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與騰訊合作,一場各取所需的新零售遊戲

萬達與騰訊合作,一場各取所需的新零售遊戲

文/孟永輝

有關萬達和騰訊合作的消息已經瘋傳了很久。該來的總是回來,在新零售的影子游蕩在各行各業的時候,萬達與騰訊的合作似乎又在情理之中。不談新零售,似乎已經在未來的商業上落後了。不管怎麼樣,兩家最終還是走在了一起。

儘管萬達在飛凡電商的路子走得並不太順,但是這絲毫沒有澆滅萬達佈局線上渠道的決心,自己玩不轉,可以傍個線上的流量巨頭接著玩,通過線下多家的實體商店來換取線上的流量,實現線下實體商超的流量迴流。騰訊其實也缺少類似萬達這樣的“城市中心”。儘管騰訊進行了很多新零售方面的佈局,但是從社交、遊戲為主的業務轉向電商、新零售為主,騰訊還是有些水土不服的。對於自己不熟悉的業務,不如交給真正熟悉的人去做,自己通過投資來獲得一杯羹也是不錯的選擇。

發揮兩家的最大優勢以應對新零售時代到來的新變化或許是促成萬達和騰訊合作的根本原因所在。同阿里的強勢入股不同,騰訊在新零售的佈局上似乎比較關注生態的建設,開放性較大,並不強求絕對的控制,而這或許也讓萬達看到了兩者合作的契機。

萬達將自身並不太擅長的線上渠道搭建的工作交給騰訊來完成,自己去做比較擅長的線下實體商場的運營,並藉助騰訊方在科技上的優勢進行線下門店的智慧升級,看上去好像很不錯的樣子。從這個邏輯上來看,萬達和騰訊的合作似乎萬達的獲得的利益更多,而騰訊僅僅只是藉助線上的流量進行了一次流量下沉的變現而已。

這種合作似乎更加符合新零售的邏輯,線上流量的下沉,線下場景的升級,最終實現線上和線下的完美融合。但,這種合作模式能否真正開闢一條新零售合作的新模式還有待觀察。畢竟一個是純互聯網公司,一個是純商業地產公司,中間還有一個純電商公司,三者之間如何協調彼此關係成為未來能否將新零售真正落地生根的關鍵所在。

我們再來看看當前新零售市場的狀態。儘管人們對於未來新零售將會發展成為什麼樣子都還沒有一個完整的概念,但是以阿里、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的輪番佈局卻讓新零售有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筆者看來,當前新零售的發展還處於一種前期佈局的階段,後續新零售這個盒子裡還需要很多東西去填充才行。

但是,如果我們現在不去搭建新零售的盒子,等到新零售真正來臨的時候,我們再去找這個盒子或許已經再也找不到了。佈局就是戰略,戰略講究的是大開大合,如果僅僅只是淺嘗輒止地小打小鬧,這種佈局在未來的實戰當中並不能夠起到真正實質性的作用。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新零售應當是僅僅只是屬於巨頭的遊戲。因為對於中小型的創業者來講連生存都有困難,你還怎麼和他談戰略佈局呢?那麼,中小型的創業者如何參與新零售呢?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就是去做一些新零售相配套的工作,去做互聯網巨頭不願意做的工作。按照這樣一種邏輯來看的話,曾鳴的S2b的模式似乎又有了一定的可能性。

這種可能性就是以阿里、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完成了前期的戰略佈局,實現了有關新零售的技術研發,然後再將這些已經搭建完成的產品和服務提供給中小型的創業者。以阿里、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正是S2b模式中的大“S”,而中小型的創業者們則是S2b模式中的小“b”。

所以,萬達與騰訊之間的合作絕不僅僅只是兩家公司在新零售上的握手,它更多的代表的是一種新零售時代的發展新趨勢。透過這個事件,我們能夠透析到當下新零售真實的市場狀態,能夠找到新零售未來的發展脈絡。無論你喜歡還是不喜歡,萬達和騰訊的結合還是完成了,但這似乎又是一個信號,那就是傳統的商業地產還是擁抱新零售這個互聯網的事物,萬達或許僅是開始,未來商業地產與新零售合作的事件還將會不斷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