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石碣黨政代表團赴浙江學習先進經驗

东莞石碣党政代表团赴浙江学习先进经验

學習樣板經驗

從細節入手建設美麗石碣

代表團來到杭州,參觀了萬科良渚文化村、桐廬縣蘆茨村和淳安縣楓樹嶺鎮下姜村,邊走邊看,邊看邊學。每到一處,考察團成員認真聽、仔細看、詳細記、虛心問,結合各自工作實際,瞭解學習借鑑當地的先進經驗和好的做法。

下姜村是浙江省美麗鄉村的示範村,過去因地處深山、交通閉塞,村民的日子過得十分艱苦。當地一直流傳著“土牆房、半年糧、燒木炭,有女莫嫁下姜郎”的民謠。2007年起,該村進行規模調整,並規劃發展鄉村旅遊,發展民宿、農家樂,讓下姜“破繭成蝶”。

青山、綠水、村道、小橋,遊走下姜村,讓人有一種寧靜舒適之感。尤其是房屋外牆的壁畫、黨建園地、乾淨整潔的村道等,每一處細節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為了發展,我們下了很大決心。”在下姜村委會工作了30多年,曾任該村村委書記的楊紅馬說,從2014年開始,我們大力整治環境衛生,黨員幹部發揮帶頭作用,每週輪流值班,每天早上四五點出門保潔,堅持了3年,群眾也參與進來,才換來今天的成果。

代表團被下姜村黨員幹部肯拼敢幹的精神觸動了。羅曉勤說,下姜村從小村莊發展成示範村、精品村,無論是管理經驗還是發展思路,都值得學習與借鑑。細節決定成敗,我們要結合自身實際好好思考,統一思想,規劃藍圖,制定並強化管理機制,建設美麗石碣。

东莞石碣党政代表团赴浙江学习先进经验

借鑑治水做法

變“小微水體”為“小微景點”

代表團走進了湖州安吉餘村、莫干山鎮和南潯區千金鎮考察。其中,千金鎮南窯橋村葫蘆兜的治水成效令代表團由衷讚歎。

代表團參觀了葫蘆兜小微水體整治點,只見該處水綠花豔、環境優美,是一個休閒散步的好去處。但誰也沒想到,整治以前,這裡是一潭死水,水域內垃圾成堆,邊上的養兔場汙水直排,臭氣熏天,是典型的劣V類水體,環境汙染嚴重。

“我們清理垃圾、拆場截汙,清淤活水,種草綠化,用村裡廢棄的8萬餘舊瓦片鋪設成300米景觀步道,用輪胎、漁網、漁船等廢舊農(漁)物資噴漆改造成裝飾景點,不到一個月,臭水溝徹底改頭換面了。”千金鎮委副書記宋錦榮說,現在達到了三類水質。

“這樣村民就得益了!”羅曉勤表示,我們要學理念、轉作風、促提升,加大統籌力度,讓鄉村環境變得更好,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

东莞石碣党政代表团赴浙江学习先进经验

考察開拓視野

因地制宜開展舊村改造

代表團考察了位於海寧丁橋鎮新倉村的梁家墩。其南靠錢塘江、北臨翁金線,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整個村莊家家戶戶庭院整潔、粉牆黛瓦,質樸淡雅,如入水墨畫中。

作為浙江省級“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梁家墩保留了村莊的原生態面貌,如廢棄的老房子改造的飯店、養豬羊雞的生產用房改造成咖啡廳等。村莊處處以牆畫、微型的宣傳板等形式,展示村規民約、家風家訓及家孝文化知識,不僅讓居民隨時接受潛移默化的教育,同時又充滿了濃厚的文化氣息。

东莞石碣党政代表团赴浙江学习先进经验

考察團成員對美麗鄉村建設有了全新的認識、更深的感悟。桔洲村黨工委書記黃錦田不禁感嘆,此次考察開拓了視野,“梁家墩的鄉村環境很有特色,不是大建大拆,而是將有價值的都保留了下來。對我們而言是值得借鑑的,尤其舊村改造,美化優化環境,既可吸引外商投資,又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

西南村黨工委書記何健勳說:“我學到很多新的理念,接下來我們要因地制宜,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對環境進行規劃改造。” 考察期間,代表團一行還到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參觀,學習黨的歷史,堅定發展信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