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遞」就業壓力大?別急!代表委員為你開“處方”~

「速递」就业压力大?别急!代表委员为你开“处方”~

瀏覽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 “就業”一詞不斷映入眼簾。不同角度的描述,表達的是同一個觀點:就業工作地位重要、意義重大。

就業工作同樣吸引著一個個代表、 委員的目光。今年兩會上,圍繞如何做好新時期就業工作,代表委員們在思考、在討論。 不同訴說的背後,既閃現著同樣的智慧火花,也有著同樣的民生情懷。

談現狀:就業有幫扶 創業有指導

“就拿我在的樺南縣來說,為了促進勞動力輸出,縣裡不僅成立了農民工及勞務輸出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建成了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還和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城市建立起長期勞務輸出合作關係,使農民工既能順利找到工作,又能掙得多、幹得好。”

「速递」就业压力大?别急!代表委员为你开“处方”~

說問題:總量壓力大 難點依舊在

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連創新高,2018年更達到820萬人,同年我國城鎮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在1500萬以上。與此同時,就業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集中表現為招工難和就業難並存。

在全國政協委員、重慶第二師範學院院長杜惠平看來,當前社會關注點集中於就業率的常見做法同樣存在問題。他認為,就業的目的是讓從業者在創造社會價值的同時獲得物質和精神回報,“因此,我們不應總將目光集中在就業率等具體的數字上,還應多關注學生就業的質量,關注學校所學與工作所需的匹配度。”

積極就業政策實施過程中的問題,還體現在其他方面:

——“當前,智力、精神殘疾人長期無業或‘待崗’已成為不少地區應該關注的社會問題,即使中輕度且已經康復出院的精神殘疾人,社會用人單位由於固有偏見也常抗拒接受他們就業。”在《關於加大輔助性就業投入力度促進智力、精神殘疾人就業的提案》中,致公黨中央如此表述。

——“創業就業信息不對稱,對創業項目選擇上科學指導不夠,在金融支持、政策扶持方面還需要加大力度。”調研中,多個問題引起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審計局副局長丁時勇關注。

——“職介所及招聘網站中對於殘疾人招聘的專項信息非常有限,70%以上的殘疾人求職是通過熟人介紹和殘疾人服務機構,而具體崗位大多集中在保安、庫管員等薪資增長幅度不高的崗位上。”全國人大代表、58集團總裁姚勁波的發現令人擔憂。

「速递」就业压力大?别急!代表委员为你开“处方”~

找辦法:環境更優良 支持更給力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著力促進就業創業;要提供全方位創新創業服務,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產學研用協同、大中小企業融合的創新創業格局,打造“雙創”升級版。

對此,袁海波建議:“應進一步提高創業擔保貸款額度,同時簡化銀行貸款手續,從而進一步解決創業者資金短缺的問題。”

在提出問題的同時,致公黨中央在《關於加大輔助性就業投入力度,促進智力、精神殘疾人就業的提案》中,建議要努力營造有利於智力、精神殘疾人就業的社會環境,同時在輔助性就業體系中融入自主就業培訓,既為精神殘疾群體提供康復理療,又提供迴歸社會就業的訓練。

同時,丁時勇建議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在抵押、擔保上給予優惠,同時組建專家團隊,對創業創新方面給予更多指導;姚勁波呼籲,企業應儘快改變對殘疾人就業的偏見,聯合各方力量並通過運用信息網絡技術,充分挖掘整合殘疾人就業創業服務資源,以線上線下協同服務模式,帶動殘疾人就業、創業,為殘疾人提供更廣闊的就業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