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十部真實改編的恐怖電影,總有一部讓你膽戰心驚 刺激感官

1.《天蛾人的厄兆》(2002)

盤點十部真實改編的恐怖電影,總有一部讓你膽戰心驚 刺激感官

神秘生物的傳說世界各地都有,有些是沒有地域性的,有些則專屬某個地區——例如“蛾人”就是典型的後者,迄今為止,關於“蛾人”的傳說主要都在北美地區出現(俄羅斯境內也曾有過零星的報道,但未形成群體性的事件),而且目擊者成百上千,坊間傳得有鼻子有眼睛的——這樣的好題材自然不會被求材若渴的好萊塢製片人放過,“蛾人”的題材就曾多次被搬上大銀幕,不過同一個傳說,卻被演繹成了截然不同的兩種面貌,其間曲折,頗令人玩味。

真實事件:

天蛾人(Mothman)是一種不明的奇異生物,又名黑天使,惟一的剋星是上帝之網。可以隱形,此時只有同伴相互可見,雌體較雄體強壯,每一具雌體都是雄體的啟蒙者。在1966年11月和1967年12月間在查爾斯頓和西弗吉尼亞的Point Pleasant發現。這個生物在這段時間之後的報道和出現的頻率就很少了,最近的一次是在2007年。除了美國外,在其他世界各地也有不少天蛾人的目擊事件發生。

2《驅魔》

盤點十部真實改編的恐怖電影,總有一部讓你膽戰心驚 刺激感官

影片與聲名顯赫的《驅魔人》情節相似,其《羅生門》式的表述手法也別具一格。它的經典不僅在於它的徹入肌膚的恐怖要素,也不僅在於它的高超的敘事技巧,更不僅僅在於演員的出色表演以及美術燈光所營造的氛圍,《驅魔》的動人心魄在於它具有大多靈異片都沒能達到的真實情境。 

真實事件還原:  

3《大象》

盤點十部真實改編的恐怖電影,總有一部讓你膽戰心驚 刺激感官

這部應是一部完全由中學生還原真實場景的作品,影片聚焦校園暴力,風格上繼承範·桑特的前作《蓋瑞》。製作上比之還要低調,沒有馬特·達蒙這樣的大明星,拍攝時也沒有劇本,只使用一臺攝影機。 

真實事件還原:  

1999年4月20日,哥侖拜恩中學的兩名學生,Eric和Dylan對同學大開殺界,槍殺1名老師和12名學生,傷24人,最後二人飲彈自盡。在事發前6個月的一篇日記中,Eric寫到,“最後一旦屠殺開始,一定要銘記在心,這所學校裡最多隻有大概100人可以倖免,剩下的全得去死。”而Dylan則製作出一個非常詳細的時間表,時間精確到分鐘,他寫到:“早晨6點整行動之前開會,10點半整理裝備,11點12分一切準備就緒,11點16分,哈哈哈”(殺人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在他們眼裡)。  二人在日記中還想到,屠殺完畢如果能夠活著出來,就逃到國外,去一個不會引渡他們的國家(今天看來,八成得去北朝鮮);如果沒有辦法逃出國,他們就打算劫持一駕飛機飛到紐約,然後墜毀到那裡。當然,最後這兩個計劃都沒有能夠實施,Eric和Dylan一共殺傷37人後,在學校的圖書館裡自殺身亡,警方SWAT小組於當天下午3點多找到兩位槍手的屍體,並且發現他們事先在學校建築物內外,多處放置了爆炸裝置。

4《房客》

盤點十部真實改編的恐怖電影,總有一部讓你膽戰心驚 刺激感官

實際上,根據開膛手傑克改編的影片數不勝數,《房客》算是其中一部比較有特點的。它以另一個殺手的身份來象徵已經銷聲匿跡的開膛手傑克,並且將最後的罪惡有歸結到一個女性的身上,令殺手真實身份難以被琢磨透徹。最後,神秘的房客消失在眾人視線中,又出現在其他的某個地方。  

真實事件還原: 

1888年8月7日到11月9日間,於倫敦東區的白教堂(Whitechapel)一帶以殘忍手法連續殺害至少五名妓女的兇手代稱。犯案期間,兇手多次寫信至相關單位挑釁,卻始終未落入法網。其大膽的犯案手法,又經媒體一再渲染而引起當時英國社會的恐慌。至今他依然是歐美文化中最惡名昭彰的殺手之一。雖然犯案期間距今已達百年之久,研究該案的書籍與相關研究也日漸增多。但因缺乏證據,兇手是誰卻是各說其詞、毫無交集,因而使案情更加撲朔迷離。可是開膛手傑克的身影卻透過媒體、搖滾樂、玩具等物品不斷出現在今日的大眾文化之中。

5《換子疑雲》

盤點十部真實改編的恐怖電影,總有一部讓你膽戰心驚 刺激感官

2008影片《換子疑雲》由安吉麗娜·朱莉,加特林·格里菲斯,約翰·馬爾科維奇主演,影片根據1928年的一起失蹤兒童謀殺案改變,朱莉在片中成功塑造了一位受盡警方欺騙、敷衍與不公正對待的母親。

真實事件還原:  

7《死亡實驗》

盤點十部真實改編的恐怖電影,總有一部讓你膽戰心驚 刺激感官

《死亡實驗》最先由德國搶先拍攝,並獲得了不錯的評價,隨後好萊塢也拍攝了《死亡實驗》。影片的情節沒有變化,但看待角度發生了些變化。德國版的更注重於表現人性在這種特定情況下的曲扭,而美國版則偏向於迴歸理智。 

真實事件還原: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以1971年美國心理學家金巴多教授的「斯坦福監獄實驗」為基礎。科學家找來一群普通善良百姓,隨機分成兩組,由幾個人扮演"獄卒"來管理別人扮演的"囚犯",來模擬一週的監獄生活。開始時大家嘻嘻哈哈,後來獄卒開始使用權力維持秩序,隨後發展到濫用權力、私刑、發洩個人情緒。“囚徒們”對“獄警們”展開了報復,整個監獄陷入失控狀態,直到代表實驗結束的紅燈與警報聲出現……

8《狼溪》

盤點十部真實改編的恐怖電影,總有一部讓你膽戰心驚 刺激感官

《狼溪》被稱為澳洲版的《德州電鋸殺人狂》,本片是根據1989到1992年間在澳大利亞休姆高速公路沿途發生的“揹包族兇殺案”改編,真實背景加上高清攝影的獨特質感,使本片在調動觀眾情緒方面獨具特色,充滿經典的驚悚元素和公路電影的感覺。

真實事件還原:  

1992年9月19日肯恩在距離悉尼北方兩小時車程的比蘭加洛國家公園裡,發現了一個土墩,大約7英尺長2英尺高。靠近後,他們發現了樹葉堆、人骨、一片頭髮、黑色圓領汗衫和一隻鞋的腳後跟。悉尼偵探辦公室正在調查一些徒步旅行(又稱“揹包旅行”)者在南方失蹤的案子。搜尋次日,兩個治安官發現了第二具屍體。9月20日,警方確認,那兩具屍體是英國徒步旅行者凱若琳和瓊安的。這是一起極其殘酷的暴力謀殺,瓊安的心、肺被刺如此之深,以致她的背骨都被切割到了;凱若琳也被刺得很深,傷口穿透了胸部與背部骨頭,頭蓋骨上還有10個子彈洞。警方注意到,瓊安兩隻手上仍有珠寶首飾。一個名叫布魯斯的固執男人對那個地區的兇殺案報道感興趣,他在這周圍遊蕩。不久,在離汽車大約150英尺處,布魯斯發現了大的骨頭,看起來像人類的。他步行穿過雜草叢,又發現了一個很小的人類的頭蓋骨,它可能是一個孩子或一位女性的。布魯斯立即報警。偵探們開始了新的尋找。很快,人們在林區進一步發現了一具屍體骨骼。後經法醫牙齒鑑定確定,它們是屬於兩年前失蹤的德國徒步旅行者黛博拉與丈夫埃弗里斯特的。澳警方立即成立了以警官林奇為首的“揹包殺手特別工作小組”,對比蘭加洛及附近森林區進行搜查。  唯一的生還者是南斯拉夫籍英國人保羅。1990年1月25日,他早早等在公路邊希望能搭上車,一個肌肉發達的男人接近了他,那個男人自稱名叫“比爾”。開車1小時後,在比蘭加洛附近,“比爾”的態度開始改變,他的語言變得富有攻擊性,大罵英國移民。羅注意到“比爾”奇怪地改變了他的速度,突然,“比爾”在駕駛員的座位下抽出了尖刀、粗繩與一把大的黑色連發左輪手槍,直指保羅。保羅嚇壞了,情急之下,他跳了車。恰巧一輛貨車經過,保羅尖叫著求援,女駕駛員奧妮剎車讓他上車,並驅車以最快的速度駛達附近的警局。最後,警方發現了保羅所說的那輛車,並且找到車主伊凡·米拉特。1971年,伊凡曾讓兩個徒步旅行的女孩搭車,而這兩個女孩證明他以尖刀與粗繩作武器威脅並掠奪她們。可惜的是,由於缺乏證據,伊凡稍後被開釋了。但是,伊凡還是於1995年接受審判,並被認為“公路揹包兇殺案”的兇手。

9.《鬼哭神嚎》(1979)

盤點十部真實改編的恐怖電影,總有一部讓你膽戰心驚 刺激感官

《鬼哭神嚎》目前有兩個版本,一個1979年版,一個2005年版,說實話,兩個版本都不怎麼好看,為什麼在恐怖片愛好者中有如此深的影響力,主要就是因為這部詭異至極的電影背後的真實事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恐怖事件愛好者對這棟房子的嚮往和探秘,甚至有靈異事件研究者帶著儀器整夜入駐,一窺其中究竟。可是,事實上,除了在這所房子裡殺害全家的兇手以及後來入住房子宣稱親眼見到某種神秘力量的當事人,後來的人基本都沒在這裡得到確切證據,證明這所房子鬧鬼。有人說在專家拍到的照片裡有一個神秘男孩兒的影響,以及呆在房子裡過夜會產生一種極度消極的情緒,但是這些都沒有得到證實。

真實事件:

今天所講的電影都是改編自真實的恐怖事件,而這個故事,當時被改成紀錄片,還有大量現場照片。1974年一個夜晚,紐約的艾米提威鎮一所由荷蘭殖民者留下的三層樓的房子裡,笛福(Defeo)家庭——羅一世、他的妻子路易斯、他們的兒子羅二世、馬克、約翰和女兒道恩、艾麗森跟往常一樣早早的入睡了,而這時,他們的兒子、弟兄——羅二世(羅納德)用一把高性能的來福槍謀殺了正在酣睡中的全家6名成員。羅納德被捕後一直宣稱,是腦中的神秘力量促使他做出這樁滅絕人性的命案,而當時的陪審團一致認為羅納德的目的是高額的保險金,一直判處他謀殺罪名成立,羅納德被判處150年監禁。

10《十二宮電影》

盤點十部真實改編的恐怖電影,總有一部讓你膽戰心驚 刺激感官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時常遭遇難題的洛杉磯警察再次迎來新的挑戰,名為“十二宮”的連環殺手將城市裡居民們寧靜的生活氣氛再次攪亂。神秘狂妄的“十二宮”,通常在月黑風高的深夜裡出沒,在陰森恐怖的黑暗街頭尋找“獵物”。兇殘的“十二宮”可以對任何人下手,年邁的老人和幼小的孩童也不會讓這個殺人狂魔有一絲憐憫之心。在連續殺了好幾個人之後,“十二宮”成了居民們談之則色變的恐怖人物。

這個殺人狂魔還有一個愛好,每次殺完人之後,他都留下一些線索,然後以郵寄的方式,將文字或者錄音帶的形式“送”給警方以“協助”他們破案。挑釁之餘更是為忙碌紛繁的警察局帶來了屢屢愁雲。痛心疾首的警方几次三番都無功而返,眼見就要接近兇手之時,都被“十二宮”成功逃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