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糖尿病後,除了茫然、恐懼,我們的哪些行動有利於治療?

一、調整心態

確診糖尿病後,除了茫然、恐懼,我們的哪些行動有利於治療?

二、正確認知

確診糖尿病後,除了茫然、恐懼,我們的哪些行動有利於治療?

三、自覺進行全面檢查

由於糖尿病可以導致心、腦、腎、眼睛、神經等多臟器損害。所以糖尿病患者在確診後,還應該進一步做全面檢查,明確是否合併高血壓、血脂異常、肥胖以及其他代謝異常等問題。

(一)常規檢查

1、血糖監測

確診糖尿病後,除了茫然、恐懼,我們的哪些行動有利於治療?

實施血糖監測可以更好的掌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變化,對生活規律,活動,運動,飲食以及合理用藥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頻率】

病情穩定後,1個月至少檢查2次空腹和餐後血糖。

2、糖化血紅蛋白檢測

確診糖尿病後,除了茫然、恐懼,我們的哪些行動有利於治療?

隨機血糖監測會受到一些干擾因素影響,如飲食、運動、睡眠狀況等,而糖化血紅蛋白則不受其影響,它能客觀準確地反映患者近2~3個月內的總體血糖水平。

【頻率】

3、C肽檢查

確診糖尿病後,除了茫然、恐懼,我們的哪些行動有利於治療?

測定C肽,有助於糖尿病的臨床分型,有助於瞭解患者的胰島功能。

【頻率】

視情況定期複查

4、血脂

確診糖尿病後,除了茫然、恐懼,我們的哪些行動有利於治療?

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時合併脂代謝異常及高血液黏稠度,這些都屬於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與糖尿病的心腦血管併發症直接相關。因此,糖尿病患者應當及早檢查、及早發現、早期干預。

【頻率】

糖尿病患者在確診時要進行血脂檢查,之後還需定期監測血脂指標,頻率為每年一次。

5、血壓

確診糖尿病後,除了茫然、恐懼,我們的哪些行動有利於治療?

很多糖尿病患者會合並有高血壓,還有一些糖尿病患者由於心臟神經功能異常而出現體位性低血壓,糖尿病合併高血壓比單純高血壓預後要嚴重得多,因為糖尿病與高血壓會相互影響,使糖尿病和高血壓病情加重。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僅要控制好血糖,還要控制好血壓。

【頻率】

糖尿病患者高血壓發病率比一般人高2~6倍,故提倡定期監測血壓,每月一查。最好家庭自備電子血壓計,以便隨時監測血壓。

6、肝、腎功能檢查

確診糖尿病後,除了茫然、恐懼,我們的哪些行動有利於治療?

糖尿病患者需要檢查肝、腎功能,是因為一些降糖藥在人體內利用肝臟酶代謝,還有一些降糖藥要通過腎臟代謝,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服用這些降糖藥就需要調整劑量甚至停用以免藥物蓄積發生危害。

【頻率】

糖尿病患者在確診時要進行肝腎功能檢查,之後每年檢查一次。

另外,對於老年患者以及一些肝腎功能異常的患者,服用口服降糖藥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

7、眼科檢查

確診糖尿病後,除了茫然、恐懼,我們的哪些行動有利於治療?

糖尿病眼病是導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一大原因之一,所以糖尿病患者做好日常眼科檢查,避免糖尿病眼部病變發生、發展。

【頻率】

糖尿病患者在確診時要進行視力及眼底檢查,之後每年檢查一次。

8、神經科檢查

確診糖尿病後,除了茫然、恐懼,我們的哪些行動有利於治療?

通過神經肌電圖檢查,可以早期發現周圍神經病變;還應做自主神經方面的相關檢查,具體檢查詳情還需諮詢醫生。

【頻率】

足背動脈搏動,神經病變的相關檢查在確診時要查,之後每3個月檢查一次。

(二)其他特殊檢查

1、心電圖

確診糖尿病後,除了茫然、恐懼,我們的哪些行動有利於治療?

2、心臟彩超

確診糖尿病後,除了茫然、恐懼,我們的哪些行動有利於治療?

3、下肢血管超聲及造影

確診糖尿病後,除了茫然、恐懼,我們的哪些行動有利於治療?

糖尿病患者還要了解自身是否有下肢動脈硬化、斑塊或狹窄等,這些均為糖尿病足的危險因素,如果檢查一切正常,也不可掉以輕心,還需定期檢查。

4、骨密度檢查

確診糖尿病後,除了茫然、恐懼,我們的哪些行動有利於治療?

附:簡潔版檢查時刻表

確診糖尿病後,除了茫然、恐懼,我們的哪些行動有利於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