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補丁《沙頭陀傳》第五回 揭陽嶺判官暗催命 潯陽江頭陀明度人

水滸補丁《沙頭陀傳》


第五回 揭陽嶺判官暗催命 潯陽江頭陀明度人

那沙頭陀作別公孫勝,已自耽誤追蹤崔道成與丘小乙十數日,早不知其蹤。沙頭陀費了好一番周折,又才探得二人行蹤,早已去遠,沙頭陀即刻動身追擊。

那崔道成與丘小乙頗為狡猾,東轉西折,倒似跟沙頭陀捉迷藏一般。沙頭陀原有一股傻勁,既認定須追擊崔丘二賊,便顧不得山高路遙,時日漫長,一路不辭辛勞,緊緊咬定追尋,不覺便朝江州方向而去。

這日沙頭陀來到一個去處,望見前面一座高嶺。嶺上四下渺無人煙,沙頭陀行了半日,已是人困腹飢,過得嶺頭,早看見嶺腳邊一個酒店,背靠顛崖,門臨怪樹,前後都是草房。去那樹蔭之下,挑出一個酒旆兒來。

沙頭陀見了,大喜,便徑直步向那酒店而去。進得店來,不見一個人,沙頭陀也不慌張,揀一副座頭坐了,取下包袱,放在桌上,又將那一對戒刀,靠牆根豎立而放,便在最裡手,觸手可及之處。

歇了半晌,仍不見一個人出來,沙頭陀便叫道:“怎地不見有主人家?”

聲音剛落,便聽得裡面應道:“來也!來也!”側首屋下,便風火火跑出一個漢子來,怎生模樣:

赤色虯鬚亂撒,紅絲虎眼睜圓。

揭嶺殺人魔祟,酆都催命判官。

那人聞聲跑出來,頭上一頂破頭巾,身穿一領布背心,露著兩臂,下面圍一條布手巾,看著沙頭陀,嘻嘻一笑,唱個喏道:“師父,可是要酒肉?”

沙頭陀道:“此時走得人困腹飢,施主這裡可有素酒解乏,素菜果腹?”

那人道:“有的有的。素酒也有,素菜也有,包師父可意。只是師父休怪說,我是小本經濟,自是有心敬佛,無力佈施。師父若要化齋,小店便只好敬謝不恭了。往日裡我這裡嶺上賣酒,也只是先交了錢,方才上酒菜。”

沙頭陀道:“施主有向佛之心則已足矣。貧僧省得,這就先取銀子與你。”

沙頭陀便去打開包裹,取出些碎銀子。那人立在側邊偷眼睃著,見他包裹沉重,頗有些油水,心內自有八分歡喜。接了沙頭陀的銀子,便去裡面舀了酒,端了菜出來。

放了酒菜在桌上,那人道:“師父你且慢用。”便立過一旁,頭略略向著外面,若不經意一般,那眼卻暗暗著沙頭陀。

那沙頭陀在進店之時,便已留意,而取銀子時,彷彿便莫名生出一種奇怪感覺,到此刻那人神情眼色都已落入他眼裡,早有七八分明白。

沙頭陀伸手端起那素酒,歪了頭看著那漢道:“店家,聽說現今江湖上歹人甚多,常在酒菜裡下了蒙汗藥,殘害了多少生靈。貧僧思來,善惡終有報,哪有人這般歹毒的,偶種一因,必得一果,莫非他就不怕報應不爽?”

那漢似乎面上肌肉一跳,強笑道:“師父所言有理,哪有這樣歹人?師父可是懷疑我這酒菜裡有麻藥,小人把去換掉吧。”

沙頭陀笑道:“施主行善之人,哪會為此積惡之事。貧僧渴極,便真是鴆羽之酒,亦飲之止渴了。”說著,便把那酒送往唇邊,幾口牛飲,旋即碗幹見底,沙頭陀搖頭晃腦,似是極為解癮。

那漢也不做聲,只在一旁偷眼斜瞥。

沙頭陀似乎還沉在素酒解渴的舒服裡,以筷調菜,卻不夾吃,只把那頭來輕輕晃動。少頃,瞪一瞪眼,口角邊流下涎水來,望後便倒,那手將靠牆的戒刀亦碰到,壓在身邊。

那人一見,拍手道:“慚愧!好些時日沒買賣,今日天送這頭陀來與我。”便去把了沙頭陀雙腳,倒拖入去山岩邊人肉作房裡,放在剝人凳上。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