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有人這樣形容香港街頭的車,在紅燈變綠燈的時候,車啟動速度非常快,坐的士也能感到推背感,路口通過率相當高的。而內地大都是綠燈亮了後才慢慢悠悠地挪過去,有時候等一個綠燈都沒過去。 香港這種情況是怎麼形成的呢?感覺讓全港司機都這樣做太難了吧。

分析一:無責任制在香港被執行的很徹底。這就是為什麼香港的馬路上沒有碰瓷的,撞死了,只要判定他違規,你就是沒有責任的。駕駛人不用擔心行人亂衝出馬路,由於駕駛人開得更快,也使得行人更加不敢衝出去。
分析二:還有就是在香港學車,教練從不會強調開慢車。這是和內地的不同之處,在內地都說開慢一點會安全,但在香港,如果在相對車速很快的車流裡,你開的慢,反而容易造成事故。
分析三:內地路口的通行效率卻如此低,經常路上跑的人都知道,綠燈亮起幾秒後才慢吞吞起步。市內30,高架60,在高速超車道開100。想開快也快不起來。開車臭毛病多,買了輛車配置藍牙,從不知道用。在駕校只會教你如何過關考試,實際道路操作卻講得很少;路權意識低,路怒症倒不少。
分析四:一來內地司機技術不精的也很多,拐彎掉頭的綠燈慢吞吞轉的見太多了,一個燈位過不了3臺,直走的也是,明明有秒數,非等綠燈來了,開始,掛擋,放手剎,踩油門,7秒過去第一臺車還沒動。
分析五:內地交通情況複雜,很多城市滿地電動車,就算是治理比較好的城市,外賣車也是滿地,還有很多加速過黃燈的,闖紅燈的行人,說實話綠燈推背搶速度真有可能中獎。
分析六:很多新手不知道看兩邊的紅綠燈,只知道盯著自己方向的紅綠燈,對於變燈沒有預判。正常看到兩邊綠燈變黃,就可以掛檔拉手剎準備踩油門走了。很多人等變了燈再開始操作,肯定慢。
分析七:香港的行人安全意識好一點,經常去香港,闖紅燈的人也不少,但是多數是確定沒車的情況下,不想等。有車的時候基本沒人闖。 以上內容均引用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