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期間,德軍精銳維京師戰鬥力有多恐怖?

歷史學齋




維京師的組建工作於1940年12月開始。最次下轄三個步兵團,日耳曼尼亞,北歐和西歐步兵團,兵員來自丹麥,挪威,荷蘭,為了喚起佔據主體的北歐日耳曼志願兵的榮譽感,這支新的部隊被命名為“維京”師。“維京人”是對歷史上縱橫歐洲的北歐海盜的稱呼。在1941年後,維京師又增加了一個“東北”營,由芬蘭志願者組成。維京師在組建初期,是以一支摩托化步兵部隊為目標建立的,首任師長是曾經的國防軍軍官,黨衛軍中將菲利普斯.斯坦因納。由於他出色的步兵基本戰術素養,維京師官兵從一開始接受的訓練就非常系統全面,包括突擊,滲透,反戰車作戰,輕武器的使用與保養,以及大運動量的體能訓練。

在早期,由於武裝黨衛軍部隊缺乏作戰經驗,所以在武器裝備補給上並沒有處於優先序列,曾經大量使用繳獲的捷克武器,比如大名鼎鼎的ZB26捷克輕機槍,以及佔領區各國自行生產的輕武器,比如芬蘭志願兵就大量使用本國製造的M1931衝鋒槍。1943年2月之後,維京師和其他幾個黨衛軍師被正式升格為裝甲擲彈兵師,補充了大量卡車與半履帶車輛,還擁有了一個兩營制的裝甲團,主要裝備IV型坦克(後期也增加了V號豹式坦克)

在巴巴羅薩行動期間,“維京師”隸屬南方集團軍群下第14摩托化軍,向利沃夫,特洛普方向突擊,對手是蘇聯強大的第六集團軍,然而由於巴巴羅薩行動的突然性,以及蘇軍戰前準備不足,並沒有遇到過太頑強的抵抗。隨後,維京師參加了著名的烏曼大包圍殲滅戰,第14摩托化軍的任務是從別爾季採夫出發,威脅烏曼蘇軍重兵集團的側翼,7月下旬,維京師粉碎了正面蘇軍第26集團軍的抵抗,在六天內推進了100多公里。最終,烏曼包圍圈中的蘇軍第6,12,18三個集團軍15萬人,在8月8日停止了抵抗,德軍最終俘虜了10萬人,317輛坦克以及超過1100,門大炮。

接下來,在9月初,維京師在克列緬丘格附近強渡第聶伯河,準備建立橋頭堡。並在渡河後佔領了卡門卡鎮,抓獲了超過5000名蘇軍俘虜。

強渡第聶伯河後,德軍南方集團軍的目標瞄準了頓巴斯產煤區,以及通往高加索油田的門戶羅斯托夫。維京師所在的第14摩托化軍再次出動,10月已經抵達亞速海北岸,在此地的戰鬥中,德軍合圍了蘇軍第9,18集團軍的6個師並加以殲滅,11月4日,維京師已經抵達羅斯托夫附近,然而此時,整個德國東線軍隊已經是強弩之末,秋冬之交的雨季來臨,瓢潑大雨把本來就簡陋的蘇聯公路以及大片平原變成了泥沼的海洋,平均每天只能推進3公里,隨著嚴寒的來臨,缺乏冬季服裝,防凍液和特殊潤滑油的德軍戰鬥力大減,而他們的對手則是從東方調來,習慣嚴寒天氣,雪地偽裝的蘇聯紅軍生力軍。

11月5日,維京師正式開始進攻羅斯托夫,對手是蘇聯第136步兵師,到了11日,德軍已經突入蘇軍防禦縱深30公里,但隨著蘇軍增援部隊的投入,壓力越來越大,17日,蘇軍第9,37集團軍從北面發動了強大的反衝擊,已經是強弩之末的維京師被迫和其他部隊一起逐漸後退,放棄了羅斯托夫。12月,戰線被穩定在米烏斯河一線。

此時,蘇聯大地已經被冰雪覆蓋,凍土層甚至厚達兩米,工事挖掘變得艱難無比,後勤保障也不充足,和其他國防軍士兵一樣,維京師官兵平均每天只能領到200克麵包,100克罐頭肉,少量壓縮脫水蔬菜和兩三根香菸,並且還得持續應對蘇軍不斷髮起的突擊。1942年元旦到來之際,維京師前往烏克蘭進行休整。

在休整中,維京師也被升級為裝甲擲彈兵師,配備了自己的戰車營,武裝黨衛軍第五裝甲營。7月,整編後的維京師參加了攻擊羅斯托夫,向高加索衝擊的作戰。隸屬A集團軍群第一裝甲集團軍下屬第57裝甲軍。維京師的進攻極為順利,攻佔羅斯托夫後,又強渡庫班河,進而挺近重要的鐵路公路樞紐卡拉波特金,然而,由於南方戰線的爭奪焦點已經轉移到了斯大林格勒,德軍在高加索的攻勢宣佈停頓,12月,維京師不得不撤離高加索,前往救援本來試圖解圍斯大林格勒,但自身也陷入蘇軍重重包圍的頓河集團軍群。

維京師在馬內次附近,開始掩護第四裝甲集團軍南翼的艱苦防禦戰,頂住了兵力佔據優勢的蘇軍的多次突擊,並隨同大部隊,一起緩緩向西撤退。2月8日,維京師受命阻擊旨在截斷第四裝甲集團軍車隊的蘇軍快速機動部隊,波波夫坦克集團,維京師下屬諾德藍和日耳曼尼亞裝甲擲彈兵團配合第七裝甲師,將波波夫集團的主力大部,包括第四近衛坦克軍,近衛坦克第九旅,近衛機械化第三旅在內的大部殲滅,稍微,諾德蘭裝甲擲彈兵團被從維京師建制裡抽出,作為建立SS第11裝甲擲彈兵師“諾德蘭”(也被翻譯成北地)師的骨幹,原屬諾德蘭團的芬蘭營也脫離建制,迴歸芬蘭,取而代之的是愛沙尼亞志願兵營。

在接下來的庫爾斯克大會戰中,維京師不幸淪為了看客,與第17裝甲師一起作為南方集團軍群的預備隊。這並不是對維京師戰鬥力的否定,因為該師固守的頓涅次河與米烏斯河防線至關重要。

果然,庫爾斯克會戰結束後,蘇軍迅速發起了反攻,維京師和帝國,髑髏師一起在哈爾科夫附近進行了防禦戰,成功地將蘇軍遲滯在哈爾科夫,直到8月22日,蘇軍草原方面軍開始從東面逼近哈爾科夫為止,9月,維京師撤過第聶伯河,沿河岸開始組織防線。


10月,蘇軍開始強渡第聶伯河,在羅斯薩瓦附近,維京師繼續展開防禦戰,擊潰了蘇軍近衛傘兵第1,3,4旅,然而在隨後的切爾卡瑟包圍戰中,維京師依舊奮力開路,為戰友打開了一條衝出包圍圈的血路,避免包圍圈中5.7萬名德軍遭遇類似斯大林格勒的命運,最終有3萬人成功突圍。

經此一戰,維京師總兵力已經減少至8000人,在波蘭短暫休整後,又經濟開往科維爾,保障普里皮亞季附近的防線,組織蘇軍進行迂迴,科維爾在維京師團的固守下堅持了大概一個月,然後由國防軍第四裝甲師以及131步兵師,成功解圍,為此維京師師長吉勒被授予鑽石橡葉騎士鐵十字軍長,也成為武裝黨衛軍中首位獲此殊榮的將領。

1944年6月,蘇軍發動了代號巴格拉季昂的大規模攻勢,試圖在白俄羅斯徹底打垮中央集團軍群,把戰線從明斯克推進到波蘭境內的維斯瓦河一線。7月6日,在科維爾附近,已經換裝豹式坦克,隸屬維京師的SS第五裝甲團在團長穆倫坎普的指揮下,擊毀了103輛蘇軍坦克。穆倫坎普獲頒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

然而,局部勝利不能換來全局的穩定,由於兵力過分懸殊,中央集團軍群被迫且戰且退,充當酒火隊的維京師再次奔赴比亞韋斯托克附近,阻擊蘇軍,並在8月完成掩護任務後渡過了布格河,向西撤退。

1944年8月,武裝黨衛軍第四裝甲軍成立,維京師師長吉勒擔任軍長,下轄第三SS髑髏裝甲師和維京師,維京師師長職位由穆倫坎普接任。同月,髑髏和維京師就在華沙附近和蘇軍進行激戰,10月,卡爾.烏爾裡希接替穆倫坎普成為維京師師長,穆倫坎普調任正在籌建中的SS第三十裝甲擲彈兵師師長。10月,第四裝甲軍正面的蘇軍已經達到2個集團軍,19到21個步兵師,儘管如此,依舊無法突破維京師在華沙東北的防線。

1944年平安夜,維京師和髑髏師接到命令,立刻轉移至匈牙利,救援布達佩斯,從12月底到1月,進行了三次救援作戰,但因為兵力懸殊太大,最終未能實現。1945年3月,維京師和髑髏師參加了德軍在東線的最後一次攻勢“春醒”作戰,由於泥濘的地面環境和兵力不足,在突破蘇軍第一道防線後,攻勢便告終止。旋即,蘇軍派遣了戰力全滿的預備隊,近衛坦克第六集團軍,從布達佩斯東南實現突破,維京師被困賽克什百堡壘,師長烏爾裡希旅隊長為了保存實力,不惜違抗了希特勒的命令,在最後關頭命令全師撤退。

3月底,維京師撤入奧地利,在佛斯滕菲爾德周邊繼續和蘇軍展開激戰。5月7日,投降的命令下達後,維京師和SS第六裝甲集團軍其他部隊一起西撤,進入美軍防區投降,一路上還要打退蘇軍的追擊行動。美軍同意了維京師的請求,5月30日,維京師全體官兵在上繳武器後,乘坐自己的卡車和半履帶裝甲運兵車返回了德國本土,並就地解散復員。


晴天有時下豬

二戰納粹德國黨衛軍三大精銳之師:帝國師、骷髏師和維京師。


維京師在黨衛軍中比較特殊。它成立於1940年12月,由被佔領國家的“志願兵”組成。最開始主要人員來自挪威、丹麥、芬蘭和荷蘭。

以這些北歐“志願兵”為主幹,加上很多有著病態納粹信念的外籍官兵,組成了一支戰鬥力強大的精銳力量。這些外籍官兵都是亡命之徒,戰鬥作風異常彪悍。

維京師參加了1942年德軍對蘇聯的戰爭,隸屬於南方集團軍群,戰鬥中表現出色,把戰線推進到了德軍極限高加索地區。不過1943年斯大林格勒戰役慘敗後,維京師也只好跟隨德軍大部隊撤退。

此後的維京師參加了著名的坦克大會戰庫爾斯克會戰。1944年6月被蘇軍包圍,損失慘重,所有裝甲部隊全部被殲,只有少部分人突出重圍。維京師從此一蹶不振,雖然後來又重新整編,但在蘇軍強大攻勢下,還是一潰千里。1945年在柏林保衛戰中被蘇軍全殲。少部分人向美軍投降。維京師從此成為一個歷史名詞。


滄海歷史春秋

維京師也是法西斯德國的王牌師之一,不過這個師與其他王牌師比有一些特別,

因為他的成員大多數都不是德國人,說難聽點,維京師就是德國偽軍。不過這個“偽軍”可不一般,他的戰鬥力甚至比大部分德國部隊都強。接下來我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另類的“偽軍”。

1940年10月12日,武裝黨衛軍總部從SS摩托化步兵師抽調了SS“日耳曼尼亞”摩托化步兵團和許多部隊,決定組建一個由北歐和西歐志願兵組成的武裝黨衛軍摩托化步兵師。1940年年底,新師基本上組建完畢,不過該師最初的名字叫“日耳曼尼亞”摩托化步兵師,後來才正式由希特勒命名為“維京”。

由於部隊成員來自於不同的國家,最初相互之間也曾有摩擦,但隨著訓練這種摩擦逐漸消失,部隊也開始展現出了驚人的戰鬥力。在整個二戰期間,維京師憑藉其出色的戰鬥力和頑強的意志贏得了敵我雙方的尊重。

在1944年,第聶伯河畔卡尼夫一帶,德軍被蘇聯兩個軍四面包夾,德軍形勢岌岌可危。在緊要關頭,維京師活生生在蘇軍的防線撕出了一條大口子,避免了德軍被全殲的命運(雖然仍有兩萬德軍被殲,但如果沒有維京師的努力,德軍基本上毫無生還的可能)。

在華沙,維京師和髑髏師死守城池,蘇軍的攻勢一度受挫,戰況在此膠著一直到1945年春天。

在維也納,雖然維京師僅存幾千人的兵力,但他們仍然鬥志昂揚,頑強抵抗蘇軍第6近衛坦克軍。就這樣,還打得第6近衛坦克軍損失慘重,他的每個團平均僅剩10輛坦克。不過畢竟德國大事已去,維京師的努力並沒有改變戰局。

在柏林包圍戰中,維京師依靠著誓言和信仰咬牙堅持到了最後一刻,他們也成為了柏林保衛戰中抵抗到最後的部隊。德國投降後,維京師也向美軍投降(因為怕蘇聯報復),

但即便在戰俘營裡,他們也得到了禮遇。1945年9月,戰俘營解散,維京師官兵都回到了各自的故鄉。


大家怎麼看這些非德國士兵呢,歡迎留言交流!喜歡歷史和軍事史的朋友可以點一波關注!最近正在研究德國幾大黨衛軍的資料,會不定期整理出來供大家交流學習!


歷史文齋

1940年10月12日,武裝黨衛軍總部從SS摩托化步兵師抽調了SS日爾曼尼亞摩托化步兵團和許多部隊,決定於1941年組建一個由北歐(挪威,丹麥,荷蘭)和西歐志願兵組成武裝黨衛軍摩托化步兵師,該師下轄SS日爾曼尼亞,SS威斯特蘭,SS諾德蘭三個摩托化步兵團,SS第5炮兵團,SS第5通訊營,SS第5偵察營,還有一個衛生營。該師組建之初被命名為“日爾曼尼亞”摩托化步兵師,師長由前SS德意志摩托化步兵團團長菲利克斯·斯坦因納旅隊長出任,駐元首大本營的武裝黨衛軍總部聯絡官二級突擊大隊長埃克負責組建該師的師部以及該師的行政工作。因SS日爾曼尼亞摩托化步兵師與SS日爾曼尼亞摩托化步兵團的名字重合,斯坦因納旅隊長多次申請更改番號。終於,1940年12月21日,希特勒簽署命令,正式將SS第5“日爾曼尼亞”摩托化步兵師更名為SS第5“維京”摩托化步兵師。自此,第5維京師開始了自己震驚歐陸的歷史,以其出色的戰鬥力和頑強的意志贏得了敵我雙方的尊重。

1942年11月9日,該師更名為SS第5維京裝甲擲彈兵師,1944年2月又更名為SS第5維京裝甲師,最後一任師長由卡爾·烏爾裡希旗隊長出任。

該師完成組建後被調往波蘭集訓,完成訓練後被編入南方集團軍群的第六集團軍麾下,參與了“巴巴羅薩"行動,於1942年6月22日即蘇德戰爭爆發的第一天就踏進蘇聯國土,與蘇軍首次遭遇戰便取得擊毀48輛坦克,100輛裝甲車的戰績,該師在東線的4年征程從此翻開!

SS第5維京師雖然是一支由大量的北歐和西歐籍志願兵(當然也有德國志願兵)組成的武裝黨衛軍精銳裝甲師,但在短短的四年東線征戰歷程中,他們無役不往,東拼西擋,在國境線上,烏曼,第聶伯河,羅斯托夫,庫班,高加索,米烏斯河,切爾卡瑟,布達佩斯和塞克什白堡都留下了第5維京師的血戰印記。該師因為太多的血戰餘生,而且幾乎每次大戰都能獨善其身,憑藉超一流的戰鬥力及超強悍的意志力贏得了對手的尊重,在東線戰場掀起了一陣陣“維京”風暴。

但無論SS第5維京裝甲師如何能征善戰,都無法挽救納粹失敗的命運。SS第5維京裝甲師於1945年5月7日接獲SS第六裝甲集團軍命令,準備無條件投降,全師向西撤退,進入美軍防區投降。

1945年5月8日清晨,該師最後一任師長卡爾·烏爾裡希旗隊長率領全師將士從駐地加拉茨出發,對敵發起最後一次攻擊,硬是殺出一條血路向西撤退,在擺脫了蘇軍的圍追堵截後,銷燬了大量文件,作戰車輛與補給物資,然後輕裝進入美軍防區。

在進入美軍防區前,師長卡爾·烏爾裡希旗隊長宣佈解除全師將士的軍人義務,根據個人意願,選擇留下進入戰俘營或分散逃難想辦法回家,對於擅自脫離的人員,概不追究。在這最後一刻,大部分官兵都選擇與師長一起默默地接受SS第5維京裝甲師最後的命運。作為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該師依然維持著嚴明的紀律和良好的秩序齊步走進美軍的戰俘營,除了軍官的腰佩武器外,其餘武器裝備全部上繳。卡爾·烏爾裡希旗隊長請求美軍不要把該師將士移交給蘇軍,美軍答應他的請求,並於1945年5月底協助該師投降將士就地復員遣返回家,“北歐維京”風暴就此落幕…

網上有不少文章都認為SS第5“維京”裝甲師參加了柏林戰役,這明顯是個錯誤。維京師官方戰史中從未提及該師曾參加過柏林戰役,若該師在蘇軍重兵圍困的柏林城裡作戰,是根本不可能成建制地從柏林突圍,並最終向美軍投降。 該師官方戰史透露~維京師於1945年4月9日至4月13日與蘇軍在弗斯滕菲爾德附近的385高地進行反覆的爭奪戰,而此時柏林戰役已打響,該師不可能前往解圍。

《武裝黨衛軍第5“維京”裝甲師官方戰史》一書詳細敘述了該師4年的征程,以上陳述均擇自此書。


輝哥141739753

德國維京師,被信仰加持的部隊!

提到德軍

第一印象,就是真tm帥。

第二印象,就是裝備精良,戰鬥力出眾,士兵素質高。


維京師:就是黨衛軍中最有信仰,最有戰鬥力王牌部隊。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維京師,聽維京這個名字,第一眼想到的是什麼,北歐海盜。這個名字就決定了這個師團的兵員組成。

他們不屬於正統日耳曼人,卻是忠實納粹信徒,“為了信仰而聯手站在一起”這樣的軍隊,往往會在度過磨合期之後,無往而不利,就如當年,西班牙的國際縱隊一樣。



說他們是偽軍,是對偽軍的褒獎,因為他們,不算偽軍而是真正的戰士。

維京師的歷史,我為大家複述一下。

1940年秋,大約在10月,黨衛軍決定組建一個由北歐和西歐志願兵組成的黨衛軍摩托化步兵師。這個師團組成成員,特點就是,所有人全部是來自北歐及西歐的納粹信徒。

1940年底這個師團,編組完畢,不過最初的名字不叫維京師而是“日爾曼尼亞”。意為泛日爾曼人。


希特勒。覺得這個名字,給人以一種地域歧視感覺,而且不夠霸氣,就大筆一揮,將這個師命名為維京師。

經歷過最初的磨合期及文化衝突之後,這個師團隨著訓練及戰鬥不斷進行,展現了驚人的戰鬥力。

整個二戰時期維京師通過自己努力,贏得敵我雙方共同尊重。

1944年第聶伯河畔卡尼夫一帶,大量德軍被蘇聯兩個方面軍團團包圍,形勢岌岌可危,這個時候維京師站出來,以一己之力,衝破包圍圈。使大量德軍安全突圍,避免被圍殲命運。

同年的華沙戰中,維京師大放異彩,和同屬黨衛軍精銳的骷髏師一起死守華沙城,蘇聯攻勢一度受挫。

就算最終寡不敵眾撤退,但是建制依然齊備。

1945年,鬥志依然旺盛的維京師繼續在奧地利維也納作戰。他們的對手,是蘇聯第六坦克軍一個軍的力量,在一個師的面前不斷被打退。

打的蘇聯第六坦克軍,見到維京師的戰旗,就戰戰兢兢。

可是再強大的部隊,沒有堅實的後勤補給及兵員補充,等待他的命運也將是覆滅。

在最終決戰之地柏林,維京師仍然堅持心中的信仰,戰鬥到最後一刻。他們也是所有德軍中最後一批投降的精銳之師。

最後無奈投降的維京師選擇向美國投降,原因也很簡單,他們將蘇聯人打的太慘,如果投降蘇聯,怕性命不保。

因為作戰勇猛頑強,維京師所有成員在戰俘營中都得到了美軍應有的尊重。

1945年9月,所有戰俘被就地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就這樣名噪一時的精銳之師,納粹黨衛軍維京師,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成就一段關於多國部隊的傳說。


阿斗不傻

二戰德國除意大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等僕從國軍隊參戰,還有很多外籍軍團士兵加入德軍,有一些外籍志願兵組建了獨立的師、團,其中最著名和戰鬥力最強是建立於1940年12月日耳曼尼摩步師,其官兵3分之2來自北歐、西歐,下轄日耳曼尼團、北歐團、西歐團,師長施坦因納。1943年改名為武裝黨衛軍第5維京人裝甲擲彈兵師,其戰鬥力是所有外籍軍團中最強的,可比肩武裝黨衛軍骷髏師和帝國師。維京人裝甲師軍歌《維京人師的遠征》,因其作戰兇猛,全師共獲得55枚鐵十字勳章,僅次於帝國師。戰後向盟軍投降,最終該師解散,人員各自返回祖國,應該說歸宿是最好的。(

解釋1:維京人,viking,是指中世紀北歐諸國的海盜,經常到西歐沿海進行搶劫,維京人是恐怖的代名詞。西方譯法維京裝甲師,蘇聯習慣叫維京人裝甲師。解釋2:擲彈兵是歐洲早期投擲手雷的精銳戰士,站在隊伍前排;二戰德軍又起了個新名字叫裝甲擲彈兵,特指機械化或摩托化步兵,裝備稍弱於裝甲師)。

維京人裝甲擲彈兵師兵員與裝備:德軍進攻蘇聯前夕,維京師下轄日爾曼尼亞團,北歐團和西歐團,每團轄3個步兵營, 一個炮兵營。步兵營下屬3個步槍連,,1個 機槍連(裝備捷克制ZB-30和德制MG-34輕 機槍) 和一個炮兵連(裝備37毫米和50 毫米反坦克炮各1個排,以及80毫米迫擊炮1個排)。團屬炮兵營包括1個連的75毫米 輕步兵炮,1個連的1 50毫米重榴彈炮, 1個 連的47毫米自行反坦克炮, 1個連的75毫米 自行野戰炮,和1個連的37毫米高射炮。



在隨後的東線血戰中,黨衛軍部隊的表現讓國防軍將領刮目相看,很快每個師都配備了一個坦克營。1943年夏天,黨衛軍警衛旗師、帝國師、骷髏師和維京師相繼換為裝甲擲彈兵師,到此黨衛軍部隊的戰鬥力終於得到了國防軍的認可。


維京人師首任師長施坦因納。

維京人師師徽,標誌代表太陽。

維京人摩步師(日耳曼尼師)東線戰鬥經歷: 蘇德戰爭爆發後,維京人師配屬南方集團軍群第1裝甲軍,1941年9月在基輔戰役中卡緬科夫擋住了蘇軍38集團軍8個師的攻擊,3天后38集團軍失去戰鬥力,10月維京人師和元首師攻克羅斯托夫後被蘇軍擊退。1942年維京人師作為先鋒進攻高加索方向,9月維京人師攻克格羅茲尼,並接受了1個4型坦克營,但因兵力不足,12月德軍退回庫班,隨著第6集團軍被消滅,維京人師隨德軍主力放棄羅斯托夫,撤往第伯聶河。


1943年3月維京人師與北歐師組建第3裝甲軍,施坦因納出任軍長,吉爾升任維京人師師長。庫爾斯克戰役後,維京人接受大量人員和裝備:瓦羅尼羅旅、1個營的豹式坦克、1個營坦克殲擊車,火炮全部換成自行火炮。1944年1月蘇軍進攻烏克蘭,蘇軍第2方面軍將維京人師在內的6萬德軍包圍在科爾松,希特勒下來被圍德軍堅守科爾松,並要求曼斯坦因解圍。曼斯坦因命令第3裝甲軍向科爾松突擊,同時要求被圍德軍突圍,此時只剩下維京人裝甲師還有戰鬥力,突破蘇軍3道陣地,並在4、5道防線落入蘇軍伏擊圈,維京人師日耳曼尼團用手雷炸燬24輛坦克,殺出一條血路,越過提基什河,最終有3萬4千德軍殺出包圍圈,維京人師倖存4500人,此戰役蘇軍損失800輛坦克,德軍損失300輛坦克。





維京人師被撤到波蘭整編,蘇軍逼近波蘭華沙,維京人師與骷髏師、19裝甲師一起將蘇軍阻擋在華沙,迫使其退回維斯瓦河,12月底維京人師派往南方700公里參加布達佩斯解圍戰,為解救被圍45000德軍,維京人推進了2周,最終被蘇軍強大兵力阻止前進,隨後在布達佩斯以西進行防禦作戰,逐步退往捷克斯洛伐克,直至5月向盟軍投降。



1945年3月,維京人師在塞克什白堡被包圍,在突圍中損失了所有重裝備,4月退到了奧地利,5月維京人師向美軍投降。在巴伐利亞戰俘營受到了禮遇,9月維京人師被解散,維京人裝甲擲彈兵師最後一任師長烏爾裡希解除了殘餘官兵當初入伍立下的誓言,讓他們各自回到自己國家。對於自願加入佔領自己國家的德軍,你怎麼看待維京人師的士兵呢?


菸酒閣大學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