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年,只為做到“極致”

“我是從徒工做起的,最初只有高中學歷,但我從來沒有停止學習。整整37年,我一直和火電廠鍋爐本體打交道。設備就像是我的孩子,吃透它們的脾氣,就會很聽話。” 年僅17歲的徐仲雄高中畢業就成為一名電力職工。憑著出色技能,調入正在建設中的北侖公司,擔任檢修部熱機班班長。“那可是當時全國最大火電廠的第一任班長,責任重大啊!”徐仲雄說。

三十七年,只為做到“極致”

北侖公司一期建兩臺60萬千瓦亞臨界機組,主設備全是國外進口的。“那時候60萬千瓦機組誰也沒見過,更沒修過,設備指導手冊全是厚厚的英文。班裡都是剛跨出校門的學生仔,還沒摸過設備呢,一切都從零開始!”從零開始,意味著承受更多挑戰和壓力。徐仲雄帶著班員,一頭扎進生產現場。各種輔機、本體、管閥,一大堆設備需要熟悉和掌握。白天在現場熟悉設備,晚上回家背單詞,不懂就向現場的外國專家請教。不僅自己帶頭學,還帶領年輕人學技術、學管理。1號機組從設備安裝到分部試轉,從聯鎖試驗到投產發電,徐仲雄常常幾天幾夜連續加班,半夜開會確定檢修方案。就這樣機組開上去了,他也變成了“一專多能”的鍋爐班長。“一次出席班員的婚禮,司儀報的頭銜是‘新郎的師傅’,這是給我這首任班長的最高獎勵吧!”徐仲雄笑著說。

從平常到極致

“安全發電看鍋爐,鍋爐關鍵看本體”這是火電廠鍋爐專業一句行話。擔任北侖公司鍋爐本體點檢員之後,徐仲雄成為5臺60萬千瓦機組鍋爐本體的守護神,他把看似平常的日常維護,做到了行業的極致。

一臺機組的爐內受熱面管子成千上萬根,承受著500多度的高溫和近200公斤高壓。受熱面上任何細小的漏點都會影響安全生產,甚至造成機組停機。然而,要了解每一根爐管的健康狀況談何容易。2005年,徐仲雄給自己定下指標:一定要讓鍋爐爆管控制在一年2次以內。這在當時可以說是個夢想,可他毫不氣餒。5臺鍋爐分別建立“健康檔案”,對設備壽命實施全過程管理;受熱面防爆、防磨、防設備老化等開展精細化管理,深入細緻地研究分析。每次鍋爐檢修,首先請專業鍋檢人員對受熱面展開系統檢查,然後他和同事進行二次鍋檢,對重點部位更是反覆檢查。從零米到爐頂,從爐頂到零米,爬聯箱、鑽汽包,一趟下來早就渾身溼透。可每到一處,他總是看了再看,量了再量,別人查過的地方要去檢查一遍,別人查不到的地方他想辦法也要查一遍,不放過任何可疑點。經過他的及時檢查、悉心維護和長期“調理”。

三十七年,只為做到“極致”

2號鍋爐由於再熱器吸熱不足,末級再熱器出口汽溫長期徘徊在525℃運行,而正常溫度應該在535-540℃。再熱器汽溫不足,造成煤耗上升1克左右。“我聯繫製造廠家,回答是按照熱力核算,傳熱面積應該足夠,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徐仲雄像著魔一樣,經常一個人在現場轉來轉去。恰逢機組檢修,他鑽進爐膛檢查時意外發現低過側有4組調溫擋板,每組擋板之間留有31釐米的間隙。“問題就在這了!”他忍不住叫出聲來。事實證明,他的判斷完全正確。正是煙氣從旁路逃逸,導致大量熱量散失。對該間隙進行封堵後,末級再熱器汽溫很快升至額定的540℃。問題解決了,每年可以節約標煤摺合人民幣300萬元。而他負責的《提高2號爐再熱器溫度》QC項目還獲得了全國優秀質量管理小組獎。

畫一道線簡單,而要知道在哪裡劃線,才考驗真功夫。徐仲雄說,“只有真正掌握設備性能,才能把活兒做得精細。”別人看一遍,徐仲雄就看十遍;別人做完了事,他還要反覆思考,改了又改。金屬材料、運行操作等等,但凡和鍋爐相關的知識,他都要學,都要問。他曾說:“我不是最聰明的,但我是最勤奮的。”

從年輕到年輕的心

年初,領導和技術人員在會議室討論著一期機組靈活性負荷改造方案。“我不同意!”徐仲雄的一句話,會場頓時安靜下來。“如果一臺鍋爐把一層微油槍增加為兩層,在低負荷工況是可行的。但是在高負荷工況下,兩層微油槍會影響機組經濟性。”徐仲雄一番分析後,提出自己的設想:一層微油槍,加上實施燃燒器改造,以及運用低負荷穩燃技術,可以提高排煙溫度,確保汙染物達到最嚴排放要求。最終,徐仲雄的方案得到認可,並列入一期機組鍋爐設備綜合升級改造項目內容。敢於亮劍,不僅需要底氣,更需要勇氣。“一期機組綜合升級改造是一項無比巨大的系統工程,我很慶幸,還能擔任鍋爐設備改造項目負責人。通過改造,機組平均供電煤耗會低於310克/千瓦時,老機組就煥發新活力了。”他說得擲地有聲。

三十七年,只為做到“極致”

相比37年前的年輕小夥,歲月也在他的臉上刻下深深的痕跡。但他依然和年輕時一樣,每天堅持工作超過10小時,每週堅持運動2、3次,每天堅持學習瞭解最前沿的鍋爐技術,徐仲雄說:“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很多,但我不服輸,因為我有一顆年輕的心!”


文: 陸燁(圖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