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000億佈局擁江大交通 蕭山的雄心,從這裡切入

5月9日,浙江時隔14年再度召開全省對外開放大會,這對經濟大省浙江意味著什麼?

這一提問在最近一段時間擠滿了各大媒體頭條。正如此次會議所提出的——以“一帶一路”為統領,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積極爭當新時代全面擴大開放的排頭兵。這是對“跳出浙江發展浙江”的進一步深化,也是開放浙江的眼界和胸懷。

花2000億佈局擁江大交通 蕭山的雄心,從這裡切入

這對全省經濟強區蕭山也是巨大的機遇和挑戰。浙江出臺的10項對外開放新舉措中關於新金融、數字貿易、自由貿易試驗區等等內容,蕭山都將參與其間,並以此為支點,撬動新一輪的高質量發展。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蕭山如何進一步構建開放的大格局,這不僅關乎蕭山自身,更關乎杭州、浙江進入新時代的發展。而蕭山更是運籌帷幄,於2018年啟動投資2000億元的“12588”交通大會戰,用大交通重塑大格局,用大格局支撐大開放。

錢江兩岸的紐帶

錢塘江上的一座座橋,溝通著錢江兩岸的杭州主城區與蕭山。

從1934年11月由茅以升設計的錢塘江大橋動工興建開始,80多年時間裡,錢塘江上已經架起彭埠大橋、西興大橋、復興大橋、之江大橋、袁浦大橋、下沙大橋、江東大橋等十座橋,它們把錢江兩岸緊緊地拴在了一起。

大橋之後,是過江隧道。除了現已建成的慶春路過江隧道、錢江通道外,未來幾年還將有博奧路隧道、望江隧道連接錢江兩岸,更不遠的將來,同協路隧道、文澤路——新城路隧道、湘湖北路——軍師路隧道等等,也都有了自己的藍圖。

花2000億佈局擁江大交通 蕭山的雄心,從這裡切入

而連接大橋和隧道的,是一條條快速路、城市主幹道。它們見證著錢江兩岸的一步步融合。某種意義上講,這條連接的路越長,彼此的融合越深。

2017年9月8日的《杭州日報》上有這樣一篇文章《錢塘江上的橋:從崛起邁向盛世》,其中提到一個觀點,我們的大橋,跨越的早已不單是晝夜不息的江流,而是歲月,而是歷史,憑奮鬥脫離苦難,由落後奔往前列,從崛起邁向盛世。這是關於一座城市跨越天塹的壯美故事,同時也是共和國發展的一個縮影。

的確,錢塘江上的橋奠定了錢江兩岸包容與開放格局的基礎。這是這座城市活力的體現,又是實力的象徵,更是潛力的蓄積。

於蕭山來說,它更是享受了“大橋紅利”。這樣的案例顯然很多。時代高架、彩虹大道、機場快速路、通城快速路......它們越深入蕭山腹地,蕭山融入杭州主城區的步伐越快,越代表蕭山的開放程度。後峰會、前亞運的戰略期,蕭山謀劃了投資2000億元的“12588”交通大會戰,讓這種融合“速度”加快了。

時代高架在濱江區的冠山隧道戛然而止。而今年下半年,這條高架將真正啟動南伸,一路南行20餘公里,與杭州城市“中環”相接。時代高架直接深入到蕭山南部腹地,讓西湖一線牽起這片被譽為“杭州南花園”的青山綠水。這或許就是威雅國際公學落戶蕭山南部重鎮戴村的重要原因之一,大交通引來了城市,更迎來了質變。最近正在公示的蕭山分區規劃(2017年-2020年)中,這一區域更被重視,地鐵四號線將進入蕭山南部,與未來的杭州諸暨城際軌道相接,風情大道快速路和時代大道高架攜手進入,成為該區域兩條充滿活力的發展大通道。

還有博奧路隧道,連接錢江新城的新業路和錢江世紀城的博奧路,按計劃2020年年底通車。在“12588”的新徵程中,博奧路也要進入蕭山南部新城,與湘湖之畔的亞太路相交,這讓蕭山中心城區又多一條南北向交通大動脈。而蕭山更是史無前例地加密路網,用大交通讓湘湖、錢江世紀城、空港、科技城等等擁江發展的主陣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這的的確確是紐帶,讓錢江兩岸同呼吸。在“12588”交通大會戰中,這樣的長距離紐帶一直延伸到了杭州“中環”、杭州“三繞”,它們也組合成一個個網格,托起一個走向世界的蕭山國際城區。

2000億的能量

蕭山“12588”交通大會戰,約定在2022年亞運會前告捷。這是蕭山備戰亞運的時間點,更是打造國際城區的時間點。

蕭山的目的很明確,通過交通大通道、大網絡、大樞紐、大物流、大公交五大建設,不斷完善綜合交通的運輸體系。

什麼是“12588”?

“12588”大會戰,總投資2000億,“1”是一個高鐵樞紐,2條城市環線,“5”指的是五條軌道線路、“8”是八條城市快速路、“8”是八條框架性主幹路。

——高鐵樞紐

杭州南站將是一個跟鐵路寧波站規模差不多的站點。在改造以前,杭州南站只是一個過路站,沒有始發功能。今後,杭州南站將變為7臺21線,晉升到特等站行列,這是中國鐵路客運站中的最高級別。它的主要定位是辦理樞紐各方向普客始發和終到作業,以及滬杭、寧杭高鐵-杭長、杭甬、杭黃(在建)、杭紹臺(在建)高鐵動車通過作業。

另外,兩條地鐵線也將在杭州南站東廣場設站。一條是地鐵5號線,2019年底通車;另一條是遠期規劃的11號線(從聞堰南路到喬司農場)。為了避免以後南站啟用後重復開挖,這次南站改擴建連同11號線站臺也一併做好了。

——兩條城市環線

一條是杭州都市經濟圈高速公路環線,又稱“杭州二繞”,它在蕭山區境內為繞城西複線,經過樓塔鎮,長7.0公里。

另一條是杭州城市組團環線,又稱“杭州中環”。它在蕭山區境內由東、南兩段組成。東段從濱江二路與大江東交界處至衙前鎮104國道與紹興交界處,長約19.3公里,總投資約55.2億元。南段西與富陽相接,東與紹興柯橋相連,長約20.8公里,總投資約64.8億元。

而這兩條環線的建設,都是蕭山立足於打造杭州都市圈的核心

——五條軌道線路

大容量軌道交通線網,是公共交通服務體系的基礎,通過與常規公交、出租汽車、公共自行車等交通方式的無縫銜接,能夠極大地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運營效率。到2020年,蕭山區境內建成運營的地鐵線路將從2條增加到7條。新增5條軌道線項目有地鐵5號線一期工程、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地鐵7號線、地鐵1號線三期、杭紹城際軌道工程。

——八條城市快速路

“通”是前提,“快”是要求,打造全區域的快速路網,可以拉大城市整體框架,是目前交通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建8條城市快速路項目包括時代大道改建工程、風情大道-臨浦快速路、通城大道、03省道東複線改建工程、紅十五線改建工程、蕭山機場東路、彩虹快速路——頭蓬路和杭甬高速(二橋至紅墾段)抬升。

全區快速路網完成建設後,總里程達到236.6公里,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里面積內23.8公里。

——八條框架性主幹路

主幹線路對整個區域交通具有主心骨的支撐力量。今後一段時間,蕭山區將針對交通道路存在的“斷點”、“節點”問題持續發力攻堅,引導交通流合理分配至整個路網,實現交通資源的優化配置。在實現途徑上,採用“新建”與“提升”雙管齊下,多點齊發。

近期即將重點實施的8條框架性主幹路有博奧路、新城路、新街大道、濱江一路、濱江二路、南三路、03省道改擴建工程和義大路東伸(南部運輸通道)。

在此基礎上,蕭山區還將實施建設一路東伸、聞堰南路、保稅大道南伸、亞太路改建等其它主幹路項目,使城區路網形成“東拓、南進、西連、北優、內暢”的佈局,基本貫通“十縱十橫”主幹路網;城區外圍將新建主幹路115公里,提升主幹路136公里,全區形成一個總里程達到707公里的主幹路網。

“12588”的實施,蕭山區域內將實現30分鐘交通圈!而這些大手筆的工程規劃正在以日新月異的速度變為現實。

更開放的蕭山

大交通背後勢必蘊含大格局。

“12588”所指向的,就是一個更開放的蕭山。

2013年9月,總區域面積約40平方公里的蕭山科技城正式成立,這片杭州繞城內最後的城市“留白”,被定位為一個與未來科技城錯位發展的、力爭成為全省一流的科技新城。但它的發展遭遇著交通的阻隔。一條杭甬高速,把它與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橋南區塊天然地隔離開來。在它成立的五年時間裡,科技城管委會一直尋求空間上的突破,最終一條香樟路跨過杭甬高速,真正意義上打通了科技城南北向的“第一路”。

而“12588”給了科技城更多的機遇。

杭甬高速(二橋至紅墾段)將被抬升,上層高速,遠期為城市快速路,下層城市道路。曾經的“天塹”,變成了“康莊大道”,讓錢江南岸的這一片擁江發展主陣地真正被激活。沿著抬升後的杭甬高速,一條杭州鐵路西站到蕭山機場的地鐵中軸快線也將在亞運會前通車,它計劃在蕭山科技城內設置錢江二路、蕭山高教園和蕭山科技城三個站點。

在“12588”的項目矩陣中,濱江一路、濱江二路、新城路、新街大道都將伸入科技城,併成為它的城市骨架。

這也讓蕭山科技城的更開放有了更多的底氣和信心。全省對外開放大會之後,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偉鼎說,萬向創新聚能城將成為萬向開啟新一輪開放的主戰場。而它,就坐落於蕭山科技城。

大交通,能成就一個開放的科技城,讓它能夠“跳出蕭山看蕭山”。但它的能量,遠不及此。在有“浙江之門”之稱的杭州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一個藉由大交通發力的更大的開放大平臺正在蓄力崛起。

“12588”將為“浙江之門”引入地鐵7號線、地鐵中軸快線、地鐵1號線三條軌道線路,和濱江一路、濱江二路、紅十五線改建工程、蕭山機場東路、彩虹快速路——頭蓬路、杭州“中環”等一攬子的道路項目,涉及城市環線、軌道線路、城市快速路和框架性主幹路,用不到五年時間,把“浙江之門”的路網加密。

接下來,高鐵站也將進入蕭山國際機場,杭黃、杭紹臺、滬乍杭高鐵規劃都將進入,基於機場的“空鐵聯運”大型立體綜合交通樞紐正在杭州臨空經濟示範區日趨完善,而不久的將來,這裡將真正意義上成為浙江的核心交通樞紐。

今年5月,是杭州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獲批一週年。它也將開啟新徵程,將緊緊抓住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機遇,“長三角城市群發展核心”的區位機遇以及杭州“後峰會、前亞運”的歷史機遇,以“國門”的標準,對標國際先進航空都市區,持續提升機場地位,不斷攻堅交通大會戰,加速推進產城融合,加快集聚高端產業,有力支撐杭州建設世界名城,輻射帶動全省乃至長三角地區開放發展,成為全國臨空經濟發展樣板區。

當然,蕭山科技城和空港的例子也真真切切地闡述一個“硬道理”,大交通與一個區域的開放程度成正相關,並帶有強勁的推動作用。毋庸置疑的一點,“12588”的大交通生態,也在“加速”蕭山連周邊,與大江東、富陽、紹興等地的交通融合,正在促成一個越來越開放的蕭山。

蕭山夢,杭州夢,中國夢

大交通,讓世界認識一個更加開放的蕭山。而開放蕭山的背後,又寄託著一個打造“世界名城”的杭州夢。

G20杭州峰會後,關於杭州能否成為一線城市的爭論從未停歇。但冷靜下來思考,杭州未來要成為一線城市,它的最大一塊“短板”在哪兒?如果從城市容量這一角度來看,蕭山的再復興、再崛起,是杭州成為“一線城市”繞不開的“必答題”,蕭山與主城區的深度融合與發展,更是杭州必須實幹的“攻堅戰”。

何時幹,怎麼幹?錢江兩岸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大交通,未來五年杭州的交通大棋局中,蕭山毋庸置疑地成為重心。而蕭山的發展戰略也從未像今天這般連續、緊湊。在“12588”交通建設矩陣中的8條快速路中,蕭山選擇了其中四條,沿江沿路開發,凝心聚力打造從杭州市中心輻射開來的產業大走廊,蕭山將這一關乎蕭山夢、杭州夢、中國夢的戰略取名為“兩帶兩廊”。這再一次印證了大交通與城市開放的辯證關係,蕭山要用產業,助力杭州成長為“新一線”。

在“12588”和“兩帶兩廊”的雙重“激勵”下,新塘、新街、義橋、戴村、樓塔等傳統意義上的“非城市”開始誕生嶄新的城市圖譜,新塘的“高鐵新城”,新街的生物醫藥產業園,義橋的軍民融合產業園,戴村的農旅小鎮、體育小鎮,還有樓塔的中國美院城鄉統籌綜合研究院、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藝術職業學院等等的戰略簽約。

正如千年古鎮樓塔在兩個月前舉辦的1121週年的“生日會”上的“宣言”,一個年輕的樓塔回來了。藉著“杭州二繞”的接入,和時代大道快速路的延伸,兩條交通大動脈為古鎮注入新的發展動能,一座別具風情的文創小鎮呼之欲出,樓塔這顆“心臟”也跳動得更加強勁。而這般邏輯同樣適用於蕭山,充滿活力的年輕蕭山也回來了,迎來新賓客,開啟新徵程。而這才是新開放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