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38年乞丐,却名垂史册,被皇帝赐黄马褂,死后万人送葬!

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人们把“九流”分为上、中、下三种。“三教九流”一般被理解为各色人物和各色行当,并泛指旧时下层社会闯荡江湖从事各种行业的人,而下九流里面有一种行业,我们是很熟悉的,那就是乞丐,在任何时代都会有乞丐的身影,自古以来,街头要饭的乞丐数不胜数,但是今天给你们介绍的是一个不寻常的乞丐。

当了38年乞丐,却名垂史册,被皇帝赐黄马褂,死后万人送葬!

而乞丐,每个时代的地位都是比较低的,谈到乞丐,会联想到《天龙八部》里面的丐帮,也会想到街头巷尾脏兮兮的可怜人。但大多数人都会对乞丐投去厌恶的目光,认为他们是社会的下等人,而今天给你们介绍的这个乞丐,他的身份地位很高,而且是唯一以乞丐身份载入史册,名垂史册,流芳千古的奇人 ,他就是武训。

当了38年乞丐,却名垂史册,被皇帝赐黄马褂,死后万人送葬!

武训,行七,原无名,字蒙正,自号义学症,谥号义学正。而武训这个大名,还是朝廷下令赏赐给他的,为嘉奖其兴办教育之功,取“垂训于世”之意。而武训先生,他是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他被誉为“千古奇丐”,武训出生于一户贫苦人家,他是家中的第七个孩子,按家中的排行称之为武七。

当了38年乞丐,却名垂史册,被皇帝赐黄马褂,死后万人送葬!

而在武训七、八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四个姐姐也相继做了人家的童养媳,他与寻常的穷困小孩并无不同,年少时为了生存乞讨为生,年纪稍长进入了一户富人家里做工赚钱谋生,但是因为没有受过教育,大字不识一个,更不会算数之类的,所以当时,武训在做佣工的时候,一直因为文盲而吃亏,被骗工资,而后争辩还被反诬并遭毒打

当了38年乞丐,却名垂史册,被皇帝赐黄马褂,死后万人送葬!

由于少年时吃尽文盲的苦,所以武训决心行乞兴学,武训从20岁开始,就到各地去行乞,当时他下决心要靠要饭来兴办学校,让穷家子弟也能上学,不能让他们和自己一样。而后,武训从20多岁开始,沿街乞讨38年,武训行乞的足迹遍布全国各省,武训每每讨得一些衣物,他总是想方设法变换成现钱,不知道从哪里学会了江湖人士的杂技,于是,便开始给人表演,以此来获取施舍,“行乞兴学”也一直激励着他,他也一直为目标而奋斗。

当了38年乞丐,却名垂史册,被皇帝赐黄马褂,死后万人送葬!

而武训49岁的时候,通过乞讨变现,已经置田230亩,积资3800余吊,在当时来说,已经是一方富豪了,终于在光绪十四年,武训的梦想得以实现,在柳林镇东门创建了第一所义学“崇贤义塾”,这一年,他50岁,之后又办了第二所义学、第三所义学,而武七一心一意兴办义学,为免妻室之累,他一生不娶妻、不置家,他的事迹,都感动了内忧外患的清廷,山东清廷封其为“义学正”,赐给黄马褂和“乐善好施”匾额。

当了38年乞丐,却名垂史册,被皇帝赐黄马褂,死后万人送葬!

​学校建成之后,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都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其实武训他完全不用当乞丐,可是他依旧守着自己的破庙过着心中守道,以苦为乐的生活,终于积劳成疾,病逝于御史巷义塾,享年59岁,但武训离开人世时,是在学童们的朗朗读书声中,含笑而走的,而武训出殡那天,乡民自动参加葬礼达万人以上。武训一个当了38年的乞丐,却名垂史册,被皇帝赐黄马褂,死后万人送葬,是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值得我们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