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濟南現在發展的不如青島和煙臺?

大好河山任我遊

其實近幾年濟南的市區發展已經是非常的迅速了,雖然說相比於青島目前濟南確實還需要努力向前追趕。雖然經濟近幾年一直被青島和煙臺壓一頭,但是相對於煙臺我認為濟南超過煙臺應該就是近幾年的時間便可

超越煙臺大家往往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的數據去比較城市的發展其實是不全面的,因為地區生產總值包含市區與縣級市,煙臺的縣級市工業發達普遍比濟南的縣級市工業要強很多,但是比市區煙臺市區的發展和濟南的差距還是挺大的。特別是國家新舊動能轉換政策的實施,文化、傳媒、金融、高科技等新技術領域肯定會全面發展,而濟南相比於煙臺有大量高校來達到未來人才上的支撐,當這些新型高科技行業發展起來後趕超煙臺是鐵板釘釘。

而目前大家認為濟南的發展不如青島和煙臺可能主要是有三個原因第一從地理位置上看,煙臺和青島都是位於山東半島東部沿海地區,依託港口優勢,海洋經濟發達。並且外向經濟離日本、韓國較近,所以外資相對內陸也發達。而濟南則是山東中部內陸城市在吸引外資上不佔優勢。第二雖然濟南是山東的省會城市,但是山東的發展不像其他很多省份那樣省會一家獨大,而其他兄弟城市普遍較弱。山東的城市發展相對均衡,尤其青島也是省內的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新一線城市也佔據著政策上的優勢。第三濟南市的城市區域面積相比於煙臺以及青島要小很多,這也是濟南近期提出要跨越黃河向北發展的原因所在,因為城區面積的限制導致城區發展跟不上。另外濟南的人口數量也沒有青島的人口數量多,而且外地遊客來山東旅遊的第一站一般是青島,但是濟南近期在抖音上著實火了,去濟南的旅遊的人直線上升,這也會為濟南這座老城帶來新的契機。

在山東,青島的發展遙遙領先這一點不可置否,但相信濟南作為省會城市,當新舊動能政策實施一段時間後濟南的發展肯定會直追青島,屆時山東在全國肯定獨一無二,趕超江蘇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如有不同見解,請評論留言。


煙臺趣事兒

濟南作為省會城市,但是在全省GDP連續幾年排行老三,卻是在全國都是並不多見的。

首先,濟南的發展不如青島,倒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青島雖然是副省會城市,但現在已經是國際性大都市,有國際性海港-青島港,甚至還是國家計劃單列市,上有國家政策支持,下有地利良港,在經濟發展,自然環境,交通運輸,人才科研方面都十分的均衡,並且突出,想不發展都難。
煙臺的經濟發展,感覺是最近七八年內發展起來的,屬於悶聲發大財的那種,不知不覺趕超濟南了,直衝全國前二十,海底隧道開始修了,地鐵也施工了。其經濟的迅猛也得益與環渤海經濟圈的建設,煙臺作為經濟圈重要站點城市,無論是在對外貿易(中韓自貿區)還是在地區經濟發展(半島藍色經濟區)都有優勢地位,其海洋,涉海,臨港產業和一些高科技產業都極大的帶動了經濟的發展,趕超濟南不足為奇。


至於濟南,雖然經濟發展較煙臺青島慢一點,但實力還是挺強的,仍然是山東的經濟政治中心,近幾年來濟南的生態經濟建設(濟南汙染太嚴重了,和煙青沒法比),不少輕重工業都外遷了,遷到明水經濟開發區,濟萊協作區,和德州那邊的有很多,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GDP的量。濟南的交通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發展,大有取代北京廣州成為“堵城”之勢,得知濟南修地鐵時很高興,也很奇怪,泉城能修地鐵?明白了是環城地鐵後,也就釋然了。
綜合來說,濟南在目前的經濟建設中存在不少短板,但隨著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建設,反超煙臺青島不敢說,但社會經濟和生態經濟會越來越好。


石下冬冰

濟南發展不如青島和煙臺這個局面,可能不久就會發生改變,估計兩年內會拉平跟煙臺的gdp。

至於原因,需要深入濟南並跳出山東來觀察。我去濟南次數很少,三十年裡也就去了兩次,最後一次是專門回顧大明湖趵突泉的,因為大明湖免費了,也因為三十多年前去過一次。假如不免費,大概八輩子也不會想到去重遊😊。

通過對濟南三十年裡的前中後三次現場觀感,我認為濟南最大的問題是城建和城管沒有及時走出誤區,所謂及時是指跟全國多數城市一樣,改革開放後中期以前普遍存在的中心開花式城建,包括青島和太原等,對於這些有著深厚建城歷史和較多歷史遺存的城市,中心開花式城建嚴重破壞了當時不珍惜實際很寶貴的老建築,破壞了歷史風貌。

青島在強大的城市風貌保護力量面前,各路權貴和主政者儘管也在老城區安插了一些建築,比如正在拆除的東方飯店,還是被迫轉移陣地,開闢新城區,產生了一次飛躍。鄭州鄭東新區的成功也是東移所致,類似的還有蘇州等。濟南則到了更靠後的時候,老城遺存拆的差不多了才東移西進以及近來的北跨。

這樣就耽擱了發展,並嚴重削弱了城市魅力之源。

濟南城管在文濤書記來之前是很落後的,即便現在也依然有待提高。突出的有5方面問題:1、毫無節制的各類低劣廣告;2、氾濫成災的違章建築;3、四處亂竄亂停有礙觀瞻的電動車和三輪車等雜車;4、城市核心景觀的長期封閉收費;5、完全失控的施工場地以及長時間封路。這些問題嚴重敗壞了城市觀感和美譽度,進而影響到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老百姓雖然享受了一點自由自在,也深受其負面之害。

當然還有別的一些原因,從計劃經濟的省老大,到市場經濟的遲鈍者,都影響投資環境。


曾經滄海85707291

濟南地鐵一通,加上比煙臺豐富的旅遊資源,超越煙臺只是時間問題,省會就是省會,各種資源優勢還是有的。至於想超越青島短時間內應該無望,一個省有三個市gdp過萬億應該值得我們山東人的驕傲。


嶗山Tea13791962776

按照濟南8%的gdp增長率,會在2019年追上煙臺(6.5%)。省政府意識到山東的問題了,更意識到濟南的問題,政策逐步向濟南傾斜。煙臺的基礎建設非常薄弱,可以說全國二線城市中是最差的。主幹道的平行交叉,混亂的城市限速,薄弱的管理手段,嚴重製約煙臺的交通運輸。鐵路一直受青島壓制,海運也是…


李大康的

其實說濟南的發展不如青島可以說得通,畢竟青島的國家定位以及省內的定位和濟南的定位各有優勢,而青島依託的港口優勢是濟南無法比較的,而且旅遊、知名品牌等青島也佔很大的優勢,濟南在旅遊以及知名品牌的構造上顯得有些後勁不足。並且近幾年青島對於教育方面的引進也是下足了功夫,尤其在即墨劃區後青島提出的三灣戰略,可以說青島走在了山東發展的前列。


而要說濟南的發展不如煙臺顯得牽強,我作為土生土長的煙臺人,在濟南居住過一段時間,對兩地的發展還是可以看出差距的,雖然煙臺的經濟總量整體比濟南高出一部分,但是煙臺是典型的縣域經濟強大,下屬縣級市龍口、蓬萊、招遠、萊州等全國百強縣給煙臺加了不少分,但畢竟濟南是山東省的政治中心,市區的的發展不是煙臺能夠比較的,煙臺市區地形狹長各個區之間的融合不夠目前是短板,且煙臺的外來人口較之濟南差的不是一星半點,煙臺的高校和濟南的高校也是無法相比,煙臺佔據的港口優勢因為地處半島北部所以輻射範圍不是很大。舉個簡單的例子煙臺冬天晚上過了七點半基本路上行人很少,而濟南的夜市可以持續到凌晨兩三點。希望煙臺早日將蓬萊劃區、機場二期、煙大通道等發展項目落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