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行將就木”的出自《左傳》,
故事的內容是一位女子在與她的丈夫分別時說的一句話。上回說到,晉惠公為了除掉重耳,便按照郤芮的建議找來了勃鞮,準備派他前往狄國行刺重耳。
勃鞮得到晉惠公的召喚,第一時間趕到了宮殿,晉惠公一見到他便開門見山的說:“寡人記得,先君曾派你到蒲邑去刺殺重耳,後來雖然事敗,但你卻砍下了他的一截袖子,我想以重耳的為人,估計不會輕易放過你,你可曾為自己的將來考慮過。”
勃鞮心裡很清楚晉惠公這是話裡有話,於是順著晉惠公的口吻說:“主公既然已經即位,就是名正言順的晉國之主,重耳如果回來,那就是蓄意謀反,臣自當全力阻擋。”
晉文公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繼續說道:“重耳很善於拉攏人心,如果我們靜等他回來奪位,那恐怕為時已晚,我看還是趁他沒采取行動前,就先結果了他,你可願為寡人辛苦一趟。”
勃鞮馬上拱手說:“唯主公之命是聽。”晉文公又點了點頭,進而問道:“你此去可有什麼計劃,需要寡人為你準備什麼?”
勃鞮自信的說:“臣聽說重耳已經在狄國娶妻生子,生活安逸,因此他早就疏於防範,主公只要派給臣幾個身手矯健之人,與臣一起化妝成強盜埋伏在狄國城外,只等重耳外出之時,就可將他們全部誅殺,以絕後患。”
晉惠公聽了撫掌大笑說:“愛卿果然忠勇,此行若能成功,寡人一定封你為上大夫,讓你家人世代享受榮華富貴。”說完晉惠公便讓人取來了黃金百鎰交給勃鞮,作為他辦差的經費。
這邊勃鞮拿了黃金,正準備開始行動,誰知另有一人卻搶在了他的前頭,這個人就是狐突。
原來在晉惠公的內侍之中,有一人曾為晉獻公的傳話門童,早年重耳還住在絳邑時,每次來拜見晉獻公都會這個內侍一些賞賜,內侍也因此對重耳頗為感激。
後來他每日侍奉在晉惠公身邊,知道晉惠公對重耳心懷忌憚,又見他暗中將重耳的仇人勃鞮召來,私下不知說些什麼,勃鞮走時又帶著黃金,這名內侍馬上想到晉惠公將對重耳不利,於是他為了報重耳當年的恩惠,等到晉惠公睡熟之後,他就寫下一張字條,夾在晉惠公與狐突平日往來的公文之中送到了狐突府上。
再說狐突聽家丁彙報說晉惠公深夜有公文送來,以為國中發生大事,趕忙命人取來觀看,發現了當中的字條,得知重耳將有大難,狐突一刻也不敢耽誤,立即給自己的兩個兒子寫了一封家信,派家人騎快馬連夜奔赴狄國。
這時的重耳在狄國已經居住了十二年,自他來到狄國以後,每日與眾人狩獵跑馬、飲酒作樂,生活倒也自在安逸。
這一天重耳閒來無事,在房中與趙衰等人觀看伶倌們的歌舞表演,正看到興起時,門外狐偃、狐毛兄弟二人不顧守衛阻擋,強行闖進正堂之中。
重耳被掃了興致,正要開口責罵二人無禮,卻見狐偃當即叩頭便說:“公子將要大難臨頭了。”重耳被這突然一句弄得莫名其妙,旁邊的狐毛趕緊接住話,將晉惠公派勃鞮來行刺,以及自己父親冒死通風報信的消息一五一十的告訴給了重耳。
重耳聽完之後大驚失色,急忙詢問趙衰該如何應對,趙衰先是揮手打發了伶倌,然後又命人將房門緊閉,這才不緊不慢的對重耳說:“既然夷吾已經開始行動,那事不宜遲,我們應趁早離開狄國。”
重耳用力的點了點頭說:“愛卿所言在理,狄國不過是一個尺寸小國,本就不是久居之地,當初我們來這裡只是因它靠近晉國,眼下這裡既然無法再待下去,我看不如到齊國去,齊侯向來體恤諸侯,又有稱霸之志,我們去向他說明情況,說不定能借齊國之力助我回國。”
趙衰回答說:“從目前的形勢看,齊國的確是最合適的去處。”狐偃和狐毛聽完後也表示贊同,於是眾人約定,當晚就收拾行裝,天一亮便馬上離開狄國。
等到眾人散去之後,重耳想到自己馬上就要離開這個生活了十二年的地方,心中隱隱有些不忍,而最讓他捨不得的,就是他的妻子季隗。
這個季隗本是廧咎如國人,廧咎如是位於山西太原的一個夷國,國君姓隗,由於它和狄國同屬赤狄,又相距較近,因此兩國之間經常互有摩擦。
當初重耳剛到狄國時,正好趕上兩國再起爭端,而幾番交鋒下來,廧咎如很快落敗,其主為了自保,只得派人向狄國請和,並把自己的兩個女兒也獻給了狄國。
後來狄主見重耳孤身在外,沒有家眷陪伴,就乾脆借花獻佛,將那兩個女子中年齡較大的季隗嫁給了重耳,生下了伯鯈和叔劉,年齡較小的叔隗嫁給了趙衰,生下了兒子趙盾。
而眼下重耳想到自己馬上就要和季隗分別,又想到前途渺茫、生死未卜,心中不免有些傷感,於是他來到季隗身邊向他說明了自己的處境,接著補充道:“我這一走,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來,你若有心,就等我二十五年,如果二十五年之後我還沒有回來,你就改嫁吧。”
季隗聽完笑了笑說:“我如今已經二十五歲,二十五年後恐怕我就要進棺材了,還怎麼可能改嫁,不過即便如此,我也會等著你。”
這就是成語“行將就木”的出處。
重耳聽了季隗的承諾,心裡很是感激,也堅定了他復國的決心。
第二天一早,趙衰、狐偃等人如約來到了城門之外,重耳與狄主拜別之後,便馬不停蹄的趕來與他們匯合,然後眾人便踏上了前往齊國的道路。
等到勃鞮領著人馬趕到狄國時,已經是當天晚上,勃鞮此時還不知道重耳已經離開,於是便在城外堅守了一夜,等到天亮時,勃鞮向幾個出城的村民打聽重耳的消息,這才知道重耳已經離開,至於去了哪裡,誰也說不清楚,勃鞮無奈之下,只得帶人返回了晉國。
那麼重耳一行人能否順利抵達齊國,在途中他們又將遭遇什麼?
下一期的春秋典故:“割股充飢”將會為您揭曉答案,敬請關注。
閱讀更多 典故大雜燴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