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你,一无所有

30岁的你

30岁,你还在用六位数的密码保护着两位数余额的银行卡

30岁,你还住在北京五环外阴暗潮湿的小单间内用力生活

30岁,你还骑着共享单车上下班奔驰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

30岁,你还在早班的地铁上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强忍着泪水

30岁,你还穿着大学毕业后为了第一次面试才买的黑西服

30岁,你还在大城市的十字路口找不准下一站的方向

30岁,你还用着大学毕业后的简历在网上海投找工作

30岁,你还一边忙着工作一边忙着家里安排的相亲

30岁,你还为身边的朋友当着伴娘伴郎见证别人的婚礼

30岁,你还整天忧虑着结婚所需的房子车子票子

30岁,你还靠着父母借钱拼凑才交上了房子的首付

30岁,你还在为了大城市户口一直跑在政府部门的手续中

30岁,你还漂在北上广没有想回家也没有在大城市安家

30岁,你还在走走停停吃饭旅行也始终未能到达向往的布达拉

30岁,你还是一拿到薪资就马上拿去还房贷车贷以及信用卡

30岁,你还背负着公司运作的供应链债务和员工的薪水奖金

30岁,你还在到处借钱贷款想要再次创业以证明自己不甘平凡

30岁,你还奔波在各种酒桌饭局上喝到胃穿孔也要拿下订单

30岁,你还自命不凡不愿学会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30岁,你还有梦想但也只是做梦想想

30岁,你,一无所有

30岁,你,一无所有

古语有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而立之年的你,现在又在为什么而焦虑?为什么而忙碌?

也许,你现在庆幸自己还未到30岁的年纪;也许,你也在回望自己30岁的那年是否也是如此。

但无论你怎么反抗,时间的钟摆不会停止,生活依旧会拖着疲惫不堪的你彳亍着来到30岁分水岭,或迷茫,或坚决、或慰藉、或顿悟,亦或是,一无所有。并非贩卖焦虑,只是当世界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30岁,你,一无所有

我们总是把生活想得太过完美,想象着30岁的年纪,理应事业有成,有着自己的幸福家庭,除了上班还会有和家人的定期聚餐。可现实是,30岁的你还在使劲奔跑着,在大城市中用力活着,就像缺氧的人拼命呼吸着瓶内的空气,一旦脱离了大环境,你将变得一无所有。

30岁的年纪,最爱谈论的话题,应属财务自由,月薪6k的羡慕月薪过万的,租房的羡慕买房的,单身的羡慕成家的,工薪阶层羡慕精英群体。在财务自由的轨道上,自下而上是羡慕,自上而下即是鄙视,食物链顶端的自然而然鄙视底端的,金领鄙视白领,白领鄙视蓝领,蓝领鄙视无业游民,甚至会有人站上制高点批判那些没能实现财务自由的青年人,舆论发酵之下,财务自由成了一个趋之若鹜的乌托邦。

30岁,你,一无所有

那么,相较而言,那些早早实现财务自由的精英群体和迷茫的工薪阶层区别在哪呢?

第一,人生规划上。聪明人会有自己的明确职业规划乃至人生规划,每一个小目标和每一步的目的地都相当清晰,出发上路之前已经有了路径地图,到达终点只是时间问题。而放眼大部分人,安之若素,遇见分岔口就转,遥遥望着对面山顶的旗帜,却不想距离终点越来越远。

第二,实际行动上。一者执行力非常强,心动即以行动,做事不拖沓,往往会在公司加班直至完成手头任务。一者行为懒散,能拖则拖,上进心不积极,得过且过。

第三,思维逻辑上。精英群体普遍拥有非常强的逻辑性,工作生活具有通局思维,全盘考虑方法论,一一验证其可行性。普通人可能不会深入思考分析,只是按照既定方法逻辑重复工作逐渐形成习惯,不追求创新打破思维定势。

30岁,你,一无所有

第四,资源管理上。有一种说法,越是有钱的人欠的债越多,但并不是他还不上钱,而恰恰是利用这样可控的财务管理,利用自己的可流动资金,达到利益最大化。而另一者则往往是采用传统的财务思维,赚多少,花多少,有多的存银行,抑或是刷信用卡提前消费,薪资一到马上还信用卡。

30岁,你,一无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