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在忙,也別忽略孩子,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最近,一名6歲小學生第一次寫詩就火了。
就算在忙,也別忽略孩子,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讀一年級的他,被媽媽要求寫一首感謝媽媽的詩,寫之前還嘟囔著:“媽媽老是讓我做這做那……”但2個小時後,他還是小心翼翼地拿來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詩。


就算在忙,也別忽略孩子,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可愛童真的字跡,列數了媽媽對他的嚴加管教。看似吐槽,實則真情流露。

就算在忙,也別忽略孩子,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結尾用漂亮的神轉折,雖讓網友直呼“套路深”,但讓媽媽紅了眼睛:被媽媽罰站牆角,逼做不開心的事,但他的內心深處,終究要感激的人是媽媽。

《正面管教》中說:“孩子經常不知道,父母有多麼愛他們。”但實際上,父母可能永遠也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多愛你。

01作家劉繼榮《白色風信子》一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去幼兒園接女兒回家的媽媽,被老師告知,女兒這些天用餐控制不住食量,常常吃到胃痛還要求添飯。

一位擦肩而過的家長,好奇地回頭望了望女兒。這一切,都讓媽媽尷尬至極,強撐著面帶微笑,拉著女兒就往家趕。

到家後,忍著不發火的媽媽,默默準備晚飯。只見女兒在一旁擺弄著水果刀,終於忍不住的她,對女兒大喊:“跟你說多少次了,小孩子不可以玩刀,怎麼就不讓人省心……”就在這時,一通電話打斷了媽媽,原來是幼兒園老師。

老師說:“有件事,我必須告訴你,不告訴你,我會內疚得睡不著覺。”

原來,那位擦肩而過的家長去找了老師,他說女兒曾和他的孩子說,拼命吃那麼多飯,只想吃得飽飽的,這樣就不會老生病,也可以快快長大,幫媽媽做家務,給媽媽做飯了……聽到這,電話這頭的媽媽已經淚目。

末了,老師還告訴媽媽,“您的孩子還說,媽媽最愛吃蘋果,她一定要學會削蘋果。”

我們總以大人的思維去評判孩子,一不小心就能錯怪孩子,有時候他們的淘氣頑皮,正是他們用自己的獨特方式在表達愛。

孩子的世界很單純,孩子的心底很善良,小小的人兒,不能完整地用言語來表達,但他們卻總能出其不意的給我們送來溫暖,帶來驚喜。“媽媽,我雖小,但愛你,可以用盡我所有的氣力和智慧。”

02

4歲,本該躲在父母懷裡撒嬌,無憂無慮,快樂玩耍的年紀,可有個男童卻早早承擔起照顧雙親的重擔。

男童叫小富,爸爸癱瘓,媽媽精神不正常。年幼的他,跟著二姑學做家務,學炒菜,照顧爸爸媽媽,用幼小的身軀撐起一個家,無怨無悔,甚至被打罵,也不離不棄。


就算在忙,也別忽略孩子,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一次,有人給小富帶來了牛奶,一貧如洗的家,牛奶對小富來說,可是奢侈品。

興高采烈地接過牛奶,把吸管插好,原以為他會一飲而盡,卻見他轉身將牛奶送給了瘋媽媽。

可媽媽並沒有領情,將牛奶重重摔在地上,狠狠踩上幾腳,還將手裡的棍棒揮向了小富。

小富既不還手,也不逃跑,任憑媽媽的棍棒落在自己身上,忍不了痛的他,“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從來沒有感受過母愛溫暖的小富,早已習慣和媽媽最常見的互動方式:被打。所以,在二姑的簡單安慰後,小富的心情很快平復。

意識到媽媽還沒有吃飯,他趕緊跑去廚房,把早已準備好的午飯,麻利地送到媽媽面前,“媽媽,吃飯,我炒的飯。”
就算在忙,也別忽略孩子,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一個勁地想給媽媽夾菜,使不上力的他,顧不上燙,直接上手抓。只要有爸媽在的地方,日子苦一點不要緊,小富燦爛的笑容,像陽光一樣溫暖著這個風雨飄搖的家。“

媽媽,你雖沒有給我做過飯,但我可以給你送去炒飯。

媽媽,你可以打我,但我一定不會讓你餓著,我愛你們,僅僅因為你們是爸媽啊。無論你們,是富有還是貧窮是健康還是疾病,我都會一如既往地守護你們。”

03

去年2月的一天,母親Ruth悲痛欲絕。
就算在忙,也別忽略孩子,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再也不忍心看著癌症晚期的四歲兒子Nolan遭受任何痛苦,這一天她簽下了“放棄急救同意書”。

“孩子,你終於不用再忍受病痛的折磨了。”

他明白媽媽的辛苦付出,時刻為媽媽著想,所有的堅持,也都是為了媽媽。

在回家的最後時光裡,他時刻陪伴在媽媽左右。一天,要去洗澡的媽媽對Nolan說,等媽媽一會,媽媽很快就出來。

媽媽出來後,等待的是這樣的一幕:母親撫摸著Nolan,生命氣息很弱的Nolan又睜開了眼睛,對媽媽說:我愛你,媽媽。

之後,母親Ruth發出了讓所有人淚目的照片,可愛的男孩終究沒有熬過2月份。
就算在忙,也別忽略孩子,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媽媽,對不起,我熬不住了! 媽媽,沒有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好好生活下去,但沒有你,再也沒有人代替你,讓我感受到溫暖。”對於父母來說,孩子只是孩子,但對孩子來說,父母卻是他的全世界。

04

刷微博時,看過這樣的暖心視頻。

忙了一天回到家的丈夫,問妻子:“今天過得還好麼?”妻子思緒萬千,開始回憶:天還沒亮,被噩夢驚醒的大女兒,就哭著喊媽媽,還沒睡醒的她,趕忙跑到女兒床上安撫她;上午,一起玩耍的兩姐妹扭打在一起,媽媽大吼大叫,才平息了“戰爭”;

開車出門,媽媽強制性地給她們繫上安全帶,不樂意的她們,哭了一路。

在超市,小女兒弄倒了貨架,邊購物邊照顧孩子的她,已經抓狂;回到家,大女兒把整整一盤蛋糕翻扣在地板上,徹底絕望的她,癱坐在地上;

……總之,今天真是讓人崩潰煩惱的一天,而在媽媽看來疲憊不堪,焦頭爛額的一天,在孩子的眼裡又是怎樣的呢?睡覺前,爸爸問了大女兒同樣的問題。

想不到的是,女兒的回答是:早晨睡覺害怕,媽媽過來抱我了!我最愛我的小妹妹了,我們一起玩鬧,都笑出了聲!

今天,媽媽親了我們好幾下呢!去超市,好開心,我們坐了購物車!而最高興的事,今天媽媽和我一起玩兒食物大戰!

我們坐在地上,一邊吃蛋糕,一邊把蛋糕抹在彼此的臉上!……聽了女兒說的這番話,靠在門口的媽媽哽咽了。我們總覺得孩子不省心,可在孩子眼裡,只要和爸媽一起參與的事,他們就會歡天喜地,度過的每一天都充滿精彩與奇妙。

敷衍的語言也好,抱怨的脾氣也罷,無論何時何地,他們只記得父母對他們的好。

05

有這麼一個讓人深思的社會實驗,孩子和媽媽相互打分。

在談論“孩子最讓你頭疼的是什麼”這個話題時,“不聽話”、“不懂事”、調皮”、“不好好吃飯”……這些字眼開始從幾位媽媽的嘴裡冒出。
就算在忙,也別忽略孩子,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在問及滿分是10分,會給孩子打多少分時,媽媽們給出了8分、7分,低的還有5分.....沒有一個說是10分。

而孩子對媽媽的評價呢?“媽媽燒飯給我吃,很辛苦”“媽媽的頭髮,很漂亮”“媽媽變老了,我會很傷心”“就是喜歡媽媽,想保護她”滿分10分,給媽媽的打分呢?

無一例外都是10分,更有孩子毫不吝嗇地打上1萬分。
就算在忙,也別忽略孩子,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沒錯,父母在孩子的眼裡,無可挑剔。

但父母眼裡的孩子,總是不完美,父母對孩子的愛,總是充滿著各種期待,聰明一點,懂事一點,或成為炫耀的工具。

父母總說,自己無條件地愛著孩子,其實孩子才是無條件的愛著我們,不需要父母成功,不需要父母優秀,在他們眼裡,父母永遠是最厲害的人。

原來,父母子女一場,要感恩的終究是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