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寧可選擇自殺,也不願意度過烏江東山再起,原因其實很簡單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項羽是一個大英雄,可他卻輸給了地痞流氓出身的劉邦,雖然他最後帶著一支僅剩的部隊到了烏江,但是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自殺,其實只要度過了烏江,回到故鄉江東就可以東山再起,和劉邦再次爭奪天下,後面的輸贏都是不一定的,誰也說不清楚,那麼他為什麼會選擇在烏江邊自刎這個結局呢?

項羽寧可選擇自殺,也不願意度過烏江東山再起,原因其實很簡單

因此我們要說到秦二世當上皇帝之後,他只知道吃喝玩樂,對天下百姓的窮苦從不關心,朝政也置之不理,最後被太監趙高等人整的是烏煙瘴氣,老百姓也是怨聲載道。後來起義終於爆發,許多人都起來反抗秦朝的統治,項羽就是眾多起義軍中的一個。

項羽寧可選擇自殺,也不願意度過烏江東山再起,原因其實很簡單

項羽才能超群,對兵法也很瞭解,手下的能人也很多,他完全有能力對抗秦朝的鎮壓,但是運氣好像不站在他這邊,最終讓劉邦先進了咸陽城,當了關中王。項羽和劉邦兩人都是當時最有實力對抗秦朝的起義軍首領,顛覆秦朝之後,他們之間肯定會交手的,果不其然在秦朝覆滅幾年之後,項羽和劉邦就在垓下一決雌雄。兩人為了爭奪最後的一統天下而展開了廝殺,不過從軍隊上來說項羽剛剛經過和秦朝正規軍的作戰,士兵的體力和精神都很疲憊,在加上糧草被劉邦用計燒掉,可以這樣說項羽沒有一點優勢。而劉邦的部隊就不一樣了,經過在巴蜀的修生養息,兵強馬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兩方對決,項羽看起來應該沒有贏的可能,但是他並沒有放棄,竭盡全力戰鬥,最後被劉邦的軍隊重重包圍在垓下。

項羽寧可選擇自殺,也不願意度過烏江東山再起,原因其實很簡單

到了晚上,劉邦的軍隊故意傳唱出楚歌,項羽聽了以為劉邦的軍隊開始攻擊了,就帶領身邊的人突圍,終於成功突圍,到了烏江邊,項羽身邊只剩下了28個人,最後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烏江自刎了。究其原因,項羽為什麼要選擇在烏江邊上自刎呢,無非就是項羽覺得自己是一個罪人,當初帶著3000子弟兵渡過江東,現在就只剩下他一個人回去,真的是沒有臉面去見江東父老。其次也覺得劉邦的確心狠手辣,就算自己過了江東,他肯定不會就此作罷,也會帶領軍隊殺到江東,這樣的話就會給自己的家鄉帶來災難。還有就是如果不過江東,還可以去見自己親手殺死的心愛女人,在種種思量之下,項羽最終選擇了自殺。

項羽寧可選擇自殺,也不願意度過烏江東山再起,原因其實很簡單

文章的最後,想起了杜甫懷念項羽的一句詩: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後面兩句,大家知道的可以在下面評論區說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