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唱歌就別叫我了


吃飯唱歌就別叫我了

吃飯唱歌就別叫我了

人在職場,最難熬的有兩件事情:早起和團建。

團建全名叫團隊建設,包括了一切老闆覺得能增進團隊感情而你並不太感興趣的活動。

不是同事不能做朋友,有時候拉進一下關係確實比較有助於工作的開展,尤其是要求文案改100個版本的slogan,以及讓設計師畫出五彩斑斕的黑的時候。

但是這種塑料友誼不是吃頓飯唱個歌就能昇華的,好的團建不容易,奇葩的事情卻不少。

如果有人搞一個尷尬指數排行榜,我熱情推薦“團建吃飯”這個活動進入前三名。

平時見面招呼都懶得打的人被攢到一張飯桌上,有人挑三揀四一堆忌口點菜點了半小時,有人是虛假養生專家本人,自己什麼都不吃順便扮演一回你媽的角色,來一番家庭教育,更別說還有人對著服務生吆五喝六,導致氣氛尷尬到想當場遁地。

本來蹭飯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但是因為一桌人八字不合,硬湊在一起就像包辦婚姻一樣,沒有愛情只有忍耐。

更尷尬的是領導們最喜歡在飯局上籠絡感情,不光要談感情聊生活,還要維持表面上的熱鬧玩一些惡趣味小遊戲,一頓飯下來,別說吃飽了,被尬聊和勉強附和殺死的腦細胞都不是一天兩天能補回來的。

我參加過一次新員工聚餐,主管大概是小時候問答遊戲玩多了,居然要搞一個記憶力大挑戰,一桌人輪流自我介紹5分鐘,一圈下來,主管隨機指人,要求每個人說出指定人選的姓名籍貫年齡,答不出就自罰三杯。

我這種魚的記憶,整頓飯巴不得把腦袋塞進湯盆裡,生怕被主管點到。

吃飯唱歌就別叫我了

這之後,公司一說團建聚餐,我就反射性胃疼,用盡了畢生撒謊的能力躲避參加。

除了吃飯,KTV唱歌也算得上是我的人生噩夢之一。

以前在一家影視工作上班,不知道是不是環境使然,同事們戲都特別多,每次去KTV,一個小小的包廂都能從個人演唱會舞臺轉換成偶像劇拍攝現場。

按照先後順序,現場情況分別是這樣式的:

剛進入包廂,總會有一個十分積極的人,把熱門歌曲從頭到尾點3頁,然後不管男聲女聲高音低音,全部一個人搞定,十首八首唱完氣都不用喘一下,抓著話筒不放還喊著你們這些人不行啊,不敞亮,不要作著了放開點一起唱;

一小時後,假嗨的同事也被調動起來真嗨了,還假裝自己不想唱,扭扭捏捏的在多個人的催促下,去點了幾首歌,一聽也就明白為啥死活不想唱了,王菲的歌硬生生的唱出了迪克牛仔的感覺,可真是被死神親吻過的嗓音啊;

當然,KTV裡苦情歌是必不可少的,戲精同事們只要抓起話筒就能想到前男友,邊唱邊哭眼淚嘩嘩的,唱啥都有代入感,也不管別人看的多尷尬,小視頻錄了多少個,都不耽誤自我感動自我陶醉,抱著麥克風不撒手,就像抱著逝去的愛情。

平時不知道,進了KTV,才知道大家的前半生真的多姿多彩。

吃飯唱歌就別叫我了

還有一個朋友的公司,最流行的團建活動是開黑打遊戲,還玩對抗賽。

一開始大家都不敢肆意虐殺老闆,擔心被穿小鞋,每次玩遊戲都敷敷衍衍的,老闆再三保證遊戲就是戰場,要保持競技精神,誰手下留情就和誰急。

於是所有人都認真起來了,問題是打遊戲就是有輸有贏的事情,大部分人輸了不會自己身上找原因,罵起豬隊友來六親不認。

吃飯唱歌就別叫我了

說起來,公司組織聚會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增進員工感情,提升企業歸屬感,但是很多時候都是出力不討好。

想要實現目標的話,聚在一起玩什麼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吃飯唱歌就別叫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