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趕牛山”,500年曆史的臨淄牛山廟會

每年農曆三月三和九月九,在齊國故都臨淄區的牛山舉辦廟會,當地人在春耕和秋收後,來牛山上祭山、拜牛,祈禱神牛保佑家人平安、五穀豐登。

牛山廟會起源於明朝,興盛於清代,至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從最初單純的朝拜活動演變成集文化、旅遊、商貿於一體的大型的民間集會,已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牛山位於臨淄城南7公里處,雖然海拔僅有 174米,但以自然景觀和歷史價值聞名。山體植被豐茂,山頂林木秀美,日間雲氣蒸騰,入夜水氣凝聚。自春秋戰國以來久負盛名,被視為臨淄名山之一,“春回牛山雨濛濛”成為古臨淄八大景之一。

“三月三,趕牛山”,500年曆史的臨淄牛山廟會

美麗的趕牛山

牛山廟會也是當地百姓為祭奠齊國著名的賢相管仲而流傳下來的習俗,在管仲墓前,祈求五穀豐登,吉祥安康。廟會鼎盛時期,牛山上宮觀廟宇節次鱗比的,供奉著眾多神明,有佛祖殿、玉皇殿、聖母殿、觀音殿、文昌閣、龍王廟、山神廟、八仙廟、王靈官廟等(可惜現在這些建築大多湮滅)。每年農曆“三月三”、“九月九”各有六天廟會,青州、廣饒、淄川等地的客商也紛紛前來,趕山的人摩肩接踵,各種民間藝術薈萃於此,十分熱鬧。人們來參加牛山廟會一是憑弔和紀念一代名相管仲,緬懷齊國先賢;二是祈求平安、幸福;三是踏青、遊覽、放鬆心情。

“三月三,趕牛山”,500年曆史的臨淄牛山廟會

“三月三,趕牛山”,500年曆史的臨淄牛山廟會

“三月三,趕牛山”,500年曆史的臨淄牛山廟會

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

“三月三,趕牛山”,500年曆史的臨淄牛山廟會

“三月三,趕牛山”,500年曆史的臨淄牛山廟會

牛山看起來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丘陵,但它承載了厚重的歷史文明和豐富的歷史內涵。這是一方風水寶地,春秋時期就流傳著“牛山有幸三尺土”的說法,這裡多位帝王將相的長眠之地。牛山的北麓有輔佐齊桓公稱霸的名相管仲之墓,東麓遠處是齊桓公與齊景公之墓,向西是田齊威王、齊宣王、齊湣王、齊襄公四王之墓,牛山的西南有漢代英雄終軍之墓。

“三月三,趕牛山”,500年曆史的臨淄牛山廟會

名相管仲墓

相傳公元前26世紀,黃帝在涿鹿大戰蚩尤,屢戰不勝,命令大將“神荼”“鬱壘”在東海流波山,捕獲一頭夔牛。在淄河岸邊一座山下,做了一面大戰鼓,把牛頭、牛骨埋在山上,以後每年雨季淄水爆發的時候,在夜間能聽見山上牛叫。後來人們稱此山為牛山,當地人春耕和秋收後,都前往祭山拜牛。另一個傳說是牛山之名起於姜太公。姜太公被封於齊地營丘,他日夜兼程千里跋涉前往營丘。一天夜裡他迷路了,恰好發現前面有一頭牛領路,一直把他帶到淄河邊。隨後牛不見了,眼前出現了一座山,姜太公便把這山叫做牛山。第三種傳說,在很久以前一個濛濛細雨的春天,有一放牧人來此山放牛,原來牽著一頭牛,不長時間就成了兩天、三頭……繁衍成一群,大家認為這是個放牛的好地方,因而命名為牛山。

據《晏子春秋·景公登牛山悲去國而死晏子諫》記載,齊景公一次登山遠眺,望見北面齊都富麗堂皇宏偉的建築,不僅觸景生情,想到自己一旦死去,怎捨得榮華富貴,掩面大哭。他的佞幸都隨著哭泣。晏嬰在旁譏笑說:“使賢者常守之,則太公、桓公將常守之矣;數君者將常守之,則君安得此位而立?”因之,後人在此刻立“景公流涕處”石碑一方。

戰國時期的孟子登臨此山時曾發出過“牛山之木嘗美矣”的讚歎,三國時期七步成詩的才子臨淄侯曹植、晚唐著名詩人杜牧、清代文壇的代表人物趙執信都曾在登臨此山後留下了讚美牛山、慨嘆歷史興亡和人生榮辱悲歡的傳世佳作。

明、清兩代有人來山上游玩,做詩寄興,勒石立碑,有幾任知縣還親自與百姓在這裡植樹造林,不幾年,佳木蔥蘢,綠茵遍地。清代還從山腰至山頂建起多棟廟宇,臺閣樓榭,香火繚繞。那時這裡風景秀麗明媚,陽春三月,溫泉水氣升起隨風飄蕩,似薄霧,如細雨,撫面吹來,沾衣欲溼,被稱為“牛山春雨”。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國在編創《中國民歌集成》和《山東民間歌曲選》時,淄博市挖掘整理了“趕牛山”這首小調。相比起《沂蒙山小調》,《趕牛山》這首淄博小調流傳時間更為久遠,唱曲更加婉轉細膩,也更加能反映地域的民俗風情生活。《趕牛山》描述的是姐妹二人趕牛山廟會的情景,內容生動形象,旋律輕快悠揚,以新鮮的音調、疏密結合的節奏,使人耳目一新。《趕牛山》這首小調成為中國民歌小調的優秀代表。1983年,山東省舉行民歌調演,《趕牛山》就已成為必唱曲目。

“三月三,趕牛山”,500年曆史的臨淄牛山廟會

《趕牛山》樂譜

現在,《趕牛山》這首小調已發展出曲藝、舞蹈、合唱等幾十個版本,多種文藝形式。時至今日,《趕牛山》依舊感動、激勵著這片古老而又富有活力的土地上的一代又一代人,用歌聲抒發質樸情感,用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將這份珍貴的歷史和文化瑰寶一直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