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寶——硯之篇

一、硯的歷史

文房四寶——硯之篇

硯臺是伴隨著筆和墨的發展而出現的。最早出現的是石硯,漢代由於發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硯上研磨,於是硯臺開始發展起來,出現了銅硯、陶硯、銀硯等。六朝至隋朝最突出的就是瓷硯的出現。唐代是硯臺的重要發展時期,出現了端石和歙石兩大硯材。宋代出現了水晶硯,石泥硯,磚硯和天然硯。明清時期制硯的材質更加豐富,出現了瓦硯、鐵硯、錫硯、玉硯、象牙硯、竹硯、化石硯、紙硯、橡皮硯等。木硯研究始於何時,沒有定論,但以清代居多。木材因其本性所限定,實際並不適宜做硯臺,但文人的浪漫將這種大膽的嘗試,與工匠的巧思融合在一起,為我們留下了許多頗為精美的文房陳設品。

文房四寶——硯之篇

經過很長時間的歷史發展,硯臺早已不再是單純的文具,而成為集雕刻、繪畫於一身的精美工藝品。中國曆代文人對硯臺的珍愛,可以說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刻硯、賞硯、藏硯,作為一種時尚的風氣,隨著社會歷史的演變,濃縮了中國各個朝代文化、經濟乃至審美意識的各種信息。對現代人來說,古硯臺完成了由實用品到藝術品的轉化,因而也造就了它獨特的收藏理財的價值。

二、四大名硯

“文房四寶”以硯為冠,論及名品硯臺,總離不開“端、歙、洮、澄”。端硯、歙硯、洮河硯、澄泥硯並稱中國四大名硯,其中以端硯為諸硯之首。

(一)端硯

文房四寶——硯之篇

產於廣東肇慶市的端溪,端硯石品常見的有魚腦凍、蕩青花、蕉葉白、天青、翡翠、金星點、水紋、金錢線和石眼等。其製作十分辛苦,從探察、開鑿、運輸、選材、整璞、雕刻、打磨、洗滌到裝盒,其工序精巧又細緻。

(二)歙硯

文房四寶——硯之篇

產於古歙州(今江西婺源、安徽省歙縣、黟縣、休寧等地)。唐開元年間開始製作,天然生成的紋理有:金星、眉子、細羅紋、水浪紋等。歙硯的雕刻藝術受徽州磚雕和木雕的影響,有獨特的藝術風格,造型渾樸,大方勻稱。


“金星”融結在硯石之中,形如穀粒多如秋夜星星,閃閃發光;

“眉子”似的眉毛,粗、細、疏、密,各具神采;

“水浪紋”如水的波紋,變化無窮。

(三)洮河硯

文房四寶——硯之篇

產於甘肅西南的洮硯鄉的洮河水底,色呈墨綠,經研磨後可呈現黃膘水紋,如浪似雲。洮河硯在唐代已名揚天下,它具有發墨快亮而耐用、蓄水持久而不耗、色濃保溼而利筆等優點。


(四)澄泥硯

文房四寶——硯之篇

產于山西,澄泥硯的製作先縫絹袋於汾水中,迎浪張開袋口,過濾水中泥沙,一年後袋內泥滿,取出風乾,製成硯坯,再燒製成質地似陶的硯臺,最後經過整璞、雕刻、打磨等一系列工序。澄泥硯石質細膩、光潤,以硃砂色和鱔魚黃色為上乘。

三、硯的使用

今天,硯臺實際上收藏價值遠超其使用價值。在現代書畫中,普遍使用便捷的機械混合墨汁,盛墨的器皿也比較簡潔實用即可。硯實際上更多的進入文物收藏行列,受到許多書畫方家的喜好和把玩。

(一)好硯配匣

文房四寶——硯之篇

古人說“硯無床,不稱王”,一方佳硯必須配製好匣。硯匣要與硯的型體和諧統一,要用與硯相稱的木料,做工要好,這樣才具有美的觀賞價值和堅固的實用性,起到硯的保護、映襯作用,使匣與硯同壽。硯匣的材質以紫檀、紅木、花梨、雞絲、金絲楠木為上。硯匣要依硯的外形制作,要吻合嚴密,啟蓋靈活,便於使用。匣的雕刻不可繁雜,雜則喧賓奪主。


(二)使用硯臺

文房四寶——硯之篇

硯的使用,主要是磨墨。使用新墨時,因有膠性和稜角,故不可重磨,以防傷硯面。另外應在硯堂施水,輕輕地旋轉墨錠,待墨經浸泡稍軟後再逐漸地加力磨墨。研墨之際要劃大圓,要慢慢劃,且不要總集中在一個區域。佳硯不可用劣質墨,應用質地優良的油煙墨,以免損傷硯面。松煙墨和油煙墨性質不同,最好分用兩塊硯臺。使用墨汁者最好用碗、盤或其他器皿,不要用硯臺作盛墨的工具。


(三)勤洗硯臺

文房四寶——硯之篇

古人云“寧可三日不洗面,不可三日不洗硯”。用過的硯臺應該及時清洗,不一定每次都清洗,但最多兩三次就應該清洗一下,或者感覺遺留的墨比較厚時就得清洗,以免因墨乾燥龜裂而燥損硯面。洗硯時須用清水,將硯置於木盆內(不能用水泥盆、瓷盆洗滌,以免碰傷硯),用絲瓜瓤或蓮房殼慢慢洗滌,滌去墨垢,又不傷硯,以皂角清水洗硯最佳。硬質材料雖然清洗起來快捷簡單,但是會傷害硯臺表面,使其變得粗糙不平,這對硯臺本身和墨塊都不好。最後將洗滌乾淨的硯取出風乾,放於硯匣內。常用的硯,可以在硯池中注入清水,每日一換,以滋養硯石,保持硯之瑩潤,硯堂不能有水,以防浸久發墨不好。


(四)收藏硯臺

文房四寶——硯之篇

硯如果長時間不用,最好用布、報紙或硯盒包好裝好,置於乾燥的地方,應避免陽光直射,否則硯質易乾燥,硯匣易乾裂,更不可將硯重疊放置,以防碰傷。有些配有木盒的硯臺因盒子收縮,取硯困難,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要敲打硯臺本身,可以在硯下墊好棉被之類的東西,用一隻手抓住硯臺,另一隻手用錘子輕輕敲打木盒,使盒子與硯脫離。如盒子確實不合適,就要挖鑿盒邊或是另做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