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誠為什麼能在國民黨中取得如此高的地位?

1195125793

主要是因為他對蔣家王朝忠心不二且能力卓絕

陳誠,國民黨一級上將。曾任戰區司令、參謀總長及軍政部長等重要職務,是黃埔系軍人中僅次於蔣介石的二號人物,為蔣介石的政治、軍事統治立下過汗馬功勞。
1947年,國民黨在東北戰場連吃敗仗,形勢極度危急。蔣介石為了改變頹勢、扭轉敗局,撤換了杜聿明,令陳誠任東北行轅的主任。這位曾揚言三到六個月就可消滅共產黨的軍中大佬,在僅僅五六個月的時間,便被東北民主聯軍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了。所剩的兵力只好龜縮在瀋陽等幾個城市之中,敗局已定。陳誠只好以因病就醫的藉口請求辭職,離開了東北。
1948年,蔣介石為了經營最後的老巢臺灣,任命陳誠為臺灣省主席兼警備總司令,先期到檯布局。陳誠到臺灣後,先是收攏改編來到臺灣的部隊,後又頒佈了與大陸來往的戒嚴令,使臺灣與大陸中斷來往數十年之久。在臺期間,陳誠檢討自己,學習中共將土地頒給農民,使他們能耕者有其田,為臺灣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陳誠曾兩次當選“副總統”“行政院院長”及國民黨副總裁,是名副其實的二號人物。1959年,根據當時的民國憲法,1960年蔣介石就不能再連任總統了。為了能使蔣介石長期統治臺灣,陳誠以副總統的身份,組織相關人員修改憲法,最終使蔣介石有連任總統的資格,並獲得連任。
陳誠為了能使蔣家長期統治,他不斷地提攜和幫助蔣經國,並賦予他很多權力,為其能後期統治臺灣。不遺餘力。
1965年春,陳誠因病去世。
可以說,陳誠作為國民黨黨、政、軍的核心人物之一,為蔣家王朝殫精竭慮奮鬥了幾十年,沒有辜負蔣介石對他的信任和提攜。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雲緋文學號:芳緋文學
歡迎點贊和評論

蝶戀花緋

這主要歸功於陳誠在國民黨軍閥混戰時期摸索出來的一套獨特的政治模式——與忠於蔣介石和反對蔣介石的人都保持良好關係,與他關係深的人,只要與蔣介石關係不睦,他都會拋棄但不決裂,關鍵時候還出手相救。

陳誠在國民政府中資歷不是最高的,但卻是蔣介石八大金剛的兩位核心人物(另一位是何應欽)之一,更是壓軸人物,蔣介石有收拾不了的局面和啃不了的骨頭都會由陳誠出面收拾。

1924年又被鄧演達帶入黃埔軍校。北伐戰爭前,陳誠又受擔任連長時的營長、現任21師師長嚴重推薦,擔任21師下屬63團團長。後來鄧演達和嚴重相繼參加反蔣活動,陳誠隨即與二人分道揚鑣,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前,蔣介石任命陳誠為21師師長。

但陳誠與鄧演達、嚴重二人在感情上並未決裂。鄧演達遭到蔣介石通緝後,陳誠曾向鄧通風報信。嚴重離職後過著隱居生活,生活十分拮据,陳誠於是暗中接濟,一有機會還不忘在蔣介石面前保舉。

如果說鄧演達和嚴重是因為對陳誠有恩所以陳誠才報答,那麼下面這個人就完全是戰場上的對頭了。

1929年12月,唐生智發動反蔣戰爭。陳誠率所部第11師與唐生智麾下悍將劉興部第八軍在河南確山展開激戰。眼看將第8軍快要打垮、活捉劉興之際,陳誠卻派人給劉興送去一封信,稱“自相殘殺,實為痛心,請速逃走,來日國家當有用你之處”還附上5000大洋作為盤纏。

後來劉興在抗戰時期率部在上海、南京、武漢等地與日軍血戰,殲敵無數。由此可見,陳誠雖然賣力為蔣作戰,但內心深處並不以自相殘殺為然,這也就是作為一個合格政治家的基本素養。


世紀戰爭大揭秘



而說起陳誠呢就離不開老蔣,他可以說是陳誠的伯樂,沒有老蔣絕對沒有日後在國民黨中權傾一時的陳辭修。而陳誠平庸的軍事才能在他一生的征戰中多有體現,在好幾次關鍵性的大仗中都是慘敗、而且損兵折將,老蔣的嫡系部隊幾乎被陳誠敗去大半。但是老蔣還就是愛用陳誠,比如對我黨發動的五次圍剿,陳誠的戰略導致國軍幾十萬人馬圍剿卻依然是敗仗連連,還有淞滬會戰,國軍損失了30萬大軍,陳誠的心腹十八軍差點也全葬送在羅店,還有日後解放戰爭中在東北戰場指揮的國軍成建制的被我軍消滅,國民黨內當時甚至出現了

“殺陳誠,謝天下”的口號,他的軍事能力不言而喻。



但是前面已經說道了,陳誠是宰相之才,而非帥才,他以十八軍為核心能建立起一個龐大的軍事力量土木系,這充分說明了他能管理好軍隊卻不能帶領軍隊打勝仗,換而言之,他有著管理能力卻無戰略眼光。但他無論是在外交方面還是後勤方面,或者是之後主政臺灣時期,他都取得了極高的建樹,這也就說明了陳誠的政治才幹絕對大於軍事能力,但是老蔣卻在很多時候限制了陳誠才幹的發揮,往往將他派向戰場,這又是為什麼呢? 老蔣有一句名言,叫做:“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這就說明了陳誠對他的重要性,而老蔣用人講究的是忠心,陳誠對他無疑是誓死追隨,所以每逢大仗派別人他不放心啊,只要陳誠在那裡,老蔣才能安心啊,畢竟自己的嫡系部隊掌握在不相信的人手裡老蔣還是不放心的。但就是因為這一點,陳誠的能力往往得不到發揮,而老蔣在這一點上確實沒有做到知人善用。



其實細看他的一生,我們很容易在陳辭修的身上看到很多蔣式愛將的性格,即勤奮、忠誠,他一生忠於他的領袖,而老蔣無論如何也沒有棄過陳誠,但是站在歷史的角度來看,陳辭修無疑是站錯了隊,這也註定了他不能留名百世。我是略懂一二的四少,感謝您的關注!


風流倜儻張四少

陳誠在國民黨內取得那麼高的地位,是理所當然的。這與他早期的軍旅生涯有關,與他的指揮領導能力有關,與他和老蔣的親密個人關係有關,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大家都知道陳誠也是黃埔軍校的,以為他也是蔣的黃埔學生,其實陳誠的資歷頗深,在加入軍校前,他已是鄧演達的左膀右臂(鄧演達曾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主任,北伐戰爭中國民革命軍的總政治部與總司令部曾是平級的),陳誠在粵軍中已頗有影響力,加入黃埔軍校後,任炮兵教官,併兼任學兵區隊長。

1925年2月中旬,黃埔學生軍東征,陳誠的炮兵連在棉湖之役中將叛軍火力壓倒,使戰局轉危為安。

棉湖一戰是黃埔學生軍的生死血戰,也是揚名立萬之戰,陳誠功不可沒,自然受到了蔣介石、何應欽的讚賞。陳誠也被老蔣視為福將。

1926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決定出師北伐,組成了以蔣介石為總司令的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陳誠已經任總司令部中校參謀。

1927年1月,陳誠當時在第二十一師任團長。第二十一師擔任中路作戰任務,在龍游、蘭溪一帶,與孫傳芳、孟昭月部展開激戰。陳誠率第六十三團在桐廬西北浪石埠過江,與敵三師之眾背水苦戰數日,傷亡巨大。後來,他帶領一支特務隊,在深夜突襲敵之司令部。第二十一師乘勢追擊,佔領杭州,浙江乃定。之後北伐軍進攻蘇皖。陳誠率第六十三團攻佔吳江。3月,二十一師在浙江龍游、桐廬戰役中擊敗孫傳芳主力部隊,一舉拿下蘇州,陳誠的六十三團出力最大。4月,任二十一師少將副師長。6月,任二十一師師長。


1928年4月,蔣任命陳誠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警衛司令。陳誠就任警衛司令後,大力擴充實力,共組建三個警衛團,節制兩個炮兵團, 指揮兩個憲兵團,其實力實際超過一個軍。1929年春,蔣任命陳誠為十一師師長,中原大戰後再升為十八軍軍長。由此,陳誠在國軍中的地位正式確立。

陳誠一度視鄧演達為馬首是瞻,為救鄧演達不惜以去職以表其心,鄧演達被害後,陳誠才至始至終跟隨老蔣。

圖為在臺灣的陳誠與蔣經國

老蔣對他的重用也是出於三個方面考慮,第一是因為陳誠的能力和忠誠,第二是因為培植黃埔系勢力的需要,第三是人情因素:陳誠不僅是他的浙江同鄉,還是他和宋美齡最喜歡的乾女兒的丈夫。(這個乾女兒的身份也非同尋常,是國民黨大佬譚延闓的三女兒)

更多內容請關注《一世明哥私家歷史》


一世明哥私家歷史

陳誠在國民黨內是少數一直受到蔣介石器重的高級軍政人物,其後來官至國民黨副總裁,成為國民黨內名副其實的二號人物,實際上,不僅在國民黨內,陳誠在國民黨政權的黨政軍體系中均有擔任過重要職位的記錄。在軍隊裡面,陳誠當過師長、軍長以及海軍總司令和參謀總長,在政府當中,蔣介石集團退守臺灣後,陳誠曾經擔任行政部門負責人和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在蔣介石政府當中可以說是位極人臣,那麼,生性多疑的蔣介石為什麼會如此信任陳誠呢?

首先陳誠是浙江人,這是陳誠受到蔣介石信任的首要先決條件,不過並不是唯一條件。陳誠同時還有保定軍校和黃埔軍校的背景,這樣就可以說具備了受到蔣介石重用的最為重要的基礎條件。陳誠從黃埔軍校時期就死心塌地的跟著蔣介石,從來沒有在政治上背離過蔣介石,因而蔣介石對於陳誠是非常放心的。儘管陳誠沒打過什麼勝仗,但是蔣介石還是器重他,甚至到最後守臺灣的時候,這個重任還是由陳誠擔任的,蔣介石對於朝野當中要彈劾陳誠的聲音置若罔聞。

再者,陳誠與蔣介石之間還有一層姻親關係,陳誠的夫人譚祥是譚延凱的女兒,也是宋美齡和蔣介石的乾女兒,所以陳誠自然也就是蔣介石的乾女婿,這一層關係對於陳誠日後受到重用是有很大關係的。

現在人們回過頭來看歷史,總是指責陳誠、胡宗南等蔣介石所信任的浙江籍將領的無能,實際上,如果換個角度,難道蔣介石不知道他們幾斤幾兩嗎?真正無能的是蔣介石,只是他在很多時候需要一個替罪羊,因此就選擇了陳誠、胡宗南等自己最信任的人。


青年史學家

坊間傳說蔣介石曾說過,“一不可一日無辭修”,陳誠也有"小委員長”之稱,可見他在國民黨中的地位之高和影響之大。但講到他與老蔣的緣份,說來話長,頗為曲折。


1917年19歲的陳誠,從浙江師範畢業,閒了年多,借了同鄉陳德的文憑,跟著父親好友杜志遠將軍,去報考保定軍官學校。因為成績差,身材婑小名落孫山。不料考第一名的劉亦琨讀大學去了,順次遞補陳誠撿了個名額補上。在軍校陳誠並不出色,不過結交了好友王東原,互相勵志為日後兩人的前途,產生了大的影響。

一年後經鄧演達和嚴重的舉薦,陳誠在黃浦軍校當炮兵科教官兼隊長。一日晚歸天將亮,便索性在營裡讀起書來。校長蔣介石早上巡營,發現他正用心恭讀,便上前詢問其名,又問他三民主義是什麼,可記得總理開學訓詞?陳誠一一對答如流,令校長頗為滿意,拍著他肩膀說:"好的好的。詩曰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你努力吧!”對這個老鄉留下良好印象。(勤奮好學的好學生啊!)


第一次東征開始,攻打淡水城至關重要。棉湖一役,蔣介石親自上場督陣。陳誠指揮炮兵猛烈轟擊,都命中目標受到蔣介石讚許。不料陳炯明趁東征軍疲憊之時大舉反攻,敵眾我寡情況十分危急。右臂受傷的陳誠,咬牙上了陣親自開炮,三炮全命中了陳炯明的指揮所。全炮連士兵受到鼓舞,阻止了敵人的進攻,戰場形式大變。蔣介石十分高興,連稱打的好。陳誠"三炮起家",正為日後真有盼頭洋洋得意之際,卻不得不離開部隊,回鄉奔父喪。


料理完喪事後,因傷未痊癒,陳誠未與妻子吳舜蓮同房,妻憤而刺喉經搶救未死。家中接連出事合他心灰意冷,不想回廣東了,跑到杭州想在警界謀職不成,才回去還當山炮連長。陳誠又參加了第二次東征,因表現出色受蔣介石賞識,賞銀500兩,還提升他當了炮兵營長。1927年北伐後,又因功升為副師長。

蔣介石發動政變後,拉攏各方勢力,召見同鄉兼校友的陳誠,他立即表示要與蔣共進退,唯其馬首是瞻。幾句表忠心的話,成了令蔣對他畢生信任基礎。


1929年秋在武漢武勝關,大破反蔣的唐生智升少將。這激起當時頂頭上司,最受蔣器重的嫡系實權人物何應欽不滿,給了只知討好蔣,而平步青雲的陳誠一盆涼水。他藉口陳誠在與孫傳芳作戰時,坐轎上陣,有損革命軍形象,免了其21師長之職。

陳誠一肚皮委曲,自己抱病上陣反敗為勝,有功卻遭刁難,是何應欽排除異己,可惜蔣介石正賦閒愛莫能助。這次打擊卻擊起了他的雄心壯志,誓與何應欽爭高下。


陳誠認識到要形成自己的勢力,就要有權力有人手。於是開始在校友師生中間聯絡感情,在保定系和黃埔系之間形成了自己的圈子。

1928年蔣介石復職,受到排擠的陳誠因禍得福,被其視為忠誠干將,任命他為中將警衛司令。11師兵力比一個軍還雄厚,在跟隨蔣中原混戰中,不斷網羅黃埔學生為中下軍官,收編雜牌部隊壯大實力,也和關麟徵李彌鬧得不和。

1930年,陳誠晉升18軍軍長,兼11師師長時年34歲。(其系稱"土木系”由此而來),在8月蔣馮閻鄭州決戰時任先鋒,第一個攻進城。蔣大喜發獎金20萬元。陳誠立即回報,先賴蔣指揮有方,再分功46師上官雲相一半,將所得10萬發給每兵兩元,餘作公積金,開辦安置殘廢軍人和老弱士兵的工廠和農場。此舉令蔣介石將其視為有軍政兼備之才,可為肱股之用,也為陳誠博得"不稱功,不貪財”的美名。後即隨蔣訪日,政治身價大增。


1931年蔣宋親自作媒,把"嫁必嫁將軍“的乾女兒譚祥,介紹給心腹愛將陳誠為妻。陳誠從此成了蔣介石的乾女婿,倍受寵信。

青雲直上的陳誠,不想又迎來更大的打擊。1932年陳誠指揮對紅軍第四次圍剿失敗,傷亡過半遭各方攻訐。在熊式輝顧祝同等發難下,蔣介石只得給陳誠降級,記大過處分。陳誠威信掃地,自動請辭各職,跌入人生低谷。

但蔣介石也明白,陳誠有代己受過的委曲,風頭過去,又任其為總指揮再次上陣。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開始長征。陳誠藉機將薛嶽、吳奇偉、收羅帳下加上羅卓英、周至柔等恢復了其軍事系統的實力。


陳誠從此順風順水,蔣介石對他青眼有加,即便武漢失守,宜昌失守也不追究。陳誠派系是嫡系中的嫡系,勢力龐大,其得力干將薜嶽`林蔚、吳奇偉、李漢魂、李延年、羅卓英、王東原、周至柔、郭懺等日後都成了國民黨軍隊中堅的高級將領。

1942年他把嫡系杜聿民第5軍搞成全美式裝備,又把入緬作戰的遠征軍司令官職位抓到手裡。到內戰時期,陳誠仍然是蔣介石最寵信的三人之一(胡宗南和湯恩伯),論抓權和受信任程度,何應欽早就被遠遠的拋在後面了。


陳誠乳名德馨,源自劉禹錫的《陋室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恰應照了陳誠為人,雖軍事才幹一般,但其政治經濟頭腦皆備,在國民黨眾多將中領中並不多見。他在國民黨中的地位隨蔣介石起落,對其忠誠不二;行事作風與蔣也師出一門,抓權抓人,但在島政經上的作為,又無出其右者也。

元元,金沙江邊的歷史愛好者,期待大神的關注點評。

元元的天下

陳誠在蔣介石黃埔軍校的“八大金剛”裡原本排名最末,到抗日戰爭結束前他的職務和掌握的軍隊實力已經與何應欽不相上下,最根本的原因是何應欽失寵後,蔣介石需要重用一個夠資歷的高級將領制衡黃埔系二號人物何應欽,從而保證對黃埔系軍隊的絕對控制權。



在“八大金剛”裡,劉峙和顧祝同是何應欽的哼哈二將,關係非比尋常,老蔣可以用但無法用以牽制何應欽。蔣鼎文狂嫖爛賭,錢大鈞不修私德,張治中不喜弄權,陳繼承能力太差(唯一的中將),只有同為浙江人的陳誠因為絕對忠誠和較好的個人操守,成為了蔣介石的選擇對象,隨著中央軍“土木系”實力在老蔣支持下的不斷壯大,陳誠實際已經成為黃埔系二號人物,對何應欽表面客氣而已。

陳誠的長處是比較愛才和重才,將薛嶽、羅卓英、周至柔、桂永清、郭懺等出自本系統的大員都舉薦到國民黨軍隊的重要位置,包括戰區司令(薛、羅)、空軍(周)、海軍(桂)和聯勤(郭)等各個方面,這些心腹將領反過來又支撐了陳誠的地位,黃埔系任何派別都沒有達到如此龐大的勢力。



陳誠的軍事能力並不弱,在北伐戰爭、蔣桂戰爭和中原大戰中都有出色表現,不然也不可能迅速成為“五虎上將”之一,尤其是中原大戰,最終讓西北軍心理崩潰的就是第一師和第十一師,這是蔣介石的“官渡之戰”,否則就將失去江山。同時陳誠訓練軍隊的能力超群 ,11師和18軍的確是他一手帶出來的民國最強部隊。

在抗日戰爭中陳誠的戰略應對能力也非常不錯,圓部和一郎曾經企圖在陳誠留滯重慶期間鉗掉第六戰區主力,卻發現當面國軍反應至為迅速以致大惑不解,左右告之;陳誠已回恩施。陳誠軍事能力被弱化的原因在完全服從蔣介石,老蔣是特別喜歡越級瞎指揮的,不過好處在於,陳誠可以背鍋,卻不會失寵,因為蔣介石心裡有數。



陳誠還是軍政兼備的將領,這一點其它黃埔系大將蔣鼎文、胡宗南、湯恩伯、杜聿明等就基本無法望其項背了,在他主政湖北和臺灣期間,還是非常有政績的,總體說來,陳誠政治一流、練兵一流、指揮二流、作戰三流。

鄧演達也是黃埔精神領袖之一,並且是陳誠非常尊重之人,蔣介石殺鄧演達,陳誠沒有棄蔣而去,政治立場已經擺明了。陳誠也沒有取蔣而代之的野心,其“土木系”精銳是為老蔣打天下而存在,因此才會恩寵不衰,這與蔣介石的用人風格有關。


度度狼gg

陳誠在1919年時考入了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八期炮兵科學習。黃埔軍校成立後,因其是炮兵專科畢業生,便在黃埔軍校擔任炮兵科教官、炮兵隊區隊長。1924年秋,黃埔軍校成立教導團和炮兵營時,陳誠任炮兵第一連的上尉連長。
第一次東征,部隊在攻打淡水城時,因城牆堅固,久攻不下。關鍵時刻,陳誠親自操炮,很快將城牆打出一個缺口,部隊趁機而入,很塊佔領全城。在攻打棉湖時,敵軍恃險頑抗,關鍵時刻,又是陳誠連開三炮,每發炮彈似有神助,發發命中,部隊士氣大振,一舉拿下棉湖。第二次東征攻打惠州時,又是陳誠的炮兵發揮了超強作用,為勝利奪取惠州打下了基礎。因陳誠作戰有功,被提升為炮兵營長。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陳誠因“三炮”而一舉成名。
1926年6月,陳誠已是第一補充師第3團的團長。1927年,北伐革命軍在與孫傳芳的部隊作戰中,陳誠指揮部隊攻城掠地、勢入破竹、連戰連捷,奪取了多個城鎮,戰功赫赫。1927年4月,陳誠被提升為師長。
在東征、北伐期間,陳誠作戰勇敢、身先士卒、搶關奪隘、屢立戰功。1928年初,下野的蔣介石重新復出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後,4月陳誠被任命為總司令部的中將警衛司令兼炮兵指揮官,指揮5個步兵團和2個炮兵團,實力比一個軍還雄厚。
從1924年秋任上尉炮兵連長到1928年4月任中將衛備司令,也不過近四年的時間,可謂升遷神速。陳誠作戰能力、指揮能力由此可見一斑。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歡迎點贊和評論

小方說歷史1990

運輸大隊長常凱申(蔣介石),運輸小隊長陳誠:)陳政治才能好,忠又心耿耿,治軍和戰略規劃能力也不錯(就是打仗不行,軍事才能一般,因此很多人開玩笑說他是陳罪人,因為他丟了很多部隊),所以老蔣說他不可一日無辭修。(辭修是陳誠的字,指的就是陳誠;上級對下級正常直呼名字,叫字就是很尊重了,可見陳誠的地位,你見過老蔣叫杜光亭嗎,也就是杜聿明)



陳誠適合治軍,其他方面也行,就不太不適合打仗(雖然他是黃埔一期的教官),他的湖北省主席做的就不錯。比如,他到東北,把部隊擴編到14個軍,又從關內調運了大量軍火運到東北,杜光亭可沒這本事。(但杜聿明打仗行)陳誠去東北時還兼任參謀總長,聯勤總部司令原來還是他手下,補給軍火當然賣力。



但是呢他輸多贏少,他一到東北,馬上就把蘇北的整49師7個團調往東北。東北國軍55萬,地方部隊20萬,東北我軍也就51萬...可是,可但是,他到東北後,一個秋季加冬季戰役,東北國軍損失了10多萬人和大量軍火。(運輸小隊長絕不浪得虛名,東北是國軍重點補給的戰區)



不過,光亭和陳辭修位置是不一樣的,杜聿明是保安司令,陳誠接的是熊式輝,是東北行轅主任。本來就不是一個檔次的,光亭沒當過東北一把手,他只是軍事主管,陳誠是真正的一把手,所以,能量不一樣。(這就是一級上將和中將的區別)


李三萬的三萬裡

陳誠既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也是“八大金剛”,還是蔣介石手底下最有權勢的三人之一(何應欽、陳誠、顧祝同)。辭修在國民黨能有如此高的地位自然不僅僅是因為軍事能力,況且陳誠的軍事能力也不咋地。

陳誠被稱為“小委員長”,“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可見常凱紳對陳誠的器重。陳誠畢業於保定軍校炮科,在黃埔軍校中擔任教官。一天陳誠帶著一本《三民主義》正好被散步的蔣介石看見了。蔣隨手將陳誠的《三民主義》翻看了一下,發現上面很多圈點,蔣從此對辭修大加讚賞,這也是陳一生追隨蔣介石的開始。

陳誠帶兵打仗不行,最擅長的是治軍。陳誠有自己的嫡系部隊,被稱為“土木系”,其干將羅卓英、黃維、胡璉等都是能征善戰的悍將。另外,陳誠在政治上惟蔣介石馬首是瞻,有時還為其背鍋。蔣在大陸將要失敗的失敗的時候,任命陳誠為臺灣省政府主席,讓其好好經營臺灣。辭修也不負所托,蔣到臺灣後,辭修被選舉為副總統,成為臺灣的二號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