絃歌臺,又稱厄臺、絕糧祠,位於周口淮陽縣城西南隅的南壇湖中,臺上現存建築有二門,正殿七間。正殿是主體建築,飛簷斗拱,上蓋綠色琉璃瓦。周有青石方柱二十四根。正門石柱上鐫刻的對聯是“堂上弦歌七日不能容大道;庭前俎豆千年猶自仰高山。”前門上有清康熙五十年立的石匾,上書“絃歌臺”三個大字。
東周時期,孔子曾三次到陳國講學,最後一次是公元前489年,楚昭王派人請孔子講學。孔子講的大道理是讓統治者如何治國的,如何如何管理百姓的,陳國的老百姓不願意了,沒等孔子到楚國見到楚昭王,就把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圍困在南壇湖的一個小島上,不給他們吃,不給他們喝。
沒辦法,孔子和弟子們分頭到湖邊找吃的。魚是捉不到的,孔子看湖裡生長一種現在叫蒲的植物,就拔出來,上邊的綠莖不能吃,而下邊的蒲根細膩白嫩,脆甜可口,孔子就和弟子們吃蒲根,一連七日,孔子和弟子們就靠蒲根生活下來。
陳國的老百姓看到孔子七日不曾餓死,還整日給弟子們誦史講學,便尊稱孔子為真“聖人”。後來,陳國人就在孔子被圍困的島上建了一座聖人廟,學名叫“絃歌臺”,絃歌臺正殿兩邊的石柱上,鐫刻著對聯一副,為“堂上弦歌七日不能容大道,庭前俎豆千年猶自仰高山”。
絃歌臺,原名“弩臺”,《元和志》說:“後漢陳王寵善射,嘗於此教弩”所以得名。漢靈帝時,爆發了黃巾起義,革命軍浩浩蕩蕩,所向披靡,各郡縣守兵望風而逃。惟獨陳王劉寵佔據陳城四面環水的地利,四面吊橋高懸,自帶強弩手數千固守此臺,義軍久攻不下,終於扼住了黃巾軍,所以又稱“扼臺”。
到了唐開元年間,孔子廟遷到這裡。明憲宗成代六年,知州倪誥重建孔廟並塑孔子和十賢像。明世宗嘉靖七年,巡按御史譚纘增拓正殿七間,門二座,題曰“絕糧祠”。二十一年巡按御史趙繼本改名為“絃歌臺”。
清康熙二十一年,知州蕭國弼重修殿內塑像,五十二年,都御史揆敘重修大殿七楹,改為方形石柱,上覆綠琉璃瓦,重修孔子及十賢像。乾隆、嘉慶、咸豐年間又多次修葺,現存的建築是清乾隆四十八年重建的。
1955年底,絃歌臺得以整修,修繕了一進院落圍牆和正門,重塑了孔子像,使絃歌臺正門量現一派巍峨氣勢。殿內,一尊身高三米,面目慈祥,服飾飄逸的孔子像,端坐在一米五高的石雕像基上。
淮陽是孔子教澤所及之地,他的七十二個得意弟子中,淮陽人就佔4個,加之孔子在陳絕糧,數千年來,世人共知。所以歷代陳人建祠紀念,教化後人不忘儒家老祖宗的困苦與艱辛。
淮陽城城東北一里處的湖面上突兀著一座土丘,上面亭欄溢彩,古柏蒼翠。這裡是太昊伏羲氏始畫八卦的地方,故名畫卦臺,亦稱八卦壇。淮陽古稱宛丘,是太昊伏羲氏建都之地。畫卦臺是“伏羲於蔡水得白龜八卦之壇”。臺高六七尺,臺基大約10畝,環臺皆水,惟西南邊有一條小道可行人。
八卦柏,當地人稱歪柏樹,據考證,此柏已有千年的歷史,從四面八方不同角度看,此柏向不同方向傾斜,奇妙無窮,令人歎為觀止。為古陳州標誌性景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