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我的飯,就是我的人了

一起吃飯可以解決人與人之間90%的問題,同意嗎?

包括兩個口味完全不同的人,都有可能因為經常一起吃飯,擦出愛的火花。

就算是,

一個吃香菜,一個堅決不吃香菜。

一個吃苦瓜,一個吃苦瓜就想吐。

一個不吃辣會死,一個吃辣會亡。

都有可能走到一起。

你別不信。

人生之不正常,十有八九,而吃飯能解決六七。

這句至理名言,絕對經得起推敲。

吃了我的飯,就是我的人了

上一個工作的地方,有一個地道的廣東潮汕男孩,熱愛吃牛肉火鍋和壽司,基本不能碰辣,一碰就全身爆炸。

那會兒我們部門很多深圳人,只有一個新來的實習生,是湖南的女孩。湖南女生怕羞,不敢和深圳人玩在一起,只能找潮汕男孩說話。

一來二去,他們成了同甘共苦的深漂族。

更巧的是,他們租的房子都在一個小區,沒理由不一起吃飯,不開心的時候還會約著在宵夜檔借酒消愁。

故事講到這裡,出現了一個矛盾點。

忠於清淡和無辣不歡的兩個人,為什麼會一直一起吃飯,還不停約宵夜。

但他們就是這樣做了。

吃了我的飯,就是我的人了

有時候湖南女孩會跟著潮汕男生去喝粥,有時候潮汕男生也會妥協於麻辣火鍋(的鴛鴦鍋)。

時間久了,湖南女孩居然會脫口而出想吃壽司,潮汕男生還會特地帶女孩去新開的火鍋店。

吃飯帶來的飽足感,一定是能讓身體產生一種奇妙的反應,不然怎麼會突然收到他們談戀愛的消息。

這是我第一次相信,吃不到一塊去也能處對象。

愛情可以戰勝一切大概也不是假的。

吃了我的飯,就是我的人了

因為聽過這樣一句話:愛情就是和他一起吃好多好多飯。在我的定義裡,口味天差地別的兩個人很難談戀愛。

但我想愛情也可以是:不論吃什麼,就是喜歡和他一起吃飯的感覺。

人有一日三餐的需求,戀愛之後和另一半做過最多的事,也是吃東西。

第一次正式約會的時候,你們去了裝潢精緻的音樂餐廳。

這一頓飯的定位就是初戀,連最原始的燒雞都被精心雕琢過。你們低頭一笑,喜悅和羞澀都恰如其分。

熱戀期的你們遊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普通的週末竄到微博推薦的老字號小店。也到網紅飲料店門口湊過熱鬧排隊,曬得你們連挨在一塊兒站都嫌熱。

吃遍一座城市之後,你們的關係也變得很熟絡了,這時候更喜歡窩在家裡。

看著綜藝節目在家打火鍋,吃撐之後猜拳決定誰去洗碗。往往你都在結果出來之後耍賴,他招架不住只好去洗碗。

吃了我的飯,就是我的人了

“吃”這件事太瑣碎了,頻繁得早就融入生活而不自知。很多情侶想追求的特別的事,其實就發生在這大餐小餐的每一頓飯裡。

這些食物見證過你們的紀念日,承受過你們冷戰的情緒,肩負過給你驚喜的使命,還負責填滿你們每一個相處的空隙。

都說能吃是福。我覺得能吃的愛情也是福。

一旦發現吃東西是多快樂的事,你會發現作為一名吃貨,愛情也變得很簡單。

吃了我的飯,就是我的人了

吃飯這件事,同樣是跟著戀愛的進度在變化的。

當愛情走過最黏膩的幾個月,關係也慢慢變得平淡和真實。

我們不再追求多豪華的大餐,也不是非要去多高檔的餐廳,我們更想尋找生活氣息。

不會想著一定要吃特別新奇的東西,只想跟隨生活的習慣,餓了就吃,想吃就吃。

如果碰巧兩人都愛清淡,他們會在陽光溫柔的早晨自然醒,穿著人字拖去到附近的粵式酒樓,在那一坐就是一個白天。

晚上打著“養生”的名義,餓得睡不著也可以去吃砂鍋粥和椰子雞。

吃了我的飯,就是我的人了

無辣不歡的“重口味”情侶,工作壓力太大就去路邊的燒烤店吃羊肉串兒喝啤酒。

週末就找一部看過好多次但還是想看的愛情電影,準備好一大堆快樂肥宅零食。

他窩在沙發上,你窩在他懷裡,他吃他的辣條,你啃你的雞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