管,下呼吸道痰液很難排出,所以可以多采用物理排痰方法排出,比如叩擊排痰、聲波鬆動痰液排痰

希望可以幫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