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槎南北二湧改造工程完成拆遷,年底前將建成嶺南特色濱水空間

繼南北大涌成為全市的河涌改造亮點工程後,今年,南北二湧也將啟動改造,張槎將再增一項亮點河涌。

和去年大涌拆遷相比,村民意識已發生轉變,不但配合度明顯提高,主動拆除違建,甚至還有人將自己房子也拆掉一部分做濱水走廊的通道。

主動拆除違章建築,為河涌改造騰出空間,正體現了張槎拆舊建綠,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綠色發展理念。

張槎南北二湧改造工程完成拆遷,年底前將建成嶺南特色濱水空間

南北二湧蓮塘村段,河涌西岸規劃線內的違章建築和村民物業已經拆除完畢,原本的斷頭路被打通。

從“要我拆”到“我要拆”

“陳叔,你房子的圍牆快砌好了?”昨日,像往常一樣,禪城區張槎街道蓮塘村委會主任陳偉強來到南北二湧巡查沿岸建築拆除情況,東便新村村民陳叔的房子向裡縮了2米,正在重新砌牆。

“快了,快了,這兩天就搞好。”陳叔一邊招呼著泥水工,一邊問陳偉強,南北二湧沿岸拆除建築後何時鋪路,他很關心。

陳叔的房子就位於南北二湧西岸,一座8層的小洋樓,建好才三四年時間。一開始他也有牴觸情緒,但陳偉強和村小組長一直不斷地勸說,還帶他去了改造後的南北大涌。之後他有了轉變。

“說實話,我們這裡是舊村,環境較差。”陳叔說,河涌西岸是斷頭路,瘋長的樹木遮天蔽日,光線又不好,成了老鼠窩和蚊子窩,河水也不乾淨。南北大涌以前也差不多,但現在改造好之後水清岸綠,受益的也是村民自身。

想通之後,他主動把房子第一層向內縮了2米,讓出20多平方米做成一個走廊,讓改造好的河堤道路通暢,村民散步時還有一段遮陰的地方。

“剛開始,村民都不同意,早上6點多就有人打電話來罵我。”陳偉強回憶,為了讓村民拆掉違章建築支持改造,他和小組長挨家挨戶上門做動員工作。只要村民願意,他隨時開車搭他們去實地查看南北大涌改造後的成果。隨著幾戶村民的帶動,大家慢慢認識到,環境提升對自身的好處,就開始轉變意識,從被動的“要我拆”變成了主動的“我要拆”。

5月25日,張槎街道組織執法、國土、水務、安監、綜治、消防、派出所、村委會執行“一門式”多部門聯合行動,歷時6小時,將剩餘的16間違建房屋全部拆除,共計約2000平方米。

昨日,站在南北二湧西岸,原來的斷頭路已經打通,垃圾也正在清理。“這裡不久就會大變樣。”陳偉強說。

張槎南北二湧改造工程完成拆遷,年底前將建成嶺南特色濱水空間

南北二湧蓮塘村段,村民拆除改造工程項目規劃地段的住房。

從“髒亂差”到“勝過住別墅”

現在,不只是主動拆除違建,甚至手續齊全的房子也為環境提升讓路。村民這種意識的轉變動力到底來自何方?

南北二湧總長約3.7公里,由蓮塘水閘開始至城西泵站,兩岸聚集了張槎蓮塘,大富、村尾等自然村。河涌水流自南往北,經西一、西二、西三、西四河涌流入南北大涌,形成該片區水網縱橫交織的水鄉觀景。一方面,村民在此地居住了很長時間,對其很有感情。但另一方面,環境著實讓人頭疼。

“我們也不斷地給村民做思想工作。”禪城區環境保護和城市管理局張槎分局(環保水務)副局長楊曉輝說,改造的成果就是要將南北二湧打造成張槎特色的河涌景觀,具有嶺南特色水環境的景觀效果,讓村民不出家門,就有幸福感。

根據介紹,此次實施整治的工程長度約1800米,北至汾江河,南至東平河,總投資4174萬元,預計今年12月底前完成。政府通過對河涌兩岸鋪設截汙管道,完善村居汙水管網,從而改善南北二湧河涌的水質,加快河涌水體流動,提高防洪排澇能力。自蓮豐東路口至張槎一路,改造跨河景橋、水埠頭,沿途增加文化廣場、健身設施、親水平臺。此外,將全線進行綠化工程建設,增加園景照明及配套設施,進一步提升兩岸河涌景觀,還將對河涌進行綜合整治,截汙、清淤、引入活水、改善周邊環境。同時,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為市民提供安全美觀、體驗豐富、多元化的濱水空間。

“今年3月,南北大涌改造完成後,沿岸居住的村民說現在‘勝過住別墅’,我們二湧改造方案也將和大涌一脈相承。”楊曉輝說。

補足歷史欠賬推動綠色發展

本月1日,張槎街道在迎接市生態環境督察暨環保聯動執法工作動員會後,街道黨工委書記劉志誠、委員鄭甲生帶隊,組織環保、國土城建、水務、代建、派出所等部門開展生態環境巡查,先後對佛山市新偉星塑料有限公司、東亞工地、九江基湧進行巡查。對於企業的生產車間和廢氣治理設施,要求企業負責人必須落實各項環保措施、加快廢氣深化治理工程進展,日後一旦發現環境違法行為必然從嚴查處。對於工地,要求企業主體責任人要有環保責任感,必須落實揚塵防控“六個100%”。

而最後巡查到九江基湧時,現場可見曝氣裝置正在運行,水質雖談不上見底,但也算清澈。工作組表示必將盡全力保障河涌水質,村級截汙、河涌整治、分散式汙水處理設施“點、線、面”結合,通過落到實處的工程、有效的管理推進全轄區水環境質量逐步提升。

“歷史的欠賬總是要還的。”劉志誠說,作為千億工業重鎮,張槎已進入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他表示,張槎新舊發展動能持續轉換任務艱鉅,現在還存在汙水管網、公共交通系統建設滯後;支撐未來發展的交通、信息、科技、能源、環保等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還不完善;農村面貌亟待提升等情況。“立足新時代,要用發展的眼光分析優勢和不足,因勢利導、主動作為,用‘綠色發展’ 的理念築牢張槎發展的根基,用生態文明的修復,推動張槎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