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宣統年間的畢業文憑

清代宣统年间的毕业文凭

我收藏著一張去世舅太公的畢業文憑(如圖),它長56釐米,寬50釐米,紙張已發黃,稍有破損,但是品相尚可,字跡清晰。

文憑上的文字內容自右向左均用古文繁體字書寫,最右側一排是學校的名字“安徽省徽州府官立新安中學堂”,接下來是正文:給發修業文憑事,照得本學堂現屆丙班第八學期考試完畢,學生鮑錕,本學期總平均分數九十二分七釐,列入最優等,相應給發修業文憑,須至文憑者。

與現在的文憑不同的是,在這張文憑上,還清晰地記錄了“畢業試驗各科分數”,包括修身、經學、國文、英文、歷史、地理、算學、博物、理化等11門功課的畢業考試分數,學科名稱與分數後面竟然還有學生年齡和三代人的簽名。而文憑的左側正中處,還有學生和監督老師的簽名,監督老師還加蓋了私章。最後落款時間是“宣統三年正月”,整張文憑上面蓋了不少紅色的印章,最左邊一側是該文憑的編號。

光緒三十年(1904年),著名的教育家許承堯奉諭創辦徽州府官立新安中學堂,為歙縣及徽州地區近代中等教育之發端。1905年冬,歙縣歷史上第一所中學新安中學堂成立了。新安中學堂附設師範科,師範教育為全省之權輿。上學讀書識字一直是舅太公夢寐以求的願望,在偶然聽說有學校可以上的消息後,舅太公積極報名,來到這所學校上了學。經過幾年的刻苦學習,舅太公順利修業完成。 (彭寶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