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臺汙染防控最強規定,國際企業措手不及,在華日企感受最深

中國出臺汙染防控最強規定,國際企業措手不及,在華日企感受最深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5月30日文章,原題:中國汙染防控新規令外企措手不及 隨著中國迅速加強其綠色監管規範,即便是那些看似最具環保資歷的國際企業也感到措手不及。“如今中國正在實行世界上最嚴厲的排放標準”,日企凸版印刷株式會社的一位高管說,“我們已採取有關環保措施,但中國的環保監管規定正以超出我們預期的速度變得越來越嚴厲。”去年3月,該公司因違反中國新出臺的空氣汙染治理標準而被罰款235萬元。

凸版印刷並非唯一發現自己因環保問題而在中國陷入“水深火熱”境地的大型日企。豐田汽車、大金工業和三井化學等日企都已被罰款或被叫停有關業務。熟諳中國環保規定的律師Takahiro Honma表示,與中國曾被描述為“有法不依”的過去相比,現在發生的一切無異於一種“大變臉”。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上海代表處去年12月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過去的一年內,在華經營的190家日企中約有37%收到過有關環保指導材料。其中,約80%企業發現此類規定“很嚴格”,約4%表示將很難在中國繼續經商。

中國出臺汙染防控最強規定,國際企業措手不及,在華日企感受最深

在很多案例中,日企總部只是告訴其中國子公司自行應對環保規定,但這通常導致有關問題進一步惡化。專家表示,此類舉措應該由其公司總部帶頭制定,而非讓當地子公司首當其衝。“那些認為中國環保規定相當寬鬆且日本的環保措施完美無缺的看法正導致日企反應遲鈍”。上海某環保諮詢企業首席執行官Yasumasa Shimizu說。▲(作者MASAFUMI UEMATSU,崔曉冬譯)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5月31日文章,原題:中國的環境清潔措施重創曾經紅火興旺的廢料貿易 在日本,廢舊硬紙板正堆得越來越高。隨著中國加強對廢舊物品回收行業的限制,這些廢料已無處可去。“中國正對其環保行動動真格”,日本回收廢紙協會的負責人擔憂地說。從今年3月起,作為世界上最大廢紙進口國的中國已將廢紙雜質含量最高允許值從此前的1.5%降至0.5%。今年一季度,更嚴格的標準已使日本對華廢紙板出口量大跌40%。

中國出臺汙染防控最強規定,國際企業措手不及,在華日企感受最深

今年1月,日本對華混雜金屬廢料出口與去年月均值相比大跌70%。日本海事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從日本發往中國的集裝箱總量驟跌36%,而最常見的木頭、紙漿和其他紙張的發貨量更是狂跌50%。▲(崔曉東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