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區以硬作風擘畫新藍圖

事業成敗,關鍵在作風。今年以來,經濟區以深化“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將棚改安居工程作為“城市建設年”的重中之重來抓,著力提升城市品質、改善群眾生活,把建成規劃區作為棚改工作的主戰場。

咬定“快”字,快速鋪排,謀篇佈局。該區倒排工期,狠抓續建項目掃尾清零節點,形成“上下一心、團結奮進”的工作格局。爭分奪秒地推進項目。年內計劃完成建成規劃區內80%和4404套棚改任務,新啟動12個村,騰出土地1500畝以上。區領導定期到棚改項目現場辦公,區直部門集中辦公,深入項目一線指揮督導,分村分戶逐一進行列表調度,精準把握訴求與意圖,專題研討破解辦法,精準施策、持續發力,有效促進了項目簽約、騰地。

咬定“嚴”字,嚴明責任,各司其職。該區各級領導幹部率先垂範,相關部門、街道把徵遷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形成黨政主要負責人“親自抓、負總責”,分管負責人“抓具體、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嚴守政策,依法依規。各項目指揮部全體工作人員始終堅持嚴格依法辦事、嚴守公平公正、嚴明紀律規矩的法治思維,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一方面,堅決維護政策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另一方面,人人都是政策的宣傳員,向徵拆對象耐心細緻地做好政策解釋工作。嚴格督查,狠抓落實。強化棚改考核督辦,每月至少召開2次調度點評會,增強了全體工作人員項目攻堅掃尾的緊迫感。

咬定“強”字,強化領導,陽光徵遷。該區成立了管委會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棚改領導小組,每週定期收集、梳理和研究各項目攻堅掃尾過程中涉及徵收工作的共性問題,有效推動了玉華酒店、三娘廟項目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決。

強力推進,陽光徵拆。該區積極協調對接濰坊市中級人民法院確保經濟開發區張氏片區土地徵收訴訟案件的及時受理、及時判決;通過對個別住戶依法依規執行司法徵收,以此打開突破口,形成維護法律嚴肅性的態勢;以點帶面,帶動和促進了一批簽約、騰房、拆除。強化服務,以人為本。注重在服務群眾上做“加法”,強化人文關懷,通過深入瞭解未籤戶的實際困難,真心實意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棚改徵收更顯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