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在刻畫人物形象方面,確實有其獨到的功夫,雖然前人評價的一百單八人個個面目不同多少有些誇張,但很多人物的確在作者筆下僅僅三言兩語便十分傳神。在魯達與史進、李忠初相識的那個片段裡,作者便似乎只在不經意間便寫出了三個人的某些性格特徵,傳達出人物的神韻。
通過看似尋常的語言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史進因尋師父王進,結識了魯達,雖然只是初相識,魯達便熱情相邀:“多聞你的好名字,你且和我上街去吃杯酒。”讓人一下子感受到魯達豪爽和敬重好漢的性格;而在史進的開手師父李忠想討賣膏藥的回錢時,魯達道毫不留情:“誰耐煩等你?去便同去。”並對圍觀者罵道:“這廝們夾著屁眼撒開,不去的,灑家便打。”由此,讀者又從這簡單的幾句話語中,看到魯達即使對初相識的人說話也絕不拐彎抹角,有任何想法立即就表現出來,當然性格也顯得有些急躁;在他想救助金氏父女時,無奈囊中羞澀,魯達想也沒多想,就看著史進道:“灑家今日不曾多帶得些出來,你有銀子,借些與俺,灑家明日便送還你。”又看著李忠道:“你也借些出來與灑家。”魯達助人的直腸熱情頗富感染力,所以他向初相識的人借錢來救助別人也就很少為人所詬病,同時也讓人從另一個側面看到魯達的豪直。史進語言雖然不多,但他大方地取出十兩銀子給魯達,並說:“直甚麼,要哥哥還。”也一下子讓人看出了他的仗義疏財的特性,這也是史進能夠結交許多英雄豪傑的一個重要原因。李忠則與他們不同,他只是個遊走江湖,靠使槍棒賣藥餬口的人,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所以,李忠的豪氣也就明顯不如魯達和史進。邀他飲酒,李忠道:“待小子賣了膏藥,討了回錢,一同和提轄去。”“小人的衣飯,無計奈何。”從這裡,我們不僅僅感受到李忠生活的不容易,也同時能感知其人性格中的那一點迂氣,這與江湖豪客顯然是有一定的不同的。
通過一些細小的行為動作來表現人物性格。在這個片段裡,作者寫人也很注意結合人物自身的動作,有時一些動作看似微小,卻也極為傳神。在邀李忠同飲時,李忠推託要討了賣膏藥的回錢再去,這時,“魯達焦躁,把那看的人,一推一交”,用趕跑看客的方式來逼李忠同飲,也就只有魯達這樣的性情中人才會採用如此非常的手段;三人飲酒閒話說得正投機時,隔壁有人哽哽咽咽啼哭,魯達便焦躁地“把碟兒、盞兒,都丟在樓板上”三人中也只有魯達才會有這樣動作,他是一個有任何情緒都不能藏在心底的人;三人在拿銀子救助金氏父女時,魯達和李忠是“摸”出銀子,而史進則是“取”出,不同的動詞,用得非常傳神。使人能感受到史進富家公子的多金且豪爽,而魯達則是囊中羞澀,連茶酒錢都要賒欠,李忠不僅也不富足,更兼內心多少有些不捨得,所以這兩人要用“摸”;在李忠借出二兩來銀子時,魯達嫌少,便“把這二兩銀子丟還了李忠”,這裡,作者再用一個非常傳神的動詞“丟”,這一動作把魯達內心的不滿和瞧不起李忠的情緒表露無遺。
通過人物的神情來表現人物的性格。雖然這段文字描寫人物神態表情的地方並不多,但依然可以從幾處神態描寫裡探知人物的性格。比如,這段幾處寫到魯達的“焦躁”,便可以使讀者從人物甫一出場就知道,魯達確是李忠說的那樣“好急性的人”。而李忠在魯達趕走他的看客時,“見魯達兇猛,敢怒而不敢言”,只能“陪笑”,這些神情又寫出了李忠這樣行走江湖之人的不容易,所以凡事多忍氣吞聲,小心謹慎做人,才能艱難地維持自己的生活。
在這個片段裡,作者便是這樣通過人物自身的言行和神態,在看似不經意中傳神地刻畫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徵,細微之處頗能令人尋味。
閱讀更多 隔牆有耳唯聽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