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冠軍重回家鄉礄口,“每一次到武漢,都會感到驚喜”

冠軍隊伍一走進訓練中心,四周響起熱烈的歡呼,不少訓練中心的教練們將他們熱情圍住。“亮亮,佳佳,歡迎你們回家!”對肖海亮和胡佳來說,這裡並不陌生,他們小時候曾在這裡訓練,前來迎接的不少都是他們的老教練,老同學。

在訓練中心,他們參觀了跳水訓練基地,為正在訓練的小運動員們作現場指導。肖海亮說,這裡和他以前訓練時一模一樣,有點時空穿越的感覺,彷彿回到了小時候。活動現場,肖海亮曾經的教練王翠娣特別興奮,拉著他噓寒問暖。王翠娣說,至少有二十多年沒見過這個徒弟了,這次冠軍們回來,對現在正在苦練的孩子們來說是一種激勵。

訓練場的環境,讓奧運冠軍們紛紛憶起自己的訓練時光。吳敏霞說,看到小朋友們訓練得熱火朝天,也勾起了她童年刻苦訓練的回憶,感覺很親切。她建議小朋友們,訓練多聽教練的,每個人的特點都不一樣,要相信教練的指導。而武漢伢胡佳說,他記得自己訓練第一天,就下這個訓練場被教練扔下水下百次,喝了不少水,“嚇得我都不敢來了。”

肖海亮立志為家鄉體育事業發展出力

奧運冠軍重回家鄉礄口,“每一次到武漢,都會感到驚喜”

他介紹,自己已經很久沒回來過了,當看到這麼多昔日的老教練、老朋友們還堅守在體育一線,他感到很欣慰也很自豪。走進跳水訓練中心,看到小運動員們投入地訓練,他感慨萬千。“這裡和過去真是一模一樣,你看,跳水隊站在跳板上等,要等下面游泳隊隊員遊走了,他們才能跳,我們那時候就是這樣,太親切了。”

據瞭解,礄口區崇仁體育培訓中心培養出了周繼紅,伏明霞,肖海亮,胡佳等14位奧運冠軍,作為其中的一員,肖海亮表示,礄口之所以能培養出這麼多的冠軍,與精神的傳承,專業的訓練,以及市民對體育精神的崇尚和熱愛分不開,這裡有著孕育體育種子的天然土壤。

自從退役後,肖海亮常年生活在武漢,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也讓他感到欣喜。“武漢越來越有國際範兒了,這麼多大型體育賽事來了武漢,說明這座城市的綜合實力和城市面貌得到世界的認可,也會吸引更多人瞭解武漢、愛上武漢。而作為一名武漢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到頂級比賽,我感到特別幸福,這次能帶著師弟師妹來家鄉轉轉,我很驕傲。”

2017年,肖海亮被礄口區聘為“礄口區招才招商大使”,共同為礄口體育事業發展出謀劃策。目前,他致力於推動家鄉青少年體育事業的發展。他說,自己正專注於發展體育健康產業,尤其是為青少年體育教育進行專業啟蒙指導。“武漢是我的家,我應當為它出一份力,也希望能引導更多孩子們能享受體育的快樂。”

胡佳憶往昔:“旱鴨子”一天被教練扔下水上百次

3日上午,一踏進崇仁路體育中心,現年35歲的胡佳笑稱滿滿都是“回憶殺”。胡佳說,5歲半時,他還在利濟北路一所小學上學前班,稀裡糊塗就被武漢市業餘體校的教練選中了拉去學跳水,啟蒙教練是白建平。初來乍到,看什麼都覺得稀奇,做什麼都覺得好玩。經過一週的陸上訓練後,教練開始搞水上訓練,這就不好玩了,因為他當時還是個不會遊戲的“旱鴨子”。“第一天就被教練扔下水下百次,喝了不少水,嚇得我第一天就不敢來了。”

學跳水不會游泳肯定不行。後來,父親就把胡佳送到附近的游泳訓練學校學游泳,再次學跳水已是半年後。“住在業餘體校,每天早上6:30起床,跑步、練力量,吃完早餐後去體育館小學上半天學,下午回場館訓練。”胡佳說,當時的條件還是很艱苦,一個池子游泳隊、跳水隊、潛泳隊“搭夥”用,看到游泳隊下水他們就等著,游泳隊一轉身他們就往下跳。

短短三年,胡佳便被時任湖北隊教練的跳水名將李青看中,召入省集訓隊。“後來李教練嫁到了廣東,我也‘陪嫁’到廣東。”提及10歲離開武漢去往廣東發展,胡佳笑言是因為恩師李青嫁給了廣東跳水名將譚良德,工作調至廣東,他也隨之到了廣東,成為廣東隊的一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