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再一次出現“萬人坑”,到底要等多久才能迎接牛市到來?

中國股市為何股災頻發?

股災其實國內外都有,美國股市在健全之前,也發生過各種類型的股災。從當年荷蘭的鬱金香事件開始,這種人為的災難從來沒有停止過,不過是換了個說法換了個形式罷了。

從發展歷程看,A股只有不到30年的發展歷程,而國外股票市場至少都有上百年的歷史,也都經歷過股災。

A股30年的發展歷程則更像是歐美國家的股票市場縮影,因此,看起來股災發生的頻率要高一些。

從制度方面看,目前A股的制度建設遠遠落後於股票市場發展,部分機構和個人利益制度漏洞,牟取鉅額暴利,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市場的大起大落。

從市場監管角度看,監管機構也是在不斷學習、不斷進步,而有時候這種進步滯後於市場投機者的行為,這也就給予了市場投機者以可乘之機,使得市場出現大幅波動。

從投資者角度看,A股以個人投資者居多,而具備專業投資能力的投資者相對較少,即不成熟的投資者居多,而這些投資者又極容易受市場短期波動或未經驗證的消息影響,追漲殺跌,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助推了市場的大幅波動。

從投資機構行為看,有時候機構投資者基於某種目的,需要進行調倉或其他行為,短期內大幅買入或賣出,也會引起市場大幅波動。

一定要記住:吃一塹,長一智,傷害就是明白,失敗就是懂得。我們會從失利中慢慢走出,重拾信心,不開心、後悔、抱怨和慌亂對你的投資毫無幫助。股市很重要,但一定不是生活的全部,除了股市,我們還有詩和遠方,這才是我們該擁有的生活,繼續我們的努力與追求。


中國股市的兩大軟肋

A股市場投資難、監管難,根本原因只有兩個:一是上市公司質量;二是投資者質量。

從 表面上看,所謂短牛、快牛、瘋牛,慢熊、長熊、死熊;炒小、炒新、炒差,新股不敗;炒殼、賭殼、借殼、買殼、垃圾股死不退市;短線暴炒、快進快出、高頻率 換手、十炒九虧;信息造假、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等屢打不絕;因為上市難,所以退市更難;“散戶市”與“政策市”的惡性循環,相互綁架監管層,共同阻擾市場 化、法治化、國際化改革進程等。

這一切亂象的背後,根源只有兩個:一是缺乏保質足量的上市資源;二是缺乏足夠強大的機構投資者群體。

我國A股上市資源單一而短缺

上市公司的質與量,是一國股市的基石與生命線。

目前,我國A股市場IPO審核仍執行傳統“工業版標準”,它僅適應大型成熟企業上市需要,而無法滿足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經濟企業上市的需要,這將無法適應新時代、新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此外,我國企業創新動力不足,創新類上市資源短缺,而且我國A股市場暫時尚不肯接納境外優秀企業來華上市,因此,A股上市資源無法保質足量。

A股投資者結構“散戶化”

目前,我國A股市場散戶交易額佔比接近90%,這是一個典型的“散戶市”。

“散戶市”的主要特點是短炒、短線投機,他們更偏好於追漲殺跌、追逐短線收益率,散戶沒有價值投資理念,也沒有長線投資習慣,他們總是頻繁換手,不斷買進賣出,這會導致反向操作、出錯概率大增,這也是大多數散戶“炒股”虧損的主要原因。

相反,機構市在機構之間展開博弈,機構具有資金優勢、專家優勢、信息優勢,機構具有較強的估值定價話語權,而且它們大多崇尚價值投資和長線投資,因此,強大的機構投資者群體是市場運行的穩定器或壓艙石。

“散戶市”必然導致“政策市”,而散戶市與政策市的“惡循環”,極大地阻止了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改革進程,也讓A股市場亂象叢生,似乎永遠無法成熟長大。


股民如何跳出趨避的心理陷阱?

個人在面對損失時,有風險偏好的傾向,對於收益則有風險趨避的傾向。表現在股票投資中,投資者往往會賣出獲利的股票,而繼續持有虧損的股票。如何跳出“趨避”的心理陷阱?首先,我們必須確認自己是處在“趨避”過程的哪一階段。如果問題是出於貪婪(假設我們聽到某個“內線”消息而迫不及待的想要躍進),就要為自己留點喘息的空間,讓恐懼感有浮現的餘地。

1、恐懼感

當我們做決定時,突然覺得恐懼,那一定是處在恐懼感的頂端,這時會看不見利多因素。克服方法:首先,找出自己的情緒和潛在的心理陷阱——“恐懼感”。然後,儘量思考有利的一面:“該股下檔風險有限,而可能上揚。它在市場上潛力很大,有特定的生存根基……”如果恐懼感經常使我們無法行動,那麼就把決策過程和最佳的行動分開。也許,你可以在夜裡考慮整個情況,到了早上,該做的就是打電話買進。

2、貪婪

如果你買入新的高科技股,剛開始覺得它的前途一片光明,並推測股價會漲到多高。如果因此而覺得興奮,那麼你處在“趨避”心理中“想要接近”的這一端。但這種情勢可能隨時逆轉,因為負面因素尚未出現。這時,我們必須採用剋制“貪婪”的步驟。

克服方法:首先認清我們的情緒和潛在的心理陷阱——“貪婪”,然後,強迫自己思考與感覺相反的因素:生產尚未改良、管理制度尚未健全、沒有盈餘,可能會出現新的競爭者。貪婪是個相當難以克服的陷阱,當我們進退兩難或面臨抉擇時,應該想辦法留給自己一點時間。如果和我們進行交易的人不給我們這個機會,記住不要和這個人有任何瓜葛。


如何才能在賭博市場上長期獲利呢?

就像曾經的美國的那些數學天才一樣,要把賭博上升到概率層面,上升到均值和賠率的角度,在賭博市場上尋找到有利的概率優勢。

這樣的話,那賭博就不再是賭博,而是高智商的數學遊戲了。這時候指導賭博的理念就不再是賭博的理念,而是數學思維了。

上面兩個例子,一個是賭博的投資理念和一個是價值投資的投資理念。這兩個理念最大的差別就是能否讓我們投資盈利長期持續下去。

賭博理念總有一天會讓我們面的滅頂之災,而投資理念賺的是股票成長的錢,公司成長的錢,利潤是合理的,是合乎道義的,因此這種策略也受到了絕大多數成功投資者的追隨。

長期來看我們只有做合乎人性的事,合乎道義的事,才能夠持續的下去,短期一時的成功是沒有多大的意義的。

常見的交易理念

此外投資理念還有很多,比如成長股投資,趨勢投資,還有反轉投資,還有套利交易,等等。裡面都會有他的獨特的地方,當然也有它的侷限性。

比如成長股投資需要我們選擇成長性好的股票。但是成長性好的股票往往大家都知道,給的估值就很高,一旦我們踏上了這個真正的成長道路的話,盈利增長的非常快。但是一旦這個成長性放慢的話,股價腰斬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趨勢投資的意思說我們看到一個大的趨勢正在形成,這個趨勢可能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說一些很多的投資的正在進來,於是我們就進去了。當然我們需要有提前量,趨勢形成之前,甚至剛起步的時候就進去。我們的敏感度不夠,在判斷又出錯了話,在趨勢的結束的時候再進去那就是接盤俠了。

中國股市再一次出現“萬人坑”,到底要等多久才能迎接牛市到來?

選擇交易理念

選擇什麼樣的投資理念取決於投資人對的認知水準。隨著投資人認知水準的提升,這個理念也會變化,而且這個理念還會隨著我們資金量的變化也要有所調整。

由於我們在股市的時間,通常來說是相當長的,很有可能會伴隨著我們的一生。因此一開始就選擇一個合乎情理的長期可以持續的理念就非常重要。

但是人性的另一面就是沒有經過的事情我都不會相信,他要自己去嘗試一下才舒服,因此每個人的理念也是他自己探索出來的,大部分的人都是吃盡了苦頭之後才找到適合自己的理念。

探索自己的交易理念

很多新手或者說初入股市沒多久的人都不知道有投資理念這回事,或者說完全沒有這麼一個概念。

想探索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要問為什麼。

某一筆交易賺錢的時候,我們要問問:

我為什麼賺錢?

我憑什麼賺錢?

我做對了什麼?

這個理由可以持續嗎?

可以持續一年嗎?

可以持續兩年嗎?

可以持續整個投資生涯嗎?

很多問題只要一問,就會一清二楚。

比如我自己在2015年上半年就就賺了一大票,然後我也成功的躲過了2015年中期的大跌。原因很簡單,因為那時候有很多的新手進來,而我已經經歷過一波牛熊,有些經驗形成一個初步的系統。

然而到了2015年下半年的時候,當我在憑著這套系統再去操作的時候就吃盡了苦頭,因為市場已經變了,不再是那樣的一個市場。也因為當時我的交易系統是一個趨勢交易系統,而隨著2015年下半年趨勢的結束以後,這套理念就不再適用了。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我們在市場上交易的方式就像一張捕魚的漁網那樣,這個漁網是有大小的,有高度的,有適合的河道,還與這個河道里是否有魚相關。如果我們對自己的漁網的結構特性都不瞭解,然後胡亂的就去撒網捕魚的話,那我們註定是要受盡折磨的。

最後,如果你對投資理念沒有什麼概念的話,儘量先控制風險,少放點錢進去,多學習,然後想明白了後再去做。


遵從規律,切勿自負

不僅僅在市場上對於政策性、法律法規性的這種改變我們要敬畏。另外一個我們要敬畏的就是市場規律性的變化。

市場有規律嗎?有人說市場有規律,有人說市場沒規律。但是你只要去研究,在市場上任何一個角度去思考,花足夠長的時間,你發現的確能夠找得到它們內在有一定的運行規律。不管是從價值、上市公司、趨勢;從各種各樣的循環不變的變化過程裡面找到它們的共性,這時候我們就說這裡面是有規律的。

而這種規律它並不是精準的規律,它是按照一定的週期朦朧的規律,這種朦朧的規律它在市場不停地重複。就好像春夏秋冬這種規律它是不變的,春夏秋冬一定會來,並且生生不息地循環。但是為什麼它不是精準?就好像在今年的冬天,我沒辦法知道今年最低的溫度是多少度,甚至可能遇到的是一個百年不遇的暖冬,也就是說在冬天氣溫非常之高,非常的暖和。儘管沒有冬天的特徵,但是冬天還是在不停地在循環,也是會來,我們並不認為冬天就不再有了。

所以這就叫做朦朧的這種規律,它並不是精準的,在市場上也是這樣。包括如果我們只是從價格上來看的話,市場其實不停地在牛市、熊市、盤整市不停地在循環過程之中。

當我們知道這些規律不會因為我們的需求、恐懼、貪婪、渴望而改變的時候,我們就必須得遵循市場的規律,而不是專注或者是固執於自己的看法。這時候這種敬畏心也就會產生了。

實際上在市場上面,個人投資者甚至機構,大型機構,都需要有敬畏心。因為當我們沒有敬畏心的時候,我們就會跟市場、跟政策去對抗。這種對抗到最終,一些極端的市場行情或者是政策它足以讓個人或者是中小投資機構,甚至大型機構照樣付出的代價就是嚴重的損失,甚至是毀滅、破產、爆倉。

當我們沒有足夠的敬畏心,我們會以任何一個非常小的元素就引以為自豪,引以為狂妄自負,這時候所有風險就離我們越來越近。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的資源多、錢多,也許會認為自己的心態好,也許會因為自己也許能夠把控某一些消息,某一些資訊,某一些政策,或者是某一個方法,我們就引以為驕傲、狂妄、自負,這時候我們離毀滅也就不遠了。

所以,在市場上面常有敬畏之心,只有敬畏,我們才會沉浮。

因為我們知道即使市場上它們也有一些極端的行情小概率對我們不利的事情,當我們願意沉浮的時候,我們才願意順勢,當我們願意順勢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把握機會,迴避風險活下來,並且又能夠越活越好。所以在市場上敬畏之心不可缺。


牛股形態

中國股市再一次出現“萬人坑”,到底要等多久才能迎接牛市到來?

“金蜘蛛”買入法:是指從高位向下移動到低位後拐頭向上匯合在一起的形態。由5日,10日,20日均線交叉於一點筆著公種皓-陳弈名.然後股價站在交叉點之上的均線技術形態,標準的三線合一是比較少見的,俗稱“金蜘蛛”。它要求至少有兩條均線金叉,若是普通交叉或是死亡交叉那就夠不成金蜘蛛。

金蜘蛛市場意義

(1)當三條平均線由上而下探底啟穩並扭轉向上時,如果同時交叉在某一個價位或某一個價位附近,說明這個價位是最近三條平均線共同的買入成本。

(2)當最新成交價格在最近三條平均線共同的買入成本之上時,說明近期內買入的人都有盈利。

(3)當這種盈利示範被傳播後,會吸引更多的人入市,並將股價繼續推高。

中國股市再一次出現“萬人坑”,到底要等多久才能迎接牛市到來?

技術要點:

1. 由三條價格平均線自上而下,並扭轉向上所形成的結點,該結點朝未來水平方向形成輻射帶,對未來股價有支撐作用。

2. 三條價格平均線是指5日、10日、20日均線,三條均線在同一天匯聚在一點,發散向上,形態神似向上伸開的三條蜘蛛腳。

3. 上述形態發生前,股價經歷過一個平臺橫盤整理後,某天股價突然放量拉昇,一陽定乾坤,三條均線被這一大陽線貫穿,金蜘蛛形態就此確立。

“金蜘蛛”買入形態:

1、留意(5日、10日、20日)均線黏合黏合在最後一根K線下方,這根K線不一定是陽線,只要是小陰或小陽,看似一隻小蜘蛛在吐絲。

中國股市再一次出現“萬人坑”,到底要等多久才能迎接牛市到來?

2、不管個股現階段的價位多高,不一定要形成金叉才跟進,因為形成金叉時,個股已經發射了。只要KDJ指標的J線處在30以下(越低越好)抬頭向上行走。

中國股市再一次出現“萬人坑”,到底要等多久才能迎接牛市到來?

3、不管個股的快慢速均線是處在0軸之上,還是之下,只要快速線與慢速線形成金叉或快速線仍行走在慢速線上方就行。當然,藍柱還再縮短或紅柱還再拉長最好。

中國股市再一次出現“萬人坑”,到底要等多久才能迎接牛市到來?

案例分析

1、該股在月金蜘蛛形態出現的同時,成交量突然連續出現巨量,且持續放大,“電杆小草,暴漲先兆”,股價在量和金蜘蛛的支撐下向上暴漲!

中國股市再一次出現“萬人坑”,到底要等多久才能迎接牛市到來?

2、該股前期一根放量大陽線,上穿季金蜘蛛,主力藉機補倉,洗盤之後股價縮量反壓獲支撐,後面有一波不小的漲幅。

中國股市再一次出現“萬人坑”,到底要等多久才能迎接牛市到來?


均線典型形態

1、多頭排列

中國股市再一次出現“萬人坑”,到底要等多久才能迎接牛市到來?

2、空頭排列

中國股市再一次出現“萬人坑”,到底要等多久才能迎接牛市到來?

3、黃金交叉

中國股市再一次出現“萬人坑”,到底要等多久才能迎接牛市到來?

4、死亡交叉

中國股市再一次出現“萬人坑”,到底要等多久才能迎接牛市到來?

均線買賣股票八大法則:

1、均線從下降逐漸走平且略向上方抬頭,而股價從均線下方向上方突破,為買進信號。

2、股價位於均線之上運行,回檔時未跌破均線後又再度上升時為買進時機。

3、股價位於均線之上運行,回檔時跌破均線,但短期均線繼續呈上升趨勢,此時為買進時機。

4、股價位於均線以下運行,突然暴跌,距離均線太遠,極有可能向均線靠近(物極必反,下跌反彈),此時為買進時機。

中國股市再一次出現“萬人坑”,到底要等多久才能迎接牛市到來?

5、股價位於均線之上運行,連續數日大漲,離均線愈來愈遠,說明近期內購買股票者獲利豐厚,隨時都會產生獲利回吐的賣壓,應暫時賣出持股。

6、均線從上升逐漸走平,而股價從均線上方向下跌破均線時說明賣壓漸重,應賣出所持股票。

7、股價位於均線下方運行,反彈時未突破均線,且均線跌勢減緩,趨於水平後又出現下跌趨勢,此時為賣出時機。

8、股價反彈後在均線上方徘徊,而均線卻繼續下跌,宜賣出所持股票。

以上八大法則中第三條和第八條不易掌握,具體運用時風險較大,在未熟練掌握均線的使用法則前可以考慮放棄使用。

第四條和第五條沒有明確股價距離均線多遠時才是買賣時機,可以參照乖離率來解決


永遠不要孤注一擲

如果有心留意一下兵法的思想體系,再對比一下世界頂級的交易大師的投資心得可以清楚得看到兩個不同領域的思想家在靈魂深處的思想碰撞,和這種碰撞所迸發出的耀眼的智慧光芒。2500年前的《孫子十三篇》可謂人類歷史上論述軍事思想的典範,歷代軍事著作無出其右,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其總結出的軍事原則和思想體系,對交易的重大指導意義。

一、慎戰思想:《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兵者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舉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說,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主慎之,良將警之。軍事家告誡後人的最重要的就是不可輕言戰事,戰爭是關係到國家存亡、和人民生死的大事,符不符合國家的根本利益是能否開戰的基本標準,即開戰的"風險/收益"比。領導人絕不能因為"憤怒"而輕開戰端。交易同樣事關個人的事業發展、公司的興衰、以及國家經濟、金融的穩定,交易大師也一再告誡投資人,從事交易一定要慎重,不可動用自己的生計來做股票。資金的投入一定要在出現好的時機時才進入,交易的唯一理由是目前是一個好機會,而絕不能因為情緒而盲目交易。

二、勝於易勝:《兵法》雲: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交易同樣注重在行情明朗時動手交易。交易者立心以平淡為上,無險為高; 冒險為不得已,非存心為冒險而冒險。交易技巧是簡單的,當你試圖用複雜高深的手段解決技術問題時,你並不是想真正解決問題,而是在賣弄無用的學問。著名交易大師"斯坦利。克羅"曾經說過:"除非在你看來行情已經簡單得就像彎下腰撿起牆角的錢一樣簡單,否則什麼也別做"真正高明的交易者往往看不出他高明何處,因為在他進場交易的時候行情幾乎是人人都已經明白了。總是"後發而先至"。

三、知形任勢:在戰爭中高明的將帥特別注意利用外部有利的形勢,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弓廣]弩,節如發機。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交易也特別注重"形"與"勢",所謂形即目前市場的狀態,勢即價格的趨勢。高明的交易者也和高明的將帥一樣,總是順勢價格的趨勢,去推波助瀾,而不會去螳臂擋車。"重勢不重價"是一個重要原則。"形態"、"趨勢"分析在交易中佔有極其的地位,能否辨清形勢是關係到交易業績和資金使用效果的核心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