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正定縣滹沱河倒虹吸工程 修復京津冀水生態環境

滹沱河倒虹吸工程位於河北省正定縣西柏棠鄉新村北,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上一座大型河渠交叉建築物,同時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第一個開工的項目。日前,“水到渠成共發展”網絡主題活動也來到了這裡。除了帶來優質水源,南水還為河北省提供了水資源的戰略儲備,為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提供水資源支撐,修復京津冀水生態環境。

走進正定縣滹沱河倒虹吸工程 修復京津冀水生態環境

滹沱河倒虹吸工程

滹沱河倒虹吸樞紐工程由上下游明渠段、穿河渠道倒虹吸、退水閘、附屬工程四部分組成。建築物軸線長2993.64m,其中穿河渠道倒虹吸長2225米,其管身採用三孔一聯鋼筋混凝土,所謂倒虹吸,它的結構類似於一個倒過來的彩虹,其原理可以簡單概括為:在相同的大氣壓條件下,管道兩端水位相同,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繼續北上。當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需要穿越地方河流時,就可以通過倒虹吸這種結構使得渠道下穿地方流域。滹沱河倒虹吸出口閘門為弧形閘門,通過調節開度對水流流速、流量進行控制。

滹沱河退水閘位於倒虹吸進口總乾渠右堤上,設計流量為85立方米每秒,分配水頭為0.884m。其設計功能為緊急情況下配合節制閘運行調度,保證輸水建築物和運行安全;同時有效改善滹沱河生態環境作用。中線工程正式通水以來改善滹沱河用水共計10次,總補水量約3000萬立方米,讓一度乾涸的石家莊母親河重回往日活力,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一片碧水藍天。

走進正定縣滹沱河倒虹吸工程 修復京津冀水生態環境

滹沱河現如今碧水藍天

早些年,滹沱河河道乾涸,沙石遍地,溝壑縱橫,每當颳風的時候,河道里的揚塵就會飄到市區,環境狀況非常惡劣。如今,經過近幾年的整治,這裡已經成為市區最大的生態景觀河、水利風景區。現如今的滹沱河宛若一條玉帶,橫亙在河北省石家莊北部,河畔綠樹蔥鬱,水面波光粼粼,景色怡人。

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以前,滹沱河的水源主要依靠崗南水庫和黃壁莊水庫補水,而由於市區段西側地勢較高,崗、黃水庫的水只能補到3、4、5號水面,而作為市區段核心區域的1、2號水面恰好位於西側。

“南水北調水恰好解決了這些問題,使得整個市區段的水面水深保持在1米到3米之間。”滹沱河建設管理處的負責人說,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以來,前後8次向滹沱河補水,共計約有3000萬立方米的長江水注入滹沱河,相當於12條石家莊市內河——民心河的水量。

走進正定縣滹沱河倒虹吸工程 修復京津冀水生態環境

滹沱河水生態修復

除了帶來優質水源,南水還為河北省提供了水資源的戰略儲備,為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提供水資源支撐。“加強外調水的調度和利用,建立安全可靠的水資源儲備格局。”河北省政協建議,研究制定南水北調足量供水的調度管理政策,制定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乾渠向河湖生態補水調度管理政策,修復京津冀水生態環境。優化調度南水資源,充分利用南水北調總乾渠,儘可能多地向北方輸水,城市消納剩餘的水量優先用於補充白洋淀、衡水湖、南大港等溼地、平原河湖水系以及直接農灌,並向城市淺層地下水水源地和山前地下水漏斗、地下水庫實施補水,增加水資源戰略儲備。

目前河北省累計接水23.12億立方米。據瞭解,在南水替換下,最近幾年,調水濟澱的水量逐步增加,白洋淀水位也逐年上漲,給雄安新區提供了一個相當優質的自然環境。未來至少幾百萬人口雄安新區的飲用水源,更需要南水的有力支持。南水北調工程將為在白洋淀地區建一座全新的、逐水而居、上規模上檔次的新興生態城市提供強有力的水資源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