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累由欲生,不由情起

王陽明:累由欲生,不由情起

【1】

王陽明有個叫陸澄的弟子收到家信,說兒子病危。陸澄又不能馬上回家,所以心中憂愁不已,無法自拔。

王陽明對他進行開導,說了一大段話,這段話大致有三層意思:

第一、此時正是修心時,如果放過這樣的機會,平時講學討論就成了窮嚼蛆,人就是要在這樣的時刻多加磨鍊。

第二、父親愛兒子,是發自內心,真情實感,固然沒有錯,但是天理告訴我們應當適度,超過合適的度就成了人慾。

第三、因為兒子病危,而讓自己心累,搞不好自己先走在兒子前頭,這不符合天理,因為天理說了,再怎麼哀傷也不能把老命搭上。

父親愛兒子,是情,兒子有病,父親理應擔心,這是天理;但擔心過了頭,就成了人慾。陸澄為什麼無法自拔,搞的內心特別累,原因就在於,他在那段世間裡,把人慾當成了情當成了天理。

人慾是什麼?就是天理的過或者不及,不及,大多數人很容易明白,我們愛一個人時心不在焉,自己是知道的;但是“過”,就沒那麼容易識破了。比如陸澄,他傷心的過了頭,還以為這就是天理。

我們如何知道,從情到欲的過處呢?就要從王陽明這個故事中找答案,答案就是,你是否感覺到心累!或者是,它是否引起了你身體的不適,心靈上的過必會引起身體的無法中和,這就是過頭了。

【2】

上蒼造人時,給予我們最好的東西有兩樣,一是讓我們有正確的方向的人性,二就是使我們看上去像活潑潑的人的情慾。這二者構成我們的心。

王陽明為何讓你聽命於良知,因為我們的心上有一部分很不穩定,這就是情慾部分,良知在我們心裡明察秋毫,聽命於良知的目的就是讓我們駐足於情,不要悄無聲息的滑下欲。

我們常常說“情慾”,就是因為情很容易滑向欲,有時候,我們傻傻分不清。

【3】

真正的情,是對世間一切的善充滿了溫暖,而不是炙熱。當你感覺到溫暖時,其實就是得到了回應。我們去愛一個人,只是自快於心的去愛,而不是愛的很累。金庸小說中,經常有這種愛的特別累的人,王語嫣對慕容復的愛,遊坦之對阿紫的愛,無數女人對段王爺的愛。

看似是真情,其實是欲。

我們在情上感覺到累,並非是情出了問題,而是你的情已經成了欲。

【4】

過了的情是欲,不及的情也是欲。王陽明未悟道前,曾在杭州一寺廟裡見一禪坐的和尚。據說這個和尚禪坐多年,險些就要坐成木頭人。

王陽明就圍繞著他,如同巫師做法一樣走上三圈,然後突然大喝一聲:“呔,和尚!”

和尚被嚇的跌坐在地,睜開眼看向王陽明。

王陽明說,你天天不言不聞的,在說什麼,在聽什麼?

和尚愣在那裡。

王陽明說,你母親可還在?

和尚回答,在。

王陽明說,想念嗎?

和尚嘆氣道,怎能不想。

王陽明說,那就回家去孝順你的母親去吧。

什麼是情,回家去孝順你的母親就是情,什麼是欲,明明有這份情在,卻不肯用情。

活的累的人,大抵如此。因為拋棄情,就能成聖成神,殊不知,他們活的最累,原因就在於,成聖生神的欲太大,情付諸的不及了。

【5】

以情順萬物,則萬物皆得其理,稍一過,就成了欲,以欲應萬物,萬物不得其正,反過來會干擾你的心。

這就是累,不由情起,而由欲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