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識界」國家一級文物《步輦圖》所敘述的唐代故事

《步輦圖》一幅歷史畫。它反映了唐代初年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

「八識界」國家一級文物《步輦圖》所敘述的唐代故事步輦圖 閻立本作 絹本 設色 故宮博物館

公元七世紀,我國西南的吐蕃(今西藏地區)開始強大興盛,三十二世贊普松贊干布於貞觀八年(634年),派遣使臣到長安(今陝西西安),向唐王朝求婚聯姻。

「八識界」國家一級文物《步輦圖》所敘述的唐代故事18世紀 唐卡 松贊干布

唐太宗李世民答應了他的請求,決定將宗室女文成公主許配給松贊干布。貞觀十五年(641年)春天,松贊干布派相國祿東贊到長安來迎接文成公主。

「八識界」國家一級文物《步輦圖》所敘述的唐代故事19世紀 唐卡 文成公主

《步輦圖》描繪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宮內接見松贊干布派來的吐蕃使臣祿東讚的情景。

唐太宗端坐在由六名宮女抬著的坐榻(又稱步輦)上,另有三個宮女分別在前後掌扇和持華蓋。唐太宗面前站立三人:最右者,身穿大紅袍,是這次儀式的引見官員;中間是吐蕃的使臣祿東贊,拱手而立,髮型和服飾與中原地區不同;最左為一穿白袍的內官。唐太宗李世民的威嚴,使臣祿東讚的幹練、謙和,引見官員和內侍的恭謹,年輕宮女的天真活潑,都各具特點,躍然絹上,祿東贊和唐太宗等人在民族氣質上的差別也有所表現。

「八識界」國家一級文物《步輦圖》所敘述的唐代故事​步輦圖 局部

「八識界」國家一級文物《步輦圖》所敘述的唐代故事

​十世班禪真身法體擦擦 閻魔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