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的湖畔大學學費36萬還得排隊,你覺得值嗎?

人販子姐姐

如題,很多人都知道馬雲在西子湖畔辦了所“大學”,除了馬老闆的金字招牌以外,更多人知曉的就是高昂的36萬元學費了。我們在討論這36萬元花的值不值得之前,不如先來看看這36萬都花在了哪裡。



緣起:這所大學是由柳傳志、馬雲、馮侖、郭廣昌、史玉柱、沈國軍、錢穎一、蔡洪濱、邵曉鋒等九名企業家和著名學者等共同發起創辦,其前身是由馬雲、郭廣昌、沈國軍等8名浙商投建的高端會所——江南會。



師資:

湖畔大學授課老師有馬雲、馮侖、史玉柱、張維迎、彭凱平、高曉松等,相比較於其他商學院,這些老師都是實幹家。此外,馬雲表示湖畔大學更多要研究失敗案例,找出聰明人犯的錯誤。學習失敗,這是它跟MBA巨大的差異。



環境:

“青磚小瓦馬頭牆,飛簷翹角花格窗”湖畔大學坐落於西子湖畔,隔著楊公堤就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花港觀魚,沿路走上就是杭州著名的蘇堤;位於整個西湖景區內的湖畔室外完全對外開放。



湖畔大學的模式早已超脫了普通的商學院,也不再是簡單的投資行為,而是讓中國新生代的企業家們跟上阿里和復星等的腳步和成長思路,頗有點“衣缽傳承”的味道。而從創業者角度來說,當今企業想要贏得未來的關鍵,已經不取決於消滅了誰,而是團結了誰。


回到題目上來,並不是你有了36萬就一定能到湖畔大學聆聽“馬老闆”教誨的。對比MBA湖畔的入學門檻明顯更高:必須是創業3年以上的企業決策者,還得提供企業3年完稅證明,公司規模超過30人,除此之外還要有3位推薦人,其中至少1位為湖畔大學指定推薦人。



入學名額已是十分難得了,如果換作是你,你認為這36萬學費花的值嗎?


決勝網

我覺得值。進入馬雲的湖畔大學,不僅能得到眾多一線企業家的授課、乾貨分享,還能得到阿里系的軟服務。

我曾接觸過有中關村創業大街之母的秦君,她是湖畔大學一期學員,也接觸過御泥坊創始人戴躍鋒,在《淘寶創業英雄》這本書中,他作為皇冠賣家的身份,如今已是全年銷售額16億多的上市公司了,他們都說很值呀。

聯想控股創辦的聯想之星,每年經過嚴格篩選,成功被招取的創業者,能得到聯想系統的方法論,它是不收費的;微軟加速器(北京)每年都有入孵企業,它不但不收費,入選的企業還能得到200多萬元等值的微軟雲服務,對比這些,湖畔大學顯得更有系統,更接近純教學模塊。

對這些知名的創業者來說,一年36萬就相當於我們的100塊,交不起這點錢的人,估計也進不了這份等候名單。為什麼說它值呢?

1、有多元生源的同學,從年齡上,行業上,地域上,湖畔大學的學員都是多元的,這有利於更好的碰撞,相互學習。

一所學校,最重要的是跟誰在一起,是同學們的背景,而不是哪些大咖在授課。

2、這是阿里方法論的追源地,追問使命價值觀,追問如何面對創業失敗,更看中有實戰經驗的企業家分享避免哪些創業坑,而不是理論家的模型描述。

說我們一輩子就學會幾句話,懂得幾句話就值了,進湖畔大學,如果真能避免少走些創業彎路,那賺到的錢就遠不止36萬元了。

3、值不值是真正進入這個場的人才能衡量的。

即使更多的人認可湖畔大學的價值,也不是想進就進,它的招生條件太苛刻了。有個學員回憶說:“2017湖畔大學大概收到了一萬多份申請,第一輪篩選出1080位,約談走訪了400位,留下79位面試,最後只錄取了44個……”

有錢也不讓上的節奏。

當然,我們也不用灰心,湖畔大學上不了,施一公不是牽頭成立了西湖大學嗎,不還有吉利大學嗎,越來越多的企業都會投資民辦大學了,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

如果上不了湖畔大學,就選擇吉利大學吧。


財經作家邱恆明

曾經有錢人玩的類似遊戲,叫做會所或俱樂部。一所知名的會所,可能一年的初階入會費是100萬。當然,這100萬也不是白花的,你可以在裡面打打高爾夫吃吃飯喝喝酒,但我們心底也知道吧,光吃飯喝酒打球這點錢的市場價值,是到不了100萬的。


那這100萬的價值體現在哪裡呢?正是體現在那些有可能一起吃飯喝酒打球的人。


大家都掏100萬入會,這就隱形證明了你的資產能力,在這樣的環境裡,彼此之間降低了社會交往的成本,你可以輕易地找到同領域實力相近的合作伙伴,也許一個新的商機就賺回了幾百萬。


在十年以前,商人們通過繳納鉅額入會費進入圈子,五年以前,商人們可能通過買一輛500萬的豪車加入賽車俱樂部,而到了今天,他們找到了一種明面上更優雅更符合時代氣質的玩法,那就是層出不窮的各種學院。

雖然這種玩法也並不新鮮,長江商學院和各個高校的eMBA班都扮演了類似的角色。對於馬雲創辦的湖畔大學而言,36萬的學費一點不算高(事實上,即使你捧著這個錢人家也不一定招收你)。當你進入這個學院之後,你就算是進入了馬雲這個圈子的外圍,畢竟以馬雲和阿里巴巴為首的中國商業派系佔據了國內的半壁江山,當你拿到了社交圈的通行證,你就可以以“同學”的身份去結實商業上能夠有利益聯繫的合作對象,這就是商界的“雅語”。


這已經不是值不值的問題,而是你如何拓展自己的商業資源,甚至在利益上選擇站隊的問題。作為一個企業家,在如今的市場上,孤立的發展帶來的風險遠遠高於抱團之後帶來的風險,必須要為自己的企業選擇友軍。


36萬對於他們來說,不過是對我們而言的10塊錢的入場門票罷了。


羋十四

湖畔大學成立至今已經有第三年的時間,馬雲擔任校長,還拉來了史玉柱、曾鳴、郭廣昌等八位國內著名的企業家以及學者,成為了該學校的師資隊伍。

在裡面上學的學員們,不要太幸福了,在這上三年,學到了大佬們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經驗!

不過這麼強大的師資隊伍,一般人也是很難進去的,據說錄取率也是非常低的,今年就吸引了1000來人,但最後只有44個人被錄取,要知道,比全球競爭最激烈的高校美國斯坦福大學的錄取率還要低。

一方面是因為該學校的教育理念定位非同一般,意在培養和發掘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學子以及創業者,和外面的那爛大街的MBA商學院不同,開設的課程不流於表面,是更為深入的讓創新企業精神深入到每個學子心中,馬雲要打造出一個教育界的黃埔軍校。另一方面,不是你想去上就能上的,湖畔大學學制為三年,費用呢去年還是28萬,今年的學費漲到了36萬!

真的感嘆,知識無價啊!縱使這麼昂貴,但人們仍舊趨之若鶩地想要進去拜讀。

馬雲已經成為了全中國乃至全球響噹噹的人物,隨便說一句話,甚至用什麼手機都能焦點,活脫脫一個企業家明星!如果有幸能進去,那豈不是擁有了邁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人脈,況且這個人脈資源還那麼的優質。這樣的人脈資源和學習的機會是成功的關鍵,花那麼多錢,不可能什麼都學不到,這一點,送 財 之家 微 信公 眾 浩 ,也是秉承著如馬雲對於知識的尊重和良心,已經成功積累了上千 萬活躍 用戶的金 融平臺,只要有資 金需求就可以在此公 號申請,送 財 之 家微·信公 號還有很多知識分享不可能學不到任何東西。

據瞭解,這一屆的學員大多都是企業家二代,湖畔大學已經成為了很多家族企業培養後代的後院“私塾”了。

馬雲自己曾經就是幹教育的,是一名英語老師。

一直以來,他就在用一己之力改革和推進教育事業,現在更是有這樣的學員加持,以後再培養出更多的馬雲,那就是好了!

網友也說:


愛搞笑的小老頭

在湖畔大學給我們上課的時候,馬雲談到了他為什麼想辦這個大學。大家也知道,馬雲是阿里巴巴的老闆,每天都非常忙,而湖畔大學又要佔用馬雲很多時間——我們至少一半的上課時間,他都是在湖畔大學的。他為什麼願意抽這麼多時間來做這件事情呢?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的時候,馬雲老師正好五十歲。馬雲是1964年出生的,那時剛好是五十歲,然後馬雲希望自己至少能活一百歲——前五十年是完成自己的積累,後面五十年是把這些積累傳遞下去

這一點是我特別佩服馬雲的地方,他很多的想法和一般人是不一樣的。

大家知道,很多名人,比如說他活一百年,都是前九十九年做自己的積累,最後一年才做傳遞。也就是說,眼見最後一年,都已經躺床上了,已經不行了,這才開始做傳遞,所以,一般人的傳遞都特別糟糕

古時候的皇帝就是這樣,他一直當皇帝,相當於一直在積累,最後眼見自己馬上要不行了,才把大臣們都叫過來,規定一下繼承人,然後就死了。死了之後,其實你的很多東西都沒有說出來,你的思想遺產也沒有人繼承。

馬雲不是這樣的,他同等重視積累和傳遞——用五十年做積累,然後再用五十年傳遞自己的整個價值觀、想法以及所有東西。這是他當時做湖畔大學的第一個初衷。所以當時他招了三十多個學生——我就是其中一個,然後創辦了湖畔大學。

第二個原因,馬雲講他這個湖畔大學其實也是一種做公益的方式。一般人可能覺得,做公益就是捐錢,捐一堆錢就是做了公益。其實,對於一個真正有價值的人來說,更好的做公益的方式,還是把他的經驗傳遞出去,真正地讓一些人產生共鳴,然後讓大家一起去成長。我覺得這也是馬雲與社會互動的一個方式。

像有的人,賺到一些錢之後,捐兩個希望小學什麼的,我覺得這種應該是五十年前,或者二三十年前回饋社會的方式了。現在已經是互聯網時代,做一個共同成長的社區才是更有價值的。

說到這裡,也許有人要問了,馬雲不是做公益嘛,那湖畔大學的學費為什麼還要36萬?怎麼那麼貴呢,是不是應該免費?

其實,湖畔大學一點兒也不缺錢。我們湖畔大學的教室就是馬雲的江南會所,這是西湖邊上一個很有名的會所。無論是江南會的場地費,還是每次馬雲找的那麼多老師、那麼多企業家的時間,價值肯定是遠遠大於36萬的。所以我覺得,湖畔大學收費的目的,主要是讓我們有一種參與感,讓我們真正參與到這個事情裡面來。

馬雲有一點也是我非常佩服的,就是當你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重要的是你必須把這件事情告訴所有人,然後讓大家一起來幫你把這件事情做好,千萬不能最後變成光桿司令,完全自己一個人扛,那樣只會活活累死。

馬雲創辦湖畔大學的方式就是,把他想做一所300年的商學院(湖畔大學)來傳遞商業價值觀的想法公開說出來,講完之後,他的朋友們,像史玉柱啊,都覺得這個想法非常好,就願意一起去幫助他做,所以,

一下子就集齊了七個校董

你想如果馬雲每件事都自己做,那就很累;如果有七個人的話,每個老師上一門課,就輕鬆很多嘛。然後馬雲又招了我們三十多個學生,這三十多個學生,也會去宣傳湖畔大學,相當於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去幫湖畔大學添磚加瓦。

等湖畔第一期做完之後,到後來加上保薦人名單,就已經大概有七八十人一起幫馬雲做這個事情了。很多人覺得他這個想法很有意義,就願意去出錢、去幫他做好這個事情。所以後面湖畔大學就會變得很健康、變得很大。

馬雲做湖畔大學和做阿里巴巴的目標都是一樣的,他希望哪天即便沒有馬雲了,這個企業也能夠很好地發展下去。所以他就讓我們第一期的學員,成為湖畔大學的一個共建者,日後哪怕我們畢業了,也可以幫學校推薦人,給學校提各種各樣的建議,甚至幫助學校去成長。

馬雲一開始就意識到,湖畔大學的定位是辦成一所三百年的學校,它將來的歷史會很長,而每個人的壽命都是有限的,只有你不斷地把自己的一些想法累加進去,讓所有人都參與到這件事情裡面來,才能慢慢地把湖畔大學辦好。我個人覺得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做事方式。

有的人可能會說,湖畔大學這麼牛不就是因為馬雲嘛,馬雲說來,誰不敢來啊!但是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我覺得大家對馬雲可能有一些誤解。一個人即便是皇上,即便是首富,當他去調動資源的時候,也是要和人做交換的。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馬雲給我們找的那些老師,他們之所以願意來湖畔大學講課,早期肯定是馬雲去刷臉了,或者去用很多機會換來的,否則也不是誰都願意過來。這裡面最大的機會就是馬雲願意把這個事情開放出來,讓別人和他一起做。

其實有一些巨頭也在做商學院,但就是沒有湖畔大學這麼大的影響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那些巨頭還是比較封閉的,比如只招自己這個系統的創業者啊,導致社會上的人都不知道。別人想幫他,他也完全封閉,好像一個內部訓練營,不願意分享,不願意開放

分享和開放是互聯網非常大的一個價值所在,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包括很多大企業。

我自己一開始是從美國硅谷接受的教育,硅谷的很多公司——哪怕是技術公司——都是開源公司,把公司的源代碼和各種資源開放出去,和別人一起幹,一起共建,通過這種方式把公司做強。

但中國就不是這樣的,我一回國,很多人都問我:“你是不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所謂自主知識產權,就是我發明了某個東西,趕緊藏著掖著,誰都不能知道,然後用它來賺錢。這種想法,我覺得早已經過時了,像馬雲這樣的人其實一直都是在做共創的。

馬雲的阿里巴巴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讓所有人參與進來。比如說淘寶店的店主,阿里巴巴要為淘寶店的店主創造出價值,淘寶店店主真正在裡面賺了錢,整個阿里的生態才能賺錢。雖然具體執行層面可能還有一些問題,但是基本的理念是不變的,這跟我們以前那種完全靠自主知識產權來賺錢,完全是兩碼事。

我在湖畔大學上課越久,越意識到開放的重要性。因為如果開放了,就變成大家一起去做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這個時候你可能在這裡面的股份只佔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一,但是由於這件事情足夠偉大,所以你能得到的利益也是足夠多的。

大家都知道,其實馬雲在阿里巴巴佔的股份並不多,才六七個點,但是他把阿里巴巴開放出去,開放給股東,開放給了生態,開放給各式各樣的人,才能把這個事情做的非常大。

社會上有些人覺得,湖畔大學挺出名的,好像創辦了挺久。其實湖畔大學根本沒有做多久。我進湖畔大學是2014年年底,那時湖畔大學真的是除了一個idea之外什麼都沒有,就是馬雲要做湖畔大學,問我們要不要參加,給我發的招生簡章也就是一個很簡單的宣傳頁面,然後就沒了。課表啊,誰來講課啊,怎麼上課啊,這些東西全都不知道。

後來我才慢慢感覺到,創業其實就是如此。很多創業公司從0到1,從完全沒有到誕生,都是這樣過來的。最早期其實都是什麼都沒有,重要的是你能夠把它開放出來,讓所有人都參與進來。像我剛才舉的例子,其實不光是阿里巴巴一個巨頭在辦商學院,還有很多互聯網公司、大學都在辦商學院,甚至跟阿里巴巴一樣做電商的某東也在做商學院,只不過這些商學院可能大家都沒有聽說過。

其中的原因,不僅是因為阿里巴巴的市值比那些企業高,我覺得核心還是馬雲做事的方式和方法高出一籌。比如我再舉一個例子,馬雲辦的商學院,不叫阿里巴巴大學,也不叫馬雲大學,而是叫湖畔大學,這種方式就是開放地讓所有人來參與。



孫宇晨

作為一名老師,我是第一次聽說湖畔大學,居然花36萬學費還得排隊,這樣的大學就是馬雲辦的,我認為也不值。尤其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根本就沒有機會進入這樣的大學,即使花費巨資進去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因為第一次聽說還有這樣一所大學,我到網上查閱了一下學校情況。湖畔大學前身是2007年由馬雲等8名浙商投建的高端會所“江南會”。由於投資較早,規格也高,曾一度被稱為江南第一會所。2014年1月,浙江專項整治違規會所,被依法關停。2015年1月,整改之後的江南會所搖身一變,成為了現在的湖畔大學。



馬雲在對外闡釋辦學宗旨時,曾表示湖畔大學既非MBA也非傳統高校,其實就是一個頂級企業家交流的群體組織。旨在培養擁有新商業文明時代企業家精神的新一代企業家,目標學員主要為創業三年以上的且擁有30人的團隊。課程設置分為“戰略”、“組織變革”、“創業者的征途”、“慧眼禪心”、“硅谷遊學”、“DT時代”六大模塊,授課老師包括馬雲在內的學校創始之初校董事會成員和一些企業家。



從湖畔大學創辦到今天為止,三期學員共計120人2015年3月首屆湖畔大學開課時,學員主要還是互聯網新貴,2016年3月第二次招生,來自互聯網的學員比例就已大幅降低,到了今年,44名學員來自近30個行業領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從事純線上行業,而從事實體經濟的企業家明顯增多。這是一所“不談成功案例,只講授失敗”的大學,這是一所中國企業精英聚集的大學。



我承認作為教師出身的馬雲有教育情懷,特別是鄉村教師和校長計劃,對於農村教師和校長提升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但湖畔大學許多人擠破腦袋想去,我看真不值得,你說呢?


俺油菜

十分值非常值,如果你能進得去,你看看你的同學都是什麼人,他們都是什麼樣的地位,花36萬和這些人做朋友同學,簡直賺大發了。

高門檻篩選機制

  第一期門檻:創業3年以上,團隊超過30人

  另外,想進入湖畔大學學習的創業者,至少需兩名知名企業家推薦才能獲得資格。

  第一期學員:36名

  馬雲的朋友圈實在是太豐富了,匯聚了各種業界精英。不過,這在國外早有先例,早先的達沃斯私人派對上,英國首相卡梅倫、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好萊塢明星萊昂納多、愛爾蘭樂隊U2主唱博諾、UPS的CEO艾布尼、可口可樂董事長穆泰康、哈佛校長福斯特濟濟一堂,就是最佳的證明。

  因此湖畔大學的學員名單一直備受關注。2015年3月,湖畔大學舉辦第一屆開學典禮,460名報名人選中遴選出36名,不乏互聯網新貴和傳統行業精英,包括俏江南總裁汪小菲、百合網聯合創始人慕巖、花間堂品牌創始人張蓓、汽車之家CEO秦致等。

第二期學費:3年36萬

  到了2016年,學制和學費變成了3年36萬(不包括交通、住宿以及遊學費用),其中前兩年每兩個月集中學習三至四天,後一年為跟蹤期。

  並且,畢業後沒有任何學歷學位!

  第二期門檻:更上一層樓

  早在2015年4月,湖畔大學就啟動了第二期招生工作,除了“創業3年以上,團隊超過30人”這一基本門檻,新增的要求是:報名者必須有3位推薦人,其中至少1位為湖畔大學指定推薦人。指定推薦人可以是湖畔大學的校董、保薦人或者校友。

  第二屆學員:40名,“咖位”更上一層樓

  第二期招生共有1800多人報名,湖畔大學篩選了300多家企業重點走訪,最終確定了67位入圍者參加面試。

  面試於2016年1月13日舉行。67名候選人被分成6組,由校董、保薦人、學長作為考官進行面試。根據安排,所有候選人都要現場作畫,以繪畫形式呈現“因為我,世界有何不同?”;然後是五分鐘主題演講;接下來進入組員相互提問環節;最後,每人就“願意與同組的誰成為同學”闡述表達個人觀點。

  最終有40人入選。不僅有風頭正勁的年輕企業家,如遊族網絡董事長兼CEO林奇、好未來董事長兼CEO張邦鑫,還有成名已久的業界大腕,如外婆家掌門人吳國平、西貝掌門人賈國龍、58同城總裁兼CEO姚勁波、科大訊飛聯合創始人胡鬱等。

湖畔大學第二屆開學典禮

本次公佈的第二期40名學員所在公司涉足領域更加多元,來自互聯網行業的比例則從六成降到不足三成。從互聯網、電商、雲計算,到文化娛樂、房地產、製造業、餐飲業、醫藥健康、高科技產業,均為重量級企業家。18名學員具有10年以上創業經歷,7名具有海外留學經驗;創業成果方面,8家是上市公司,12家年營收5億人民幣以上,不過學員中女性的佔比極少。

以下是第二期部分學院名單


千機萬匯

如果你能進得去,你看看你的同學都是什麼人,他們都是什麼樣的地位,花36萬和這些人做朋友同學,簡直賺大發了。

因為,我很瞭解他的經營風格和策略。

如果說劉強東是形勢專家,馬雲就是策略專家。

馬雲的經營風格喜歡走“大眾路線”,人多力量大;經營策略講究“整合”。他可以很有效率的整合資源,創造或者使用形勢賺到錢,他不用很辛苦,跟他合作以後,人們都離不開。經營效果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淘寶的商家是整合的、淘寶的物流是整合的,支付寶的用戶是整合的。從錢的角度來看,他是個成功的商人,讓自己賺到錢,還能為別人賺到錢提供機會。從消費者角度去看他們公司提供的服務,千人千面,貨品和服務也是千人千面。他公司的消費者價值,完全看商家的態度,他沒法過度的干預商家,也干預不過來,商家來自五湖四海。他的利益,建立在別人的利益之上。所以,他們公司的守勢是穩定的。

但消費者方面的形勢是怎樣的?消費者最終要的是品質和服務,有價值的商品消費和購買體驗。

所以,形勢發展下去,人們最終會選擇京東,因為消費者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從消費者角度看,劉強東是成功的。

從商家角度看,馬雲是成功的,因為商家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1、首先可以接觸中國高質量的朋友圈、創投圈,還有企業家社群、說不定有機會得到投資、人才、資源、人脈、項目都是高端

2、馬雲的經營管理和企業家戰略和思維絕對是世界級、可以學習到馬雲的人格魅力和格局觀還有經營策略

3、這批人都是中國精英有情懷,還不錯的圈層勵志改變世界,所以境界不同

4、可以抱團、接觸更多資源,學到更多智慧、智慧最重要

5,馬雲現在是中國電商的龍頭老大,阿里巴巴集團現在可以跟王健林的萬達集團較高下。馬雲的成功是其他人不可複製的。即使現在進入馬雲創建的湖畔大學,也不可能獲得跟他一樣的時機。

也有很多人反應是湖畔大學是一個俱樂部,交了會費成為俱樂部成員。其實,最終發財的只會是俱樂部老闆。至於關係,都是酒肉朋友,和商場利益,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利益,再鐵也不會找你合作,所以其實湖畔大學沒卵用,因為大家都是奔著馬雲去找資源的,而馬雲卻不可能給他們資源。最多的作用就是花36萬打打廣告。值不值得關鍵還是要看自己對此的需求程度,有條件且有興趣的人能進入是非常值得的,裡面的人都是商界或學術界的精英,能認識且結交,這對於我們的成長和前途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這部分人卻相當的少。


FIY看世界

馬雲的湖畔大學學費36萬還得排隊,你覺得值嗎?我當然覺得太值了,否則那麼多人拿著錢排隊,這些企業家學員都是一路在市場上拼殺成功的,哪個不是聰明人,賠本的買賣他們是絕對不會做的,高昂的學費可以帶來多少回報,企業家們心裡都有清楚的盤算。



馬雲說,湖畔大學跟其他商學院不一樣,湖畔大學不是培養企業家怎麼創業,而是希望讓企業能夠活得更長“希望在湖畔形成一種文化,讓每個企業活長、活久,中國企業活到30年以上的非常之少,而這個大學的願景就是做300年。”



湖畔大學的授課老師有馬雲,馮侖、史玉柱等等,由這些企業家授課,為期三年的學習之旅,可以讓一家小公司的小老闆,慢慢成長為眼界更加寬廣,具備領導力的企業家,團隊到了30人時,想要更大的發展,經歷過的都知道,真是一個坎,很多人努力一輩子都只是個小老闆,想要更大的發展,所需要的格局、能力,沒有更加有能力、有智慧的人的點撥,是很難突破的,很多老闆花大錢參加各種培訓、各種商學院,不僅僅是為了人脈,而是真正想學到更好的經營管理知識,企業家的頭腦決定著一個企業方向,他們的焦慮壓力是非常大的。



對於企業已經有了一定規模的領導者來說,人脈的積累時,更多的是如何合作,因為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大家一起抱團發展,互通資源,從而一起做大,這是更重要的(除非有利益衝突、行業衝突),所以如此大的回報,企業家們肯定要拿著錢排著隊都想去學習了。


織書香教育

從我的角度看,不值得,從別人的角度看,值得。

因為,我很瞭解他的經營風格和策略。

如果說劉強東是形勢專家,馬雲就是策略專家。

馬雲的經營風格喜歡走“大眾路線”,人多力量大;經營策略講究“整合”。他可以很有效率的整合資源,創造或者使用形勢賺到錢,他不用很辛苦,跟他合作以後,人們都離不開。經營效果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淘寶的商家是整合的、淘寶的物流是整合的,支付寶的用戶是整合的。從錢的角度來看,他是個成功的商人,讓自己賺到錢,還能為別人賺到錢提供機會。從消費者角度去看他們公司提供的服務,千人千面,貨品和服務也是千人千面。他公司的消費者價值,完全看商家的態度,他沒法過度的干預商家,也干預不過來,商家來自五湖四海。他的利益,建立在別人的利益之上。所以,他們公司的守勢是穩定的。

但消費者方面的形勢是怎樣的?消費者最終要的是品質和服務,有價值的商品消費和購買體驗。

所以,形勢發展下去,人們最終會選擇京東,因為消費者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從消費者角度看,劉強東是成功的。

從商家角度看,馬雲是成功的,因為商家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