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歷史研學之旅

之所以加按語推介此文,絕沒有給甘肅做廣告的意味,反倒是有點怒其不爭的怪罪:大好的資源就這樣撂在漫漫黃沙之上,豈不是暴殄天物?甘肅地圖正像知名旅遊學者甘肅人孫小榮所言,頗像一根狗兒啃剩的骨頭,但別忘了,骨頭裡依然蘊蓄著富足的精髓。

推介此文,只是喜歡,喜歡河西走廊,喜歡那長達幾千年的煌煌歷史。近幾年,連續十幾次的大西北之旅,無論如何竟難以參透它厚重浩瀚的文化內蘊。對於河西走廊,但凡上學不逃課的人都知道,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歷史老師一直在我們耳邊絮叨著,不厭其煩,誨人不倦,那時的耳朵都磨出了繭子。故而,我們記住了河西走廊,這是一條負荷了華夏幾千年政治、經濟、文化、藝術、軍事、宗教、外交等一切人類文明的歷史走廊。從蘭州到武威,經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到敦煌,這是一幅人類文明的歷史長卷,也是絲綢之路的璀璨篇章。讀萬卷書,不如到這裡行一段路,親吻一下這裡厚重的黃土。

暑季,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要來臨,我竭力呼籲:莘莘學子們,來一次真正的歷史研學旅行。對於打小就熟稔河西走廊的我們,恐怕遲早也要補上這一課。

河西走廊:歷史研學之旅

圖 / 甘肅敦煌 · 雅丹魔鬼城


【正文】

用車輪丈量國土,從蘭州一路向西飛馳,跨過高山,越過平原,穿過大河……

沿途美景如畫,風穿過身體,直入靈魂,自由、簡單、快樂!這是一條包羅萬象的景觀大道,是一席饕餮的文化盛宴,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道!

推薦線路

線路:蘭州—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敦煌

河西走廊:歷史研學之旅

河西走廊,曾經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漢朝時期霍去病的馬踏飛燕,讓之名聲大震,它就是現在的甘肅省。

然而甘肅的美,一半在甘南,另一半就是它。

河西走廊:歷史研學之旅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面,有我們熟悉的“大漠孤煙直”的荒漠戈壁,三千年不朽的堅韌胡楊林;“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古老關城,滄桑的邊塞長城,以及絲綢之路上的精美石窟……

河西走廊:歷史研學之旅

河西走廊:歷史研學之旅

河西走廊:歷史研學之旅

蘭 州

蘭州,地處中國西北內陸,這裡也是中國版圖的地理中心。這塊土地,既是絲綢之路的重鎮,也是連接青、寧、陝、新、川、內蒙的交通樞紐。

河西走廊:歷史研學之旅

武 威

在古絲綢之路上,有這樣一個城市,她有“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的戰略地位,她有“車馬相交錯、歌吹日縱橫”的繁榮商業,她有“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的昌盛民生,她有“武威莫道是邊城,文物前賢起後生”的文化底蘊,她有“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的傳統禮樂,她有“涼州美酒說葡萄、過客傾囊質寶刀”醉人的葡萄美酒,她有“莫道葡萄最甘美、冰天雪地軟兒香”的誘人果品。

河西走廊:歷史研學之旅

金昌

地處河西走廊中段,為古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和河西走廊主要城市之一,自古以來自然條件較為嚴酷,區域年均蒸發量是降水量的18倍,是全國110個重點缺水城市和13個資源型缺水城市之一,也是中國西部地區自然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的地區。

河西走廊:歷史研學之旅

張掖

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是全國曆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貫穿全境,是甘肅省商品糧基地,自古有“金張掖、銀武威”美譽。張掖擁有亞洲最大的軍馬場,國務院批准建設的國家級溼地保護區,以及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的張掖國家地質公園。

河西走廊:歷史研學之旅

酒泉

漢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絲綢之路的重鎮。地勢南高北低,自西南向東北傾斜,自東而西有祁連主峰、討賴山、大雪山、野馬山、阿爾金山、黨河南山、賽什騰山,屬大陸性乾旱氣候。

河西走廊:歷史研學之旅

嘉峪關

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衝,又是秦朝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在這裡,兩千多年前開闢的中國與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絲綢古道”及歷代兵家征戰的“古戰場”烽燧依稀可見。這裡是中國絲路文化和長城文化的交匯點,素有“河西重鎮”、邊陲鎖鑰“之稱。

河西走廊:歷史研學之旅

敦煌

絲綢之路的節點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天下,是世界遺產莫高窟和漢長城邊陲玉門關、陽關的所在地。2012年,入選“2012年度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河西走廊:歷史研學之旅

作為古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河西走廊也給後人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文物;除了我們所熟知的莫高窟外,還有很多低調而美麗的地方等你來探尋,2018你準備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