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真的是靠厚道成功的嗎?

zy沅al赫

有書君先說一個小故事。


一次在取汽車鑰匙時,李嘉誠不慎丟落一枚2元硬幣,硬幣滾到車底。當時他估計若汽車開動,硬幣便會掉到坑渠裡。李嘉誠想蹲下身拾取。此時旁邊一名印度籍值班見到,問明瞭情況,立即代他撿起。李嘉誠取回二元硬幣後,掏出100元給他當作酬謝。

再說說李嘉誠的創業經歷。

1950年1月1日,李嘉誠拿出所有積蓄,又借了一些錢,用5萬港元本金,在香港創立了長江塑料廠。開業當天,他對20多名員工演講:“我們公司雖小,但我懂得這一行,人家懂得我們懂更多,我們懂的,人家未必懂。一步一步,我們一定會擴大會議記錄便好,你們的收入也會一路變好。”


以後公司發展也如期進行。1998年涉足地產業, 1972年長江地產改名長江實業,在香港上市。不出幾年,就成為香港最大的地產商。如今在香港七個私人住宅單位中,便有一個由長江實業建成。

回到香港,李嘉誠當即決定在家鄉潮州市捐建14棟“群眾公寓”。他要求在線媒體不要對此做任何的宣傳。有一個與此相關的細節是,兩年後“群眾公寓”建成。搬進新房的人們,將一副自撰的春聯貼在了門上:翻身不忘共產黨,幸福不忘李嘉誠。

“對人誠懇,做事負責,多結善緣,自然多得人的幫助。淡泊明志,隨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許多失意之苦。”李嘉誠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

1989年,捐贈1000萬港元,支持北京舉辦第11界亞洲運動會。

1997年,北京大學100年校慶期間,李嘉誠基金會向北京大學圖書館捐贈1000萬美元,支持新圖書館的建設。



2008年5月19日,以李嘉誠基金會、長江集團、和記黃埔集團的名義捐款一億元人民幣,為汶川災區學生設立特別教育基金。


2017年,再度躋身胡潤全球華人慈善榜前十,歷年捐贈額累計超過了100億 。

“為人厚道,處世精明。”

這是李嘉誠一生的寫照。


有書共讀

人生到最後,其實拼的都是人品。

17歲的李嘉誠在一家五金廠當推銷員時,業績全廠第一,可他卻要跳槽去一家塑料產品公司謀取發展。

臨別時李嘉誠找到老闆,認真地說:

“五金行業面臨的危機很大,塑料製品將迅速代替眾多木質或金屬製品,您要麼趕緊轉行做前景好的行業,要麼調整產品的種類,儘量避免與塑料品衝突。”

有人問他都離開了為什麼要提醒前老闆,李嘉誠說:“人生在世,要多替別人著想,不能眼看著有人要遭難而袖手旁觀,發現了問題不說我心中不安。”

凡事為自己考慮,這是人的本性,但絕非為人處事的原則。只有儘可能地為對方著想,才是真正成功的為人處事原則。

“為人厚道,處世精明。” 這是李嘉誠一生的寫照。

人際往來多替人著想,人生之路才能走得寬闊而穩當。

李嘉誠的經商特點,其中有條讓人印象深刻: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舉個例子:有人想找李嘉誠合作開發房地產,李嘉誠問對方,你想在項目利潤中分多少比例?這人提出了5%的利潤分成

對於這個要價,李嘉誠主動提出給對方分10%的利潤,雙倍於對方的要價。

為什麼呢?這就是李嘉誠的高明和過人之處。

他讓別人得到比預期雙倍的收益,這一出人意料的舉動當然會讓對方折服,所以合作方不僅不會在工程管理中去吃回扣,還會選擇盡心盡力地管理好這個工程。這樣不僅達到了李先生的目的,還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做生意即做人,李嘉誠是懂得在誘惑面前,不為利益所動依舊可以愛護自己羽毛的成功商人。

人的一生給別人借過時實際是在給自己修路,厚道的人,你的人生路總是很寬很長……


政商參閱

我們先來看一張圖:


即便李嘉誠可能有什麼關係,但無疑,他取得如此成就,與他個人的奮鬥也是分不開的。

李嘉誠無疑是個聰明、勤奮、眼光刁鑽、善於自律、堅韌不拔、不畏艱險的人

很多人都知道,李嘉誠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茶樓裡當小二,後來又是去做銷售,每天第一個到,最後一個離開,人家做8小時,他做16個小時。

對於自己的工作,是絕對的百分百投入,所以他18歲就升職了,成了部門經理,後來成為總經理,再後來就自己創業了。

【可以看出他的勤奮努力】

他最開始是賣塑料花起家的,因為要向國外出售,必須懂英語啊。然後,一個沒怎麼上學的人開了了艱苦學習英語的過程。想想現在多少大學生的英語之爛,和人家比比就知道差距了。

這還不算,光會說英語還不夠,還要有核心技術啊,所以他又跑人家意大利塑料廠去打工,做“臥底”,觀察他們是怎麼生產的,然後自己琢磨、總結。

【可以看出他的聰明、自律、堅韌不拔】

如果他一直做塑料花,肯定做不到現在的地步啊,行業就決定了。

他只是塑料花起家而已,後來又抄底樓市了。

不說香港,就看內陸,前幾年他撤出內地房地產的時候,有人統計他從大陸和香港撤出的資產已經超過千億,這些資產大部分已經轉移到了歐洲。

儘管他沒有撤在最高點,可是這也符合他【不賺最後一個銅板】的理念啊,再晚幾年,他的資金就撤不出去了,看看萬達就知道了。

所以說啊,李嘉誠又是之眼光刁鑽毒辣的老狐狸。

【可以看出他的眼光、視野和格局】

此外,他情商也是非常高的,讓很多人覺得舒服,對他讚不絕口。

著名企業家馮侖曾經描述過他們長江商學院CEO班集體去香港見李嘉誠的場景。

本以為他們會坐在凳子上等李嘉誠,然後給他遞名片,結果,是李嘉誠來了,依次給馮侖這些晚輩遞名片,並且做自我介紹:李嘉誠。

最厲害的就是這種有本事還沒脾氣的人啊,情商之高,太了不得。

當然,除了這些個人性格和聰明才智外,其實李嘉誠發家的早期還是和老婆有一定的關係,他老婆莊明月家裡還是相對有錢,可以說是為李嘉誠的資本原始積累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所以說啊,一個人的成功,既有自我的奮鬥,也離不開時代的背景和機遇,同時還可能與家庭和關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你光說李嘉誠是靠厚道成功,顯然是不夠全面和準確的!


馮起升

上啥班,短視頻招聘APP為您解答

以下回答來自上啥班用戶互動留言

我要承認自己對於李嘉誠並不是太瞭解,對於他是否如傳言中“厚道”,我持保留意見。

李嘉誠作為很長一段時間的華人首富,肯定是有他成功的秘訣。但商場如戰場,要說他的成功是完全依靠“厚道”來成就的,我是不相信的。

李嘉誠曾出過一本自傳一樣的書,叫《李嘉誠,我一生的理念》。我曾經簡單地翻閱過,但我想說這是一本比現在微博上的某些大V還要毒的雞湯文集。

我對於雞湯一向的態度是:如果是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難,感到迷茫的人,偶爾看看去提醒自己應該補充一下正能量,這是無關緊要的;可如果是一個垂危之人,那雞湯不但不能大補,還會危及生命。

我們都知道商場如戰場。我見到的商場,很多事情可能是見不到流血的犧牲,只是靠“厚道”可能想要立足都不太可能。從李嘉誠曾經在大學做的演講中,我們可以知道其實他一直嚴於律己,能夠帶領公司向前,激勵員工去主動工作,而不是作為一個只懂得支配別人工作的老闆。他曾經說:做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態度和能力一樣重要。這句話我是贊成的。

另外,他為人處世上反覆強調的一件事:做人憑良心,做事講信譽,這可能也是成功的其中一個因素吧。這也是很多人覺得他厚道的一個原因。我想可能大家對“厚道”有什麼誤解吧。

厚道不單單只是不得罪人,不惹人嫉妒,這兩件事兒其實大多時候都不是我們能夠主觀去控制的事情。但和別人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將利益分享而不是獨攬,這才是他經商為人最大的智慧。

以上


上啥班

李嘉誠從一個酒樓的夥計,到世界華人首富,不得不說是一個傳奇。民間也流傳著很多關於他“為人厚道”的故事。故事一:傳說李嘉誠的長子李澤鉅被綁架,李嘉誠並沒有選擇報警,反而勸導綁匪拿了贖金以後,遠走高飛,另謀營生。以至於綁匪張子強落網後,談起李嘉誠先生,都是萬分敬佩。故事二:馬雲曾經講述過他第一次見李嘉誠的情景。在他的想象裡,這樣的商界領袖,必定會姍姍來遲,待眾人鼓掌完畢,再來一番演講。但真實的場景卻是,李嘉誠親自站在電梯口,與每一位來客握手,遞上名片。用餐時,他在每張桌子前輪流坐15分鐘。告別時,他又逐一與大家握手,包括牆角站著的服務員都沒有漏掉。故事三:2015年9月8日,胡潤2015年華人慈善報告出爐:李嘉誠位列榜首。數據顯示,“李嘉誠基金會”至今已捐出逾150億港元,主要支持教育及醫療公益項目,其中87%用於大中華地區。李嘉誠50多億元捐助其家鄉建立汕頭大學,李嘉誠基金會亦捐資創辦了長江商學院。這些故事,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耳聞。李嘉誠的成功,應驗了“為人厚道,做事精明”的人生格言。他的成功,靠的是“精明”,而絕非僅僅是“厚道”。但是李先生曾經說過“做人最高的境界就是厚道精明的最高境界也是厚道”。所以,厚道,是李嘉誠事業成功的基石,是他成功最好的助力。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無憂精英網

不是靠厚道成功的,而是靠宣傳自己很厚道到成功的。

想起一個故事,當年李嘉誠的大兒子李澤楷,被香港的知名悍匪張子強綁架了,張子強身上綁著一圈炸彈,孤身一人跑到李嘉誠家裡去談判。

李嘉誠家人待他很客氣,也答應了相應條件,沒有報警,而且支付了贖金,張自強順利放人。後來據李嘉誠回憶,他在最後,把贖金都給到張子強,臨別送別張子強的時候,給張志強說:這錢你一輩子都花不完,拿這筆錢好好做人,不要再做壞事了,

聽到這個故事的人,都覺得李嘉誠是個厚道人。但是這話是李嘉誠自己說的,我覺得有點扯淡。這麼一本正經當教育悍匪,不怕對方惱羞成怒撕票嗎。

經常聽很多李嘉誠的段子,比如說吃個飯,他一個人每桌只吃五分鐘,要連續要坐很多桌,把每桌人都照顧到;還有李嘉誠的名言,能拿七分利八分利,也只拿六分利,為當是讓對方下一次也願意跟你合作。

這些都是對自己很好的宣傳,是對自己很好當標榜。至於是不是真厚道,沒打過交道,沒辦法下結論。我只記得蒙牛當前董事長牛根生以前還經常說:“小勝靠智,大勝靠德”,最後蒙牛卻鬧出“三聚氰胺”事件,所以企業家的漂亮話,聽聽就行了,也別太當真。研究一下他們為什麼說這話,比起研究說話本身,要有意義有幫助得多。



吳寒笛可愛多

回顧李嘉誠創業歷史,無不都是抄底某一行業起家。當時香港房地產低迷,李嘉誠大舉買入房地產,為今後首富的位置奠基了很多基礎,無奸不成商,自古以來這句話都很有道理!倫企業家,個人只佩服馬雲,為民做實事!


SH丿

我用三句話和身邊的案例來昇華下你的問題:

第一句是“修合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

第二句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第三句是“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厚道就是心胸寬廣,心存美好,心存善良。厚道就是將心比心,心情豁達。為什麼厚道的人更容易成功,其實很多人並不這麼覺得,但是我可以告訴你,這是事實!厚道的人懂得在私慾上做減法,致良知,走正道,行王道。在王陽明心學中你能找到各種各樣的實例告訴你這個事實。我也可以舉幾個實際的例子向題主生動的解讀:

壽仙谷著名藥學家、“中藥育種界袁隆平”——李明焱

這位用了37年先後主持了30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的科研項目,有10多項成果填補國內空白,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省部科技發明獎、進步獎9項的“厚道”之人。

“壽仙谷藥號”成立於清光緒年間(1909年),以“重德覓上藥,誠善濟世人”為宗旨,歷經李氏四代人的嘔心瀝血,在當代掌門李明焱手裡,已經成為一家從骨子裡視產品安全和藥效為生命的企業。在一千多家上證主板上市公司中,壽仙谷是靈芝行業龍頭股,是靈芝ISO國際標準制定承擔單位。

“我平時不喜歡和企業家打交道。個人興趣就是科研。”滴酒不沾的李明焱,沒什麼業餘愛好,大部分時間都在實驗室。

37年間做到了什麼?

打破日韓靈芝育種壟斷——自有知識產權品種仙芝2號的靈芝多糖和三萜分別高於日芝50.1%、66.8%,中國靈芝真正達到國際第一水平。

李明焱1989年赴日留學,發現日本非常推崇靈芝的保健和抗癌價值,立志在靈芝技術上超越日本,造福國人。2001年前後,李明焱帶領團隊成功選育出多糖和三萜含量超高的靈芝新品種——“仙芝2號”。

獨家掌握去壁核心技術——去掉重量佔比高達65%的無藥效壁殼

經過多年嘔心瀝血的科研攻關,壽仙谷終於掌握了國家專利去壁技術(去除重量佔比約65%的壁殼)。

育種的領先,再加上第三代去壁技術,壽仙谷孢子粉破壁後再去壁,功效提升10倍以上。

65%的去壁還代表著什麼?代表著大大提高了成本,換一句話,其它企業都不會花時間去鑽研這個技術,因為這項技術,除了能提高產品的有效成分之外,對利潤只有損傷。

不惜工本,擱荒三年,獲得三重有機認證。全部原料來自有機種植基地=安全無汙染

試問這樣在商不言商的企業家,現在還有多少?比起再富有的商人,身價百億、千億的企業家,我更尊敬為人民健康服務的企業家!


二木石

李嘉誠是不是靠厚道成功的旁人又如何得知?你所知道的李嘉誠無非是各種媒體獲得的李嘉誠。但是無疑李嘉誠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必有其不同於常人且優於常人的品質,不然他不會成功。別說是靠他岳父,你爸給你500萬你能賺到1000萬?“打鐵還需自身硬”“爛泥是扶不上牆的”所以能力是先決其次才是各種外在的因素。

1.李嘉誠聰明,聰明分很多種,體現的形式各不一用。

有的體現在學習上,如有些人從小就是學霸,從小各種有關學習的方面無不得心應手,各種考試第一比賽獎狀無不手到擒來。學習上觸類旁通,一點就通。這是學習上的聰明。

有的體現在商業上,有些人學習上做不到拔尖,但是很有商業天賦,懂得商業運行的內在邏輯。並付之行動。如馬雲、黃光裕、王健林…這是商業上的聰明。而李嘉誠讀書時是班上的十幾名,所以更多的體現的是他商業上的聰明。57年看到英文版《塑料》上塑料製品”在歐美大量暢銷就料到在香港也會熱銷,大量的製備塑料製品。71年進軍蕭條的香港房地產。79年斥資6.2億收購和記黃埔,上演“蛇吞象”。




2.李嘉誠勤奮.85歲的李嘉誠,從早年創業至今,一直保持著一個習慣:當天晚上不論幾點睡覺,一定在清晨5點59分鬧鈴響後起床。隨後,他聽新聞,打一個半小時高爾夫,然後去辦公室。功成名就後依舊如此。一天工作十幾小時對他來說是常態,年輕時常常工作到深夜。

3.李嘉誠好學.李嘉誠有兩個習慣.一是每晚睡覺前李嘉誠一定要看書,非專業書籍,他會抓重點看,如果跟公司的專業有關,就算再難看,他也會把它看完;二是晚飯之後,一定要看十幾二十分鐘的英文電視。從20歲起,李嘉誠便熱衷於閱讀其他公司的年報。除了尋找投資機會,也從中學習其他公司會計處理方法的優點和漏弊,以及公司資源的分佈。他自稱可以對集團內任何一間公司近年發展的數據,準確地說出其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看一看便能牢記,是因為我投入。” 對於信息的重要性,李嘉誠常常一再強調。雖已85歲高齡,但他對新技術的瞭解,並不遜於年輕人。在李的辦公室,左手邊擺著兩臺電腦,實時顯示旗下公司的股價變動。而在側面辦公桌上,則擺著他的蘋果筆記本,這是他日常工作所用的。 每天早晨,李嘉誠都能在辦公桌上收到一份當日的全球新聞列表。據一位跟隨他十餘年的人士透露,這份新聞列表並非摘要,而是一個又一個的新聞標題,多來自《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金融時報》等全球知名媒體。李會先瀏覽,然後選擇其中想看的文章,讓人翻譯出來細讀。 李嘉誠的這個習慣堅持了十餘年,並因此而專門設立了一個四人小組,負責這項工作。而他之所以看標題,不看摘要,是不想被別人誤導。,不僅要看,還要跟著大聲說,因為“怕落伍”。


李嘉誠的成功有聰明、勤奮、好學等內在優秀品質還有外在的因素。


笑傲蒼穹186660611

套用電影《功夫》裡,包租婆的一句話:他顯然不是!

如果厚道能成功的話,那麼中國絕大多數人都能成為李嘉誠,因為絕大多數人還是很厚到的。

其一,李嘉誠娶了他舅舅的女兒,他舅舅是當時大富豪,大商人,如果不是看他舅舅,他也不會有今天!劉德華演的雷洛,如果不是由他岳父幫忙,他也坐不上探長的位置,這就是要學會借力!

其二、李嘉誠自己本身也有商業頭腦,他善於銷售,由於出色的推銷成績,20歲的李嘉誠便升任塑料花廠的總經理,這方面要靠自己努力,自己學習提升,這叫自助,所謂自助這得天助。

其三、借勢,李嘉誠真正崛起還是靠著房地產,李嘉誠抓住房地產暴跌時機,大肆囤地,然後房地產重新紅火時,他控制了香港眾多的商業用地,一舉質變!

總結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人,無非就是,借力,自助,借勢。

為什麼名人都愛說自己艱難奮鬥史?

1、李嘉誠標榜自己,其實也是樹立光輝形象,宣傳自己相當於宣傳了公司。名人都是這麼做!

2、只有說自己艱難成功了,別人才佩服你,才敬仰你,如果你隨便一做就是上百萬收入,別人都說你走狗屎運!也不會佩服你,敬重你

3、嚇退競爭者,如果你說做我這個行業很好做,很掙錢,不需要多費什麼事,就能掙大錢,人們會不動心?估計任何人都會心動,要嘗試一把,那樣會給你帶來競爭壓力!其實很多行業根本就不難做,只要你掌握竅門,也能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