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心的修養

人生天地間,真正該追求的是什麼呢?根據我對儒家學說的理解,簡單地說來就是要做一個好人。然而好人,在如今這個不僅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甚至是人慾橫流、道德頹喪的年代和國度,真是太難太難了。用牟先生的話說,這真是中國人最墮落的時代。然而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光明。這光明是什麼,就是德性、良知的力量。五百多年前的陽明先生就曾慨嘆:“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術昌;孔孟既沒,聖學晦而邪說橫。教者不復以此為教,而學者不復以此為學。”

傳習錄——心的修養


《傳習錄》是王陽明的問答語錄和論學書信集。是一部儒家簡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學著作。不但全面闡述了王陽明的思想,也體現了他辯證的授課方法,以及生動活潑、善於用譬、常帶機鋒的語言藝術。

包括了王學所有重要觀點。上卷闡述了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無理、心外無物、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是誠意的功夫等觀點,強調聖人之學為身心之學,要領在於體悟實行,切不可把它當作純知識,僅僅講論於口耳之間。中卷有書信八篇。回答了對於知行合一、格物說的問難之外,還談了王學的根本內容、意義與創立王學的良苦用心;講解致良知大意的同時,也精彩地解釋了王學宗旨;回答了他們關於本體的質疑並且針對各人具體情況指點功夫切要。另有兩篇短文,闡發陽明的教育思想。下卷的主要內容是致良知,陽明結合自己純熟的修養功夫,提出本體功夫合一、滿街都是聖人等觀點,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四句教,它使王學體系齊備。

聖人之學,其實就是教導我們怎麼樣去做一個真正的人。如果只從外在的物質事功上尋求,那麼一生也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根本。可怕的是,如果不是還有港臺海外的儒者繼續存養傳播聖人之學,那麼茫茫中華大地上的人們豈不一生無明,活了也白活,死了也白死。陽明先生所說的“知行合一”的真正意思,我覺得就是“紙上說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致良知的真正意思,我覺得就是把我們的良心發揮出去,去做好事。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道理,不管哲學上解釋得多麼複雜多麼深刻多麼適宜思辨,都不能切中它的要害。它根本上就是一種活的工夫。而聖人之學,也必須以活人來教,來身教。如果沒有王陽明這種聖人境界的導師以親身實踐、驗證這門學問,讀再多的書,經過再好的大學訓練,也不一定能體會到這門學問的真理性。

傳習錄——心的修養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 謙虛其心,宏大其量。

    闡析:《周易》有云,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天地運轉不息,為人不斷前進,靠的就是“謙”之道。

    謙虛,不是虛偽的客套,而是一種永不滿足,永遠前進、自強不息的態度。而寬大的胸懷,不僅是一個人成熟、大氣的表現,也是我們處理好人際關係的一個絕妙法門。

  • 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

    闡析:人都會犯錯,這是我們走向成熟和成功的必由之路,但一定要善於知錯,善於改過。從孔子到王陽明,都強調“知錯而該”,孔子盛讚顏回“不貳過”,同樣的錯誤不犯兩次,已經很了不起了。

    所以,對於自己的錯誤,要嚴格對待,及時反思改正。而對於他人的錯誤,只要人家能及時改正,我們也要懂得寬容之。

  • 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闡析:這句話有三個層次的含義。第一層:人人心中都有個聖人,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成為堯舜一樣的人物,只是自慚形穢,覺得自己做不了聖人,自我退縮了;

    第二層:“聖人”就在我們心中,人要成為聖人,必須反求諸己,向本心裡致良知,尋求萬事萬物之理;

    第三個層次:我們心中的“聖人”常常被我們自身不當的行為、觀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為聖人,必須剪除掉我們心中那些遮蔽本心的行為和觀念。

  •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闡析:為什麼有時候我們任為自己懂得了一個很好的道理,但卻沒有付諸行動呢?對此,王陽明認為,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你只是知道了這個道理,卻並未真正用“心”去體悟它,沒有體悟到付諸行動所帶來的益處。

  • 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闡析:有人問王陽明:“安靜無事的時候,我感覺很不錯,思路清晰,可是,一旦遇到事情,就亂了陣腳,不知道冷靜處理了,這是為什麼?”

  •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閒話、管閒事。

    闡析:心裡有致良知、止於至善的信念,就如同心上的疼痛一樣,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反省自我,存善念、行善事,這樣一來自然就心無旁騖了。

  •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闡析:一個傲字,是我們人生最大的毛病。身為子女的傲慢,必然不孝順;身為父母的傲慢,必然不慈愛;身為朋友的傲慢,必然不守信。

  • 這良知人人皆有。聖人只是保全無些障蔽,兢兢業業,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學。

    闡析:無論聖人還是愚夫,良知良能人人皆有。所不同的是,聖人只是保全它而不讓它遭受任何矇蔽,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良知自然常存,這也是修習。人人皆可學之。

  •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闡析:王陽明在給兒子的家書中說,“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兇類。譬樹果,心是蒂;蒂若壞,果必墜。”

傳習錄——心的修養

心學四訣——“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人一生下來,是沒有善惡之分的,是一片空濛。

當有了意識,有了好惡,就有了善惡之分。比如,知道食物可以吃,則行動上就表現為壟斷資源吃獨食還是分享給同伴一起吃的分別,知道金錢可以用來交換,則行動上就表現為不擇手段獲取金錢有還是通過勞動交換到應得報酬的分別。

一個人的良知,表現在知道善惡的分別,具體就看他所行的是善事還是惡行。這也是知行合一的表現,即真知必行。 所謂的格物致知,其實就是有意識的為善去惡的過程。

比如我寫這個文章,便是知行合一的最佳例證,如何才能證明我真的知了?因為我寫了這個帖子,自度也好,自娛也罷,總之是將自己知道的,不打折扣的記錄在帖子上,教人以正途。

傳習錄——心的修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